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板开门维持装置
    2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018152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509241.4

    申请日:2021-03-10

    Inventor: 夏天 孙宇 周非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椎板开门维持装置,其包括弧形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所述弧形板的一端设置有U型开口,所述U型开口处的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中部位置相连;所述U型开口处的第二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中部位置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相平行;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相同。本实用新型能够较好地维持椎板位置的稳定,大大地方便了医生手术的进行,同时能够使椎板保持开门状态且不易回弹,大大地降低了出现推板移位、推板回弹现象的可能性,较好地解决了徒手提拉时无着力点的问题。

    融合板钉棒系统
    2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021765U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22738020.1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融合板钉棒系统,属于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所述融合板钉棒系统包括融合板和连接棒,融合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固定板、椎板开门支撑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钉孔,第一钉孔内设有用于固定至椎板开门处上椎板的第一椎板螺钉;下固定板上设有第二钉孔,第二钉孔内设有用于固定至椎板开门处下椎板的第二椎板螺钉,第二钉孔的轴线朝上固定板方向倾斜;第二椎板螺钉包括钉座和钉体,钉座上设有用于容纳连接棒的棒容置槽。本实用新型的融合板钉棒系统可维持脊柱结构在术中固定的位置,实现了即刻稳定性,可有效防止术后再关门或开门角度减小,能够同时实现椎体的开门融合及矫形功能,且牢固性好。

    一种颈椎后路开门板
    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014182U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20457419.5

    申请日:2021-03-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后路开门板,属于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所述颈椎后路开门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固定板、椎板开门支撑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骨螺钉安装孔,下固定板上设有第二骨螺钉安装孔,椎板开门支撑板中部内侧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一撑脚,椎板开门支撑板和下固定板连接处内侧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二撑脚,第二撑脚与下固定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术后再关门或开门角度的减小,保持椎管扩大作用,实现椎管内部的有效减压;第二撑脚与下固定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设计,仅仅通过第二撑脚与椎板螺钉的组合就能起到固定作用,能够大大降低对医生截骨角度的要求,且固定牢固,方便使用。

    一种神经挡板
    2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908021U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20599332.1

    申请日:2021-03-24

    Inventor: 夏天 孙宇 周非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挡板,其包括弧形挡板、第一拉板、第二拉板,所述弧形挡板的下端的右侧端面上设置有凸出板,所述凸出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弧形挡板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拉板与弧形挡板的下端的左侧端面垂直相连;第二拉板与凸出板的下端端面垂直相连;第一拉板与第二拉板相平行,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均位于弧形挡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拉板的宽度等于所述左侧端面的宽度,所述第二拉板的宽度等于所述凸出板的宽度,第一拉板的宽度大于第二拉板的宽度;所述第一拉板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拉板的宽度之和等于弧形挡板的下段的宽度。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医生助手无需双手操作就能够方便地牵开硬膜和神经根,还能够有效地降低手术时硬膜被损伤的风险。

    一种颈椎悬吊牵引装置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229877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1145538.3

    申请日:2021-05-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椎悬吊牵引装置,其包括悬吊部,悬吊部连接于颈椎悬吊牵引装置的牵引部一端,用于固定患者颈椎以进行悬吊治疗,悬吊部与牵引部之间连接有牵引计时装置,牵引计时装置远地端连接于牵引部末端的牵引锁扣,其近地端通过两端连接有牵引锁扣的钢绞绳连接于悬吊部,其中,牵引计时装置设置有牵拉计时单元、显示单元及音频单元。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操作,能够直观展示患者的治疗时长等信息,在保证对患者有效牵引的同时,能够缓解患者焦虑,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以提高治疗效果,使术前的矫正效果更加有效,从而便于骨科手术的开展,此外,该装置具有很高的自由度。

    一种颈椎后路手术中的多用途拉钩

    公开(公告)号:CN216675810U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22636111.X

    申请日:2021-10-29

    Inventor: 欧阳汉强 孙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颈椎后路手术中的多用途拉钩,其包括手持杆体和分别设置于手持杆体两端的钩体,其中一个钩体与手持杆体之间的角度为锐角,另一个钩体与手持杆体之间的角度为钝角;锐角钩体能够在颈椎后路手术中稳定的拉住椎板,且不会发生松脱;钝角钩体能够在颈椎后路手术中压住钛板,且使助手的手停在操作术野的侧方,为主刀操作留出足够的空间。

    一种人工椎间盘结构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81282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660924.8

    申请日:2017-0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2/442 A61F2250/0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椎间盘结构,包括:设有上凸起和上边框的上盖,设有下凸起和下边框的下盖,上盖和下盖之间设有支撑体,支撑体中间位置开有竖向的通孔,所述上盖的上边框卡扣在支撑体的上部,并且上盖的底面与支撑体的顶面相接触,所述下盖的下边框卡扣在支撑体的下部,并且下盖的顶面与支撑体的底面相接触,所述支撑体为弹性材料;所述支撑体的通孔中穿设有支杆,支杆的两端分别顶压在上盖和下盖上。本发明植入人体后能够有效维持脊柱相邻椎体之间的高度,并使相邻椎体之间保持一定的活动度,同时通过支撑体减小脊柱后方组织如韧带和关节突的受力。

    一种人工椎间盘结构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481531U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720972889.9

    申请日:2017-08-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椎间盘结构,包括:设有上凸起和上边框的上盖,设有下凸起和下边框的下盖,上盖和下盖之间设有支撑体,支撑体中间位置开有竖向的通孔,所述上盖的上边框卡扣在支撑体的上部,并且上盖的底面与支撑体的顶面相接触,所述下盖的下边框卡扣在支撑体的下部,并且下盖的顶面与支撑体的底面相接触,所述支撑体为弹性材料;所述支撑体的通孔中穿设有支杆,支杆的两端分别顶压在上盖和下盖上。本实用新型植入人体后能够有效维持脊柱相邻椎体之间的高度,并使相邻椎体之间保持一定的活动度,同时通过支撑体减小脊柱后方组织如韧带和关节突的受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