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03200B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211167065.6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C02F9/00 , C02F1/22 , C02F101/30 , C02F101/10 , C02F7/00 , C02F1/44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高盐废水的冷冻结晶器,冷冻结晶器中,反应桶设于冷凝桶内,冷凝桶的内壁和反应桶的外壁构成冷却区,蛇形盘式冷凝管设于冷却区且经由换热使得温度降至第一温度范围,螺旋桨设于反应桶内且传动连接转轴以搅拌来自输送管的晶浆母液;导流筒设于反应桶内且位于螺旋桨上方,螺旋式的导流筒与螺旋桨共同作用使晶浆在导流筒内螺旋上升至导流筒上部流出形成内循环,晶浆母液在内循环过程中形成晶体;溢流口设于反应桶上部且连通反应桶外的澄清室以溢出结晶产生的浮垢,澄清室套设于冷凝桶外壁。本冷冻结晶器提高换热效率、减少结晶过程中二次成核、去除浮垢和晶疤以及(56)对比文件CN 105859007 A,2016.08.17CN 108939599 A,2018.12.07CN 1336330 A,2002.02.20CN 211963145 U,2020.11.20张志强;颜旭;顾承真;洪厚胜.新型冷却结晶器的性能研究.现代化工.2013,(12),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609062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739608.7
申请日:2022-12-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Q10/04 ,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区生态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所述层次结构模型用于表征矿区生态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判断矩阵,并根据所述判断矩阵确定所述层次结构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根据所述各指标的权重,确定适宜修复所述矿区生态的各项措施;综合各项措施,得到多个候选方案;综合评价各指标,从所述候选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利用所述最优方案对所述矿区生态进行修复。利用本发明方案,可以使矿区生态修复措施遴选的过程更加客观规范,更具有科学性和参考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2026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201530.9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 G06F30/10 , G06F30/27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 G06Q50/02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边缘取样与改进Unet模型的矿区FVC计算方法,A、矿区场景下地面植被参数数据采集;B、构建基于扩大选区交叉重叠法的样本数据集;C、构建并训练改进Unet神经网络模型;D、利用改进Unet神经网络模型计算矿区植被覆盖度。本发明首先通过无人机飞行采集遥感数据以及地面土壤植被覆盖度、布设地面控制点构建植被相关数据采集体系,为植被覆盖度计算提供数据基础,然后利用扩大选区交替重叠取样法对训练样本数据进行分割提取组建植被覆盖度样本数据库,最后利用改进Unet网络模型进行模型训练与构筑植被覆盖度网络关系模型,进而精确推演出植被覆盖度厘米级别信息数据,为矿区生态环境监测管理、矿区开采发展计划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21704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07933.6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矿三维模拟实验模型实验方法,包括:铺设模拟煤层;在模拟煤层上铺设模拟岩层、铺设模拟隔水层以及铺设模拟含水层,以进行采矿三维模拟实验模型铺设,模拟含水层的含水层模拟材料在铺设时为固态,经过加热后为液态;铺设模拟地表岩层,对模拟含水层加热或者等待含水层模拟材料转化为液态,以完成采矿三维模拟实验模型铺设后,对采矿三维模拟实验模型进行模拟实验,并在模拟实验中对模拟含水层进行监测。本发明通过含水层模拟材料模拟含水层,实现含水层铺设,并在模拟实验时对模拟含水层进行监测,使模拟实验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044950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65659.X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环保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相Fenton反应器,反应器中,污水槽容纳待处理的污水;盘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污水槽,所述盘片至少1/3浸入所述污水,固定支架包括呈放射状排布的n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包括位于放射中心的第一端和相对于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扇形笼体固定于相邻两个固定杆之间,所述扇形笼体呈网状结构,所述网状结构内填充铁催化剂,所述网状结构的网孔直径小于所述铁催化剂的粒径;转动轴架设于所述污水槽,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放射中心,所述转动轴转动以驱动所述盘片转动。非均相Fenton反应器有效接触面积大、液体流动性强、催化剂不流失、无二次污染、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1573767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0477569.2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B01D11/04 , C02F1/26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盘萃取塔,其塔体重相进料口与第一苯酚在线监测仪相连;塔体重相出料口与第二苯酚在线监测仪相连;转盘萃取塔中的电机为变速电机,该变速电机以及第一苯酚在线监测仪、第二苯酚在线监测仪均与变频器电性连接。本发明所提供的转盘萃取塔,针对环境保护领域工业污水处理过程中进料水质波动较大的问题,通过采用变频器控制变速电机进行变速,从而选取与重相进料中苯酚浓度相适合的最佳转速运转,以达到在最低能耗条件下获取最大萃取效率,进而缩减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377539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327880.9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合众广源(北京)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挂膜量的生物转盘盘片,包括镂空结构的盘状骨架以及设置在盘状骨架上的网状盘面;所述网状盘面上布满立体弹性填料,所述盘状骨架内有填充有聚氨酯海绵填料。本发明所提供的生物转盘盘片增加了盘片的挂膜率,有效改善了缺氧层挂膜量低,生物膜不易着床,易团结,不易脱膜等缺点。本发明利用不同填料为好氧菌与厌氧菌在同一盘片上创造适宜的环境,利于好氧层与缺氧层的生物膜成长,极大提高了挂膜率,使水中可生化有机污染物得到高效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627875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53714.6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偏移速度确定和偏移处理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雷达偏移速度确定方法包括:获取探地雷达的响应剖面数据信息,响应剖面数据信息包括目标回波双曲线;根据响应剖面数据信息,生成双曲线数学模型;获取目标回波双曲线的双曲线坐标值;根据双曲线数学模型,将双曲线坐标值拟合成双曲线方程;根据双曲线方程,确定响应剖面数据信息的偏移速度。实施本发明,通过直接获取探地雷达的响应剖面数据信息,提高了响应剖面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同时根据准确的双曲线数学模型,将双曲线坐标值拟合成双曲线方程,通过双曲线方程确定响应剖面数据信息的偏移速度,操作简便,提高偏移速度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偏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926804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10473118.7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F1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地下水库群和地下水库群内矿井水的转移方法,其中,该地下水库群包括两个以上的地下水库,且地下水库之间分别通过引水管道相连。本发明提供的分布式地下水库群和地下水库群内的矿井水的转移方法通过在多个地下水库之间建立引水管道,对地下水库内的矿井水进行转移和调控,集中抽采,有效利用地下水。同时对于不同煤层的地下水库,在开采时转移地下矿井水,避免了开采时对矿井水的外排,减少了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2865103B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210134162.5
申请日:2012-04-28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地下水的分布式利用方法,包括:A、对采区地下空间进行勘查,获得地层的基础地质数据;B、对矿井地下水进行观测,获得地下水的流场分布情况、水质数据以及水压数据;C、根据获得的地层基础地质数据,和地下水的流场分布情况、水质数据以及水压数据,将采煤后一个或多个地下水无法穿透的采空区空间确定为分布式地下水库的储水空间;D、当确定的储水空间形成后,其相邻工作面采煤时产生的地下水,自然渗流到所述储水空间;E、每个储水空间有连通到地表的抽水孔,当需要用水时,将地下水抽出到地表进行利用;当需要增加存水时,将外部水回灌到储水空间。本发明能够减少地下水的流失及对生态环境的生长及恢复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