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空探测两器互拍成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98325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10106494.1

    申请日:2014-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空探测两器互拍成像系统,该系统由地形地貌相机、相机指向机构云台、全景相机及桅杆云台组成;其中所述地形地貌相机安装于相机指向机构云台上,所述全景相机安装于桅杆云台上;所述相机指向机构云台安装于着陆器上,且其偏航角的范围为-175°~+175°,俯仰角范围为-60°~+60°;所述桅杆云台安装于巡视器上,且其偏航角范围为-178.5°~+178.5°,俯仰角范围为-60°~+90°。本发明在两器上各安装1台相机与其机构运动部件配合工作,分别对两器进行静态拍照,还对巡视器在月面移动状态进行跟拍,减少了成像系统配置相机的数量。

    一种深空探测器光学载荷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2363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06464.0

    申请日:2014-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空探测器光学载荷配置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创建探测器单元;创建星体表面环境单元;创建动态光照单元;创建光学载荷可视化单元:在光学载荷成像模型中,载入探测器单元、星体表面环境单元及动态光照单元,通过对探测器的位置姿态、星体表面环境参数、光照参数、光学载荷成像属性交互式动态设置和调整,获得不同工况下光学载荷成像效果的图像或视频,同时跟踪光学载荷视场遮挡情况和探测器星体表面阴影状态,从而获取最优光学载荷成像属性,并利用其进行光学载荷配置。本发明对不同工况下的图像或视频进行判断,从而使得配置的光学载荷满足在不同工况下的要求。

    一种用于着陆器冲击试验的吊挂释放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74288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21485.2

    申请日:2013-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着陆器冲击试验的吊挂释放系统,仅仅采用吊梁、两条垂直吊带、挂弹钩和两条斜吊带等简单设备即实现了着陆器的吊挂与释放,使本发明的吊挂释放系统具有原理和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的优点;通过设计吊点转接件,将被支撑架的水平三角板遮挡住的整器吊点移位,且通过U型吊点转接件的作用后,将垂直吊绳的作用力间接加载在整器吊点上,并没有改变作用力的属性,因此不会对着陆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通过采用两条保护带,避免本发明的系统释放后,吊梁等部件对着陆器造成干涉或损伤;通过在着陆器两侧连接限位绳,避免着陆器在上升和释放过程中产生摆动或倾倒,保护斜吊带和垂直吊带等不受剪切力被切断。

    一种基于再生转发卫星中继方式的中继时延地面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3474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10635687.1

    申请日:2020-07-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再生转发卫星中继方式的中继时延地面测试方法,属于星中继链路时延测试领域;步骤一、建立有线中继链路;设定探测器内部时延ΔT器;设定射频信号从探测器传输到中继星的时延ΔT器星传输;设定中继星译码、编码的时延ΔT星;设定编码后射频信号从中继星到地面测试设备的时延ΔT星地传输;计算整个中继链路的时延ΔT器星时延;步骤二、以地面时间为基准分别对探测器和中继星进行校时;步骤三、计算中继星时间码t星与探测器时间码t器之差Δt=t星‑t器;步骤四、判断通过计算中继星时间码t星与探测器时间码t器之差Δt即可得到整个中继链路的时延ΔT器星时延;本发明实现了准确得到任务所需的中继时延,为在轨时间校准、工作程序设计等提供输入。

    一种深空探测器天线指向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69877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445809.5

    申请日:2014-09-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空探测器天线指向的设计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一、计算探测器?地心方位矢量在机械坐标系上的表示步骤二、根据所述计算全向天线方位矢量与探测器?测控站间的夹角θ;步骤三、在所述夹角θ大于最大允许角度γ时,使探测器绕探测器机械坐标系的+x轴旋转,使得旋转后全向天线的增益满足上、下行链路要求。该方法通过绕对日定向轴转动一定角度,保证测控过程连续,减少地面切换使用天线的操作,降低地面操作复杂度,同时天线处于增益较大的区间,提高链路信道余量。

    一种深空探测器光学载荷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2363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410106464.0

    申请日:2014-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空探测器光学载荷配置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创建探测器单元;创建星体表面环境单元;创建动态光照单元;创建光学载荷可视化单元:在光学载荷成像模型中,载入探测器单元、星体表面环境单元及动态光照单元,通过对探测器的位置姿态、星体表面环境参数、光照参数、光学载荷成像属性交互式动态设置和调整,获得不同工况下光学载荷成像效果的图像或视频,同时跟踪光学载荷视场遮挡情况和探测器星体表面阴影状态,从而获取最优光学载荷成像属性,并利用其进行光学载荷配置。本发明对不同工况下的图像或视频进行判断,从而使得配置的光学载荷满足在不同工况下的要求。

    一种着陆扬起月尘对着陆器太阳电池阵影响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67990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44823.6

    申请日:2014-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着陆扬起月尘对着陆器太阳能电池阵影响的测量方法,属于在轨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方法为:首先将探头置于太阳能电池阵表面,进行地面标定,获取探头短路电流与电池阵表面月尘累积质量的关系曲线M;发射着陆器,并在着陆器下降至月面之前,测量初始短路电流值I0,依据曲线M,反演获得初始月尘累积量V0;在轨工作开始,电池阵展开之后,探头每分钟获取一次短路电流数据,对于每分钟对应的短路电流数据,依据关系曲线M获得每分钟的月尘累积量,该每分钟的累积量减去初始月尘累积量V0,得到每分钟的真实月尘累积量。使用该方法能够获得着陆扬起月尘对太阳能电池阵发电功率变化的关系。

    一种基于月表地形的动力下降初始点参数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20678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20623.X

    申请日:2014-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月表地形的动力下降初始点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的具体过程为:步骤一:设定动力下降初始点月理纬度和月心距,其中RL为引入测距处当地一定区域的平均月球半径;步骤二:在近月制动后至环月降轨前,优化动力下降初始点的月理纬度和月心距,并将优化的结果带入步骤三;步骤三:环月降轨后至动力下降前,若判定月心距偏差或/且月理纬度偏离大于设计允许的最大包络,按照步骤二的方式优化动力下降初始点的月理纬度和月心距,直至在设计允许的最大包络内,此时将动力下降当天优化得到的月理纬度和月心距作为动力下降阶段的初始参数。利用该方法确定的初始参数,可以使探测器在软着陆过程中,安全落入指定目标区域。

    一种深空探测两器释放分离监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983252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106480.X

    申请日:2014-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空探测两器释放分离监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监视相机A、监视相机B及监视相机C组成;其中,监视相机A安装在着陆器顶板上靠近+Y侧和-Z侧,其俯仰角为15°,偏航角为40°;监视相机B安装在着陆器顶板上靠近+Y侧和+Z侧,其俯仰角为15°,偏航角为40°;监视相机C安装在着陆器+Z侧板,相机俯仰角为-15°,偏航角为0°。本发明采用3台固定安装的相机,分别监视指定区域,不需要机构运动部件的配合,减少了控制过程环节,降低了风险,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