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过滤装置
    2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051016U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20668991.1

    申请日:2020-0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生态过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河道过滤装置,所述河道过滤装置包括支撑桩部(10)和石笼部(20),所述支撑桩部(10)包括两个沿河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支撑桩排组(11),每个支撑桩排组(11)包括多个沿河道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支撑桩,所述支撑桩的下端伸入到河底面之下,所述石笼部(20)包括至少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桩排组(11)之间的部分,其中所述石笼部包括多个内部填充有碎石的石笼。本申请提供的河道过滤装置能够实现对面源污染物的有效过滤,且结构简单,避免了对河道的大幅施工而带来的生态破坏或者施工期较长的问题。

    净化结构以及净化床
    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871755U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20483869.7

    申请日:2020-04-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净化结构以及净化床,净化结构包括防渗层、净化层、保温层、进水管以及排水管;防渗层铺设在床体的底部,防渗层包括两层无纺布以及设置在两层无纺布之间的防渗膜;保温层设置在床体的侧壁;净化层铺设在防渗层上,其中,净化层包括火山石层和砾石层,砾石层铺设在防渗层上,火山石层铺设在砾石层上,火山石层和砾石层中均设有钢渣和木屑;进水管的一端与污水源连通,另一端伸入火山石层中以使污水源提供的污水能够流入火山石层中;排水管的一端伸入砾石层中,另一端与外界连通以将净化后的水排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结构具有系统稳定好且能够适应低温环境的优点。

    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原位修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688099U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20258550.X

    申请日:2012-06-01

    Abstract: 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原位修复系统,其包括抽水井、静态混合器和注水井;抽水井内设置潜水泵,潜水泵的出水口连接该静态混合器的入水口;静态混合器的另一入口与药剂罐连接,药剂罐内容纳碳源药剂;从抽水井内抽出的地下水和碳源药剂在静态混合器混合均匀;静态混合器的出口连接注水井入口。该系统利用注入井投放修复试剂,利用抽水井进行抽水加速药剂在地下水污染区域的扩散,通过投加营养碳源,激活土著微生物促进反硝化作用,将水中的硝态氮转变为气体除去。该系统占地面积小,设施安装简单,自动化控制程度高,且不需要在地面建立水处理设施。投加的碳源易获取,价格低廉,地下水处理效果优良,无二次污染和其他副作用。

    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127905U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20495271.X

    申请日:2020-04-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串联在一起以供污水依次流经的兼氧池(1)、好氧池(2)和沉淀池(3),所述好氧池(2)内部设有用于附着微生物的浮动填料(8),所述浮动填料(8)设置为能够在所述好氧池(2)内浮动,以使得所述微生物能够与污水充分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设置依次串联的兼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能够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同时降低污水内悬浮物浓度,使得污水最终达标排放,利用多级生物强化处理单元组合沉淀过滤保障结构,使得系统处理效果稳定,能够抵御冲击负荷,适合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的实际需求,适宜推广应用。

    承压容器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664401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374186.7

    申请日:2015-06-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承压容器,该承压容器包括容器壁和穿过位于所述容器壁上的通孔而插入所述承压容器内的支管,其中,所述承压容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承压容器外的一级构件和二级构件,且所述通孔、一级构件和二级构件依次连通形成供支管插拔的封闭的通道,所述一级构件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通道,所述二级构件能够对所述支管的外壁进行密封。通过一级构件和二级构件的配合,在将待更换的支管从承压容器中拔出并退出一级构件且以密封状态停留在二级构件内时,操作一级构件关闭通道,再将待更换的支管从二级构件中拔出,使支管能够在不影响承压容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更换,从而降低维护更换工作难度以及工程运行的安全风险。

    受污染地下水深度净化组合脱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849197U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20257233.6

    申请日:2012-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Y02W10/18

    Abstract: 一种受污染地下水深度净化组合脱氮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曝气生物流化池、一级潜流湿地和二级潜流湿地。净化过程中由提升泵提升污染地下水至曝气生物流化池,在硝化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染水中的大部分氨氮在曝气过程中直接氧化为硝态氮;污水进入一级潜流湿地,在好氧条件下剩余的氨氮进一步氧化为硝态氮;随后,污水进入二级潜流湿地,在厌氧条件下完成反硝化作用,硝态氮还原成氮气。该系统针对受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中有机物和氨氮含量高的水质特点,将曝气生物流化池-人工湿地技术相结合,净化后氨氮的去除率达99%以上,硝酸盐出水浓度小于5mg/L,污染的地下水通过处理后其氨氮和硝酸盐浓度完全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