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1780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484630.0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复合材料气瓶隔绝保护层设置于复合材料气瓶外部,隔绝保护层(3)将复合材料气瓶缠绕层(2)完全包覆,与外部介质隔绝;隔绝保护层(3)与液氧介质接触,材料为金属材料,且与液氧介质相容。本发明可将复合材料气瓶与液氧隔绝,保护复合材料气瓶不与液氧接触,避免了复合材料与液氧发生反应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48387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181283.6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紧凑型高效绝热超临界氦贮罐,属于增压输送技术领域,该超临界氦贮罐采用双层真空多层绝热的结构形式,包括内胆(1)、外壳(2)、加注及排液管(3)、温度及液位计导管(4)、增压及排气管(5)、安全排气管(6)、抽真空活门导管(7)、外壳体连接环(8)、绝热层。贮罐采用两端支撑的紧凑布局结构,有效缩小了贮罐体积,大大减小了贮罐对箭上安装空间的需求。贮罐采用真空夹层、热辐射隔绝材料、高热阻设计等多种漏热控制措施,大大减少了贮罐漏热,确保贮罐绝热性能满足运载火箭超临界氦的贮存、待发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140078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811352615.5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L23/032 , F16L2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紧式碟形法兰密封结构,包括凸法兰、凹法兰、碟形密封圈、紧固件;所述凸法兰自其中心轴线向外依次具有中央凸台面、第一锥形面、第一安装面且高度依次递减,所述凹法兰自其中心轴线向外依次具有中央凹陷面、第二锥形面、第二安装面且高度依次递增;所述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将所述凸法兰和所述凹法兰紧固使二者凹凸适配且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其适用于20K深低温至室温温度范围内的全金属密封结构,安装使用方便,密封件不产生多余物,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适用于较大口径,且具有压力自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04037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168467.6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氧环境使用低温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为一种可在液氧环境安全使用的低温树脂体系,低温树脂体系可用于液氧环境复合材料气瓶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环氧树脂体系满足湿法缠绕工艺对粘度和适用期的要求,可以与碳纤维复合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同时,环氧树脂体系具有高的低温强度及韧性、阻燃性及与液氧介质相容。
-
公开(公告)号:CN106481980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610868531.1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发射的复合材料气瓶健康监测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传感器、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模数转换器、采集器和处理器;其中,传感器用于检测复合材料气瓶内部的声发射机械波,并将声发射机械波转换为电压震荡信号;前置放大器用于将电压震荡信号放大得到第二电信号;主放大器用于将第二电信号放大得到第三电信号;模数转换器用于将第三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采集器用于实时采集并传输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接收数字信号并对其分析处理,得到复合材料气瓶健康监测所需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本发明解决了复合材料气瓶使用状态下的健康监测的问题,有效地评定及预测了复合材料气瓶损伤状况和疲劳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3678775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310577106.3
申请日:2013-11-1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输送管动强度分析方法,本发明由静强度分析、模态分析、随机响应分析和疲劳损伤计算评估六部分组成,首先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的static general模块、Frequency模块、Random reaponse模块依次实现输送管的静强度分析、模态分析和随机响应分析,然后采用Mises应力谱密度估算方法计算出Mises应力谱密度,基于随机振动的功率谱密度法,得到输送管的定量疲劳损伤后进行评估。本发明能够评价输送管动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在管路产品设计时提前揭示风险,提高了输送管动强度评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402530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932555.9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9/0218 , F16L13/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密封连接结构,包括:凹台阶接头、金属碟形圈、橡胶O形圈、外套螺母和凸台阶接头;其中,所述凹台阶接头为中空的,一端用于与管路相连接;所述凸台阶接头为中空的,一端用于与另一管路相连接;所述凸台阶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凹台阶接头的另一端相匹配,其中,相匹配的位置形成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所述金属碟形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槽;所述橡胶O形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槽;所述外套螺母套设于所述凸台阶接头并与所述凹台阶接头螺纹连接。本发明提高了密封性,并且拆装方便利于可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470946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383317.3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超临界氦贮罐,特别涉及一种可贮存高压力超临界态氦的贮罐,用于运载火箭及深空运载器的超临界氦增压系统,属于航天推进剂增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高压超临界氦贮罐结构采用球形双层真空结构,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将贮罐内液氦与外界之间的热传导、热辐射及对流换热降至最低程度。经计算,这种结构的贮罐在3MPa的工作压力下可以将日蒸发量控制在1.5%(常温环境下)以内,满足绝大部分运载火箭及探测器的待发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678879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577144.9
申请日:2013-11-1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输送管载荷分析方法,本发明由任务剖面划分、输送管结构剖分、输送管前段和后段载荷计算、输送管前段和后段对接处载荷计算组成,首先将输送管任务剖面划分为装配、气检、燃料加注、射前增压、飞行五个工况,将输送管结构剖分为前段、后段,对输送管施加各工况下的内压和补偿位移,根据输送管中波纹管的刚度计算输送管载荷,所述的载荷包括轴向力、径向力和弯矩。
-
公开(公告)号:CN103678782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11987.6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偿器分工况设计校核方法,首先确定补偿器每个工况下的绝对补偿量;所述绝对补偿量包括最大绝对补偿量和最小绝对补偿量,第i个工况的最大绝对补偿量是第i-1个工况的最大绝对补偿量加上第i个工况的最大设计补偿量,第i个工况的最小绝对补偿量是第i-1个工况的最小绝对补偿量加上第i个工况的最小设计补偿量;然后根据绝对补偿量、工作压力、补偿器的结构参数和补偿器材料的力学指标,计算补偿器的失稳压力、强度校核值和疲劳寿命计算值;最后根据各个工况的疲劳寿命设计要求值,和各个工况下的疲劳寿命计算值计算损伤因子;根据损伤因子判断补偿器设计是否满足要求。本发明方法实施简便、适用性强、准确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