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1427644B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0810240189.6
申请日:2008-12-1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库集水区水源涵养林的空间配置方法,采用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对水库集水区水源涵养林进行空间格局设计,选用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景观分离度指数、嵌块体的分维数、嵌块体形状破碎化指数、嵌块体数目破碎化指数等指数作为数量化指标,对水库集水区水源涵养林种的水平配置和立体配置进行设计。能较为合理的对水库集水区的水源涵养林空间配置与结构进行规划,并较大限度的发挥起水源涵养林的水源保护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433172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240190.9
申请日:2008-12-1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功能水源涵养林的更新改造技术,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括目标层、策略层、措施层、子措施层的层次结构模型,并构造判断矩阵,经过计算和调整,最终将低功能水源涵养林改造成乔、灌、草层次分明、种类多样、地被物丰厚的混交林。可使森林的三大效益充分发挥,使森林结构趋向稳定、健康的林分结构;并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规律和自然力,以减少森林经营中的盲目性和无谓的资金消耗,保证森林面积的恒定和永续利用原则,实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明显的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1433136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240193.2
申请日:2008-12-1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叶椴种子催芽方法,选取充分成熟的新种,先机械脱去果皮,采用速烫和浸泡处理,然后用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浸泡,最后采用先暖温后低温的变温层积法催芽。繁殖周期短、银叶椴的出芽率高,在23天左右即能达到理想的发芽率,种子催芽所需时间比常规催芽大大缩短,实现快速繁殖银叶椴的目的,且解决了银叶椴种子发芽率低而造成的种子资源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427644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240189.6
申请日:2008-12-1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库集水区水源涵养林的空间配制方法,采用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对水库集水区水源涵养林进行空间格局设计,选用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景观分离度指数、嵌块体的分维数、嵌块体形状破碎化指数、嵌块体数目破碎化指数等指数作为数量化指标,对水库集水区水源涵养林种的水平配置和立体配置进行设计。能较为合理的对水库集水区的水源涵养林空间配置与结构进行规划,并较大限度的发挥起水源涵养林的水源保护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98259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55405.0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裸露山体快速复绿的基质及其筛选方法,其包括:草炭土、泥炭土、椰糠土、稻壳炭以及保水剂,按重量比计草炭土:椰糠土:泥炭土:保水剂:稻壳炭=50:67:50:0.33:2.5kg,该喷播基质可替代客土,从而可以实现工业化;配置好的喷播基质,土壤理化性质好、有机质含量高,可以满足植物的生根、发芽和覆绿,并且植物后期只需要简单的养护;合适配比下的喷播基质,使得植物的附着力好,植物的生长速度快、生长效果优,筛选出裸露山体喷播基质的合适配比,确定了植被类型和配置模式,促进裸露山体坡面生态修复功能的高效发挥,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8770440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10505949.5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沉水植物种植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多个圆锥体形的种植载体和两个控制单元;主体框架包括承载部分、支撑部分以及把手部分;承载部分为四边形框架;各种植载体包括环形轨道以及挂接在环形轨道上的锥面,锥面包括两个能够沿着环形轨道移动的移动子锥面;各种植载体通过环形轨道与四边形框架的两个长边连接而固定在四边形框架之中;各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开关、连线以及弹簧,连线的一端连接控制开关,另一端连接弹簧;移动子锥面中的一个与一个控制单元的连线相连接,另一个与另一控制单元的连线相连接;对两个控制单元的控制开关施加力,能够拉伸各自的连线并使得两个移动子锥面沿着环形轨道移动,由此打开各种植载体的锥面。
-
公开(公告)号:CN108901801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505950.8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化沉水植物种植装置,包括:操控台,与所述操控台连接的机械臂,间隔排列的多个种植器、将所述多个种植器连接起来的连接件;种植器包括柱状主体部、位于柱状主体部下端的锥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柱状主体部中的至少一个放置盘,柱状主体部的侧壁上形成有开口,所述放置盘能够通过所述开口进出所述柱状主体部;种植装置还包括将各种植器的放置盘串连起来的连线,操控台能够对连线施加力,以拉动各放置盘通过所述缝隙向外移动,所述锥体部包括固定部分和可活动部分,种植装置还包括连接线,连接线的一端连接各种植器的锥体部的可活动部分,另一端连接至操控台,操控台能够对连接线施加力,以拉动并打开各可活动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3018423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210507291.4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和方法,该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包括第一薄壁桶、第二薄壁桶和上下开口的漏斗,以及用于固定支撑所述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的支撑架;所述第一薄壁桶的下端口与所述漏斗的上开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薄壁桶的下端口与所述漏斗的下开口密封连接;所述漏斗的侧壁底部设有若干个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雨量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薄壁桶的内径大于灌木的冠幅,所述漏斗下开口的内径大于灌木的地径直径。本发明适用于野外长期观测自然状态灌木层对自然降雨的截留过程,既不破坏灌木层原生状态,又能方便测量和记录灌木层在自然降雨状态下的降雨截留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3267703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53299.X
申请日:2013-04-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土保持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地表覆盖物水土流失量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布设径流小区;S2、在所述径流小区均匀覆盖地表覆盖物;S3、记录所述径流小区的产流时间,收集径流泥沙样本;S4、将径流泥沙样本过滤,称量并记录过滤后的径流泥沙样本的重量,风干后称量并记录降雨过程中的产沙量,计算降雨过程的径流量。本发明通过搭建坡面径流小区,在径流小区均匀铺设质量(或厚度)相同但类型不同的地表覆盖物或者质量(或厚度)不同但类型相同的地表覆盖物,对地表覆盖物的类型以及地表覆盖物的厚度在减少水土流失量方面进行量化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