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7870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310194839.2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煤自燃的双网格凝胶复合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结合了物理阻化、化学抑制、纳米阻燃三大抑制体系,属于抑制煤自燃复合阻化剂制备技术领域。物理阻化剂为透明质酸和聚乙二醇;化学抑制剂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纳米阻燃剂为纳米凹凸棒石。利用溶液聚合法,使透明质酸与聚乙二醇组成双网格凝胶,并与天然化学阻化剂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进行接枝接枝共聚,最后与改性纳米材料凹凸棒石进行聚合,制得新型双网格凝胶复合阻化剂。相比较于传统阻化剂,该阻化剂具有制备成本低、保湿流动性良好、热稳定性高、环保性能高等优点,对煤矿防灭火领域以及煤矿安全生产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66708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48008.X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8F265/10 , C09K3/22 , C08F251/00 , C08F289/00 , C08F222/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建筑粉尘污染的高效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抑尘剂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高效抑尘剂按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是0.5%~1.0%聚丙烯酰胺、0.15%~0.30%果胶、0.15%~0.30%木质素磺酸钠、0.05%~0.15%引发剂、0.05%~0.10%交联剂、0.25%~2.50%保水剂、0.125%~1.125%表面活性剂,余量为水。本发明的高效抑尘剂,制备原料来源广泛,制备条件简单,相较于水具有更高的粘度和润湿性能,保水性能强,能够有效提高粉尘的固结强度,具有较好的降尘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622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872616.1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nventor: 李金洋 , 黄志安 , 于荣霞 , 胡志丹 , 凌子为 , 刘前明 , 任甲泽 , 丁浩 , 孟可盈 , 王瑞祥 , 杨雍睿 , 许烨 , 黄咏涵 , 邸晓策 , 常锦璐 , 陈淞誉
IPC: E21F5/08 , B01F27/172 , B01F27/90 , B01F27/192 , B01F35/12 , B05B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采空区防治煤自燃阻化堵漏凝胶喷洒装置,属于凝胶喷洒领域。包括底支护车座,底支护车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凝胶溶液储料罐,凝胶溶液储料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注料筒,凝胶溶液储料罐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侧出料管,侧出料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的一侧设置有侧控制箱,所述侧控制箱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导液软管,所述导液软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侧连接座。本发明实现了凝胶溶液喷洒的过程中进行持续左右摆动,增加了凝胶溶液沿着溶液侧喷头喷出后的覆盖面积,提高工作效率与治理效果。同时,通风扇叶旋转提高了凝胶溶液储料罐表面的空气流通性能,增强了内导热金属环散热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41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40835.7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金徽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nventor: 孟祥瑞 , 黄志安 , 祁磊 , 任甲泽 , 徐禹青 , 孙晓磊 , 于荣霞 , 周超群 , 李金洋 , 蒲旭东 , 杨雍睿 , 郭涛 , 王瑞祥 , 孟可盈 , 陈淞誉 , 常锦璐 , 刘前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洒水车车载抑尘剂溶液喷洒装置,属于抑尘剂研发技术领域。包括组装座和存储桶,所述组装座上连接有旋转支座,所述旋转支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侧面铰接有销轴组件,所述销轴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雾炮结构。本发明中,采用缓冲弹簧、阻尼连接件、螺旋杆、旋转座、延伸搅拌杆,存储桶的上下晃动过程会通过轴承控制旋转座进行竖直方向的动作,旋转座沿着螺旋杆移动时,会实现旋转座和延伸搅拌杆的转动,在存储桶和抑尘剂进行震动缓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存储桶的晃动控制延伸搅动杆自动实现对抑尘剂的搅动,降低抑尘剂在喷洒过程中出现沉淀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抑尘剂喷洒后的抑尘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9187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19813.0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相混合燃爆实验系统和实验方法,所述实验系统以探究可燃气与煤尘两相混合物形成的燃爆波在典型管道中传播特性的动力学规律为目的的实验系统,获得两相混合物在不同煤尘粒径、不同掺可燃气浓度下的燃爆特性数据,所述实验系统由燃爆管道系统、充配气系统、喷尘系统、点火系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所组成。本发明可以探究可燃气与煤尘两相混合物形成的燃爆波在典型管道中传播特性的动力学规律,获得两相混合物在不同煤尘粒径、不同掺氢浓度下的燃爆特性数据,即燃爆压力、燃爆速度、燃爆极限数据等。
-
公开(公告)号:CN11671611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563246.9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煤自燃的纳米碳纤维强化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煤矿井煤防灭火材料领域。该方法由物理阻化凝胶由聚丙烯酰胺(PAM)和2‑丙烯酰氨基‑2‑甲基丙磺酸(AMPS)聚合而成,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增韧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引发剂为过硫酸钾(KPS),化学阻化剂茶多酚(TP)和纳米材料纳米碳纤维,各组分通过交联、接枝和原位聚合的方式复合成纳米碳纤维高韧性三维交联阻化凝胶。该凝胶具有致密的三维立体空间结构,保水能力优秀,韧性强,能够包裹在煤体表面,封堵裂隙,隔绝氧气,降低煤表面温度和CO产量,可有效消除煤表面活性基团,对煤自燃起到全程阻化效果,是一种高效、环保和稳定的阻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356393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76604.2
申请日:2021-07-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用高聚物基复合阻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阻化剂制备技术领域。该发明选用物理阻化剂聚丙烯酰胺(PAM)以及纳米材料二氧化硅气凝胶粉末(SA)进行插层复合,再将复合材料PAM/SA与化学阻化剂Ca(OH)2进行复配,制成高聚物基复合阻化剂,提升了阻化剂对煤自燃的全阶段阻化效果。本发明的阻化剂可以有效克服物理类阻化剂后期阻化效果不足以及化学类阻化剂低温阶段抑制作用不明显的问题,能够结合物理类阻化剂和化学类阻化剂各自的优点,对煤的自燃进程起到良好的全阶段阻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94287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09642.5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空坠物拦截预警回收装置及方法,属于安全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坠物拦截预警单元和坠物回收单元,坠物拦截预警单元和坠物回收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坠物拦截预警单元包括探测识别装置、声光报警装置、伸缩拦截装置、物联网云平台、坠物预警APP;物联网云平台接收控制装置发出的坠物信息,处理后将警告信息发送至坠物预警APP,伸缩拦截装置采用伸缩杆及双层拦截网;坠物回收单元包括回收槽、底部可旋转拦截网、电动机、旋转轴承。本发明具有实时监测、报警、防护等优点;能够有效减少因高空坠物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效地保护人员和财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824098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0985202.9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接观测纳米粒子对爆轰极限影响的管道系统,属于爆轰试验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高压点火系统、数据盒、数显记录仪、传感器、观察窗、磁珠吹入装置、磁场发生系统和爆轰管,爆轰管左侧为预混气入口,预混气入口处设置高压点火系统,爆轰管上开口安装传感器,传感器通过数据盒连接数显记录仪,爆轰管侧面设观察窗,可通过纹影法直接观察爆轰波结构。爆轰管下部设置磁珠吹入装置,并安装连接磁场发生系统。该管道系统可测量近极限条件下纳米粒子的爆轰波传播速度、瞬间压力峰值并记录爆轰波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184145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41864.7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煤自燃的抗氧化型凝胶泡沫,属于凝胶泡沫技术领域。该泡沫包括胶凝剂、交联剂、发泡剂、稳泡剂、抗氧化阻化剂和蒸馏水,选取聚丙烯酸钠为胶凝剂,魔芋胶为交联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α-烯基磺酸钠为发泡剂,改性硅树脂聚醚微乳液为稳泡剂,蒙脱土和叔丁基对苯二酚为抗氧化阻化剂,配制抗氧化型凝胶泡沫。本发明具有凝胶泡沫材料结构稳定、扩散范围大、保水性能好、热稳定性高、能有效隔绝煤氧接触等优点,其中的抗氧化组分又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使得抗氧化型凝胶泡沫能有效抑制煤的氧化自燃,且相比于传统的阻化剂,更能适应复杂的井下环境,为防治煤自燃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对煤矿井下安全生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