-
公开(公告)号:CN11183540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507024.1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链路性能的验证方法及系统,用于验证数据传输的性能,以尽量提高验证数据传输性能的准确度。其中的数据传输链路性能的验证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卫星侧设备通过两个数据通道分别发送的两路待测试信号,获取所述两路待测试信号的至少一个性能参数的取值,根据获取的所述至少一个性能参数的取值,确定所述数据传输链路的性能指标;其中,一个数据通道用于发送一路待测试信号所述至少一个性能参数包括星地联合极化鉴别率、数据传输链路的链路余量,用于衡量所述性能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181511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24300.5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遥感卫星自主健康管理系统,包括:基础数据管理模块、运行状态管理模块、模式转换管理模块、健康状态检测模块和系统健康管理模块。本发明可以在遥感卫星工作模式持续变化的情况下,依旧实现具有针对性的自主健康管理功能,避免了不同工作模式对健康管理判据的精细化程度的影响,并提高了故障隔离重构操作的准确程度,进一步提升了遥感卫星连续稳定运行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70803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68173.9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载激光测距系统动态距离门限设置系统,属于卫星总体设计领域;包括信息输入模块、数据总线、距离门限计算模块和距离门限执行模块;其中,信息输入模块包括卫星导航接收机和卫星控制分系统;距离门限计算模块包括计算单元、地形数据库和激光指向角存储单元;距离门限执行模块包括星载激光测距单元和门限设置单元;通过对激光测高仪在轨动态设置距离门限,使得激光测高仪工作在合理的测距区间,实现测量距离门限在轨动态调整。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能够使得激光测距系统在轨适应不同地形的起伏特征,动态实时调整距离门限,提高数据的有效性,也能够节省系统的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7031868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179460.9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轨遥感卫星自主轨道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轨实时计算当前轨道半长轴与标称轨道半长轴之间的偏差;步骤二:根据轨控冲量得到轨控发动机工作的时间长度,自主通过轨道外推计算得到远地点位置,将卫星到达远地点位置的时间作为轨控中心时刻,根据轨控发动机工作的时间长度和轨控中心时刻得到发动机开始点火时刻和熄火时刻;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中的开始点火时刻自主控制轨控发动机点火,再根据步骤二中的熄火时刻自主控制轨控发动机熄火,最后低轨遥感卫星完成状态恢复。本发明能够实现无地面站支持情况下轨道半长轴误差的在轨自主补偿,降低卫星的地面运控成本,提升卫星的自主管理、自主运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679290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710829214.3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多学科微振动评估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首先分别开展微振动结构传递特性建模、微振动源建模、光学系统建模和控制系统建模,然后建立集成模型,即可利用三种方法进行微振动性能评估,如评估结果无法满足性能要求,可进行集成模型参数化,再针对参数化模型进行系统级多学科优化设计,以保证总体设计可满足系统要求。相比传统方法,本方法在考虑姿态影响的情况下全面考虑卫星结构和相机结构对微振动传递影响,使用改进微振动源数学模型全面反映微振动源的动态特性,引入光学性能分析,直接评估微振动对光学性能的影响,可同时使用三种分析方法进行评估,三种结果之间可互为补充和对比,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信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3186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179460.9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2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轨遥感卫星自主轨道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轨实时计算当前轨道半长轴与标称轨道半长轴之间的偏差;步骤二:根据轨控冲量得到轨控发动机工作的时间长度,自主通过轨道外推计算得到远地点位置,将卫星到达远地点位置的时间作为轨控中心时刻,根据轨控发动机工作的时间长度和轨控中心时刻得到发动机开始点火时刻和熄火时刻;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中的开始点火时刻自主控制轨控发动机点火,再根据步骤二中的熄火时刻自主控制轨控发动机熄火,最后低轨遥感卫星完成状态恢复。本发明能够实现无地面站支持情况下轨道半长轴误差的在轨自主补偿,降低卫星的地面运控成本,提升卫星的自主管理、自主运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954297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38676.7
申请日:2014-04-0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C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5/00
Abstract: 一种光学遥感卫星图像定位精度确定方法,将图像定位精度影响因素分为时间统一误差、轨道确定误差、姿态确定误差及成像指向误差四大类,根据我国遥感卫星设计及研制现状,对误差项进行由系统到分系统的逐级分解。分解后的各误差项与卫星设计各环节相互对应,从而实现将卫星图像定位精度的各影响因素量化为卫星设计指标。通过对图像定位精度影像因素的分析、指标分解及量化,在卫星设计方案阶段按我国遥感卫星研制现状,给出误差分配、误差影响程度建议及定位精度指标计算方法,完成卫星定位精度的预估,从而指导卫星图像定位精度设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