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电刺激电极阵列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8066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63933.9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中空电刺激电极阵列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衬底和微针阵列,衬底包括衬底基体、第一导电引线、第二导电引线以及衬底绝缘层,第一导电引线和第二导电引线相对设置且具有一定间隔地铺设在衬底基体的第一面;微针阵列包括微针阵列基体,微针阵列基体的微针基体开设有用于作为药物递送通道的中空通道。将电穿孔的电极改进为空心电极,储液池中的药物可通过中空通道进入细胞内液中,采用空心电极可以先通过给药口将药物注射至体内,再施加电穿孔打开细胞膜的纳米通孔,使药物进入细胞内液中,步骤简单,降低了使用者的感染风险和治疗成本,储液池的设计,可以实现药物存储以及注射缓冲的功能。

    单面区域腐蚀的夹具和腐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4403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1810827277.X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面区域腐蚀的夹具和腐蚀方法。该夹具包括:夹具上部,其上端开口,底部设有通孔;载片,位于所述夹具上部的下方;O型圈组,位于所述夹具上部和所述载片之间,且位于所述通孔下方;所述O型圈组包括外部O型圈和内部O型圈,所述外部O型圈用于阻止外部水浴溶液进入,所述内部O型圈用于在其内部放置被腐蚀芯片并阻止腐蚀液腐蚀流出;夹紧装置,用于使所述夹具上部和所述载片夹紧。进一步还可包括压力平衡环、磁转子、表面保护膜等。本发明实现了腐蚀面向上的单面腐蚀,利于腐蚀气体排出,能够对芯片的单面的部分区域进行可靠腐蚀,保护其他区域不受影响,并能够在腐蚀穿通条件下稳定可靠。

    叉指电容组件和感知装置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6065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1681798.7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叉指电容组件和感知装置,该叉指电容组件包括:衬底,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为绝缘材料制成;叉指电容,安装于输入端,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盘绕于衬底的第一侧面,第二电极设于第一电极的间隙中,且与第一电极呈梳齿状交错排列;传输电路,第一端与叉指电容电级连接,第二端延伸至输出端。本发明提供的叉指电容组件和感知装置,通过在衬底的输入端设置叉指电容,利用梳齿状交错排列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构成叉指电容,利用输出端导出电信号,能够以简单轻薄的结构来提高感知敏感度,提高抗干扰能力,提高对物体接近的感知能力以及压力的传感能力。

    微针电极阵列装置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71718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10882328.9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在绝缘衬底上安装特定的微针阵列,提供了一种用于神经电信号记录‑刺激双向监测、光信号刺激‑电信号记录双模监测的微针电极阵列装置,其在衬底材料、微针材料/形貌/长度、阵列规模/排布方式等方面均可以灵活调整。所述微针电极阵列装置包含微针阵列、柔性导电引线和输出接口,其中,所述微针阵列包含:绝缘衬底,绝缘衬底上设置有互不相连的多个微通孔;金属连接环,由覆盖微通孔内壁和孔周围绝缘衬底的上、下表面的金属形成,且各环互不相连;安装在各微通孔内的微针,垂直于绝缘衬底表面,底部固定于对应的金属连接环上实现电连接。

    单面区域腐蚀的夹具和腐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440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0827277.X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面区域腐蚀的夹具和腐蚀方法。该夹具包括:夹具上部,其上端开口,底部设有通孔;载片,位于所述夹具上部的下方;O型圈组,位于所述夹具上部和所述载片之间,且位于所述通孔下方;所述O型圈组包括外部O型圈和内部O型圈,所述外部O型圈用于阻止外部水浴溶液进入,所述内部O型圈用于在其内部放置被腐蚀芯片并阻止腐蚀液腐蚀流出;夹紧装置,用于使所述夹具上部和所述载片夹紧。进一步还可包括压力平衡环、磁转子、表面保护膜等。本发明实现了腐蚀面向上的单面腐蚀,利于腐蚀气体排出,能够对芯片的单面的部分区域进行可靠腐蚀,保护其他区域不受影响,并能够在腐蚀穿通条件下稳定可靠。

    微针电极阵列装置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7171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882328.9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在绝缘衬底上安装特定的微针阵列,提供了一种用于神经电信号记录-刺激双向监测、光信号刺激-电信号记录双模监测的微针电极阵列装置,其在衬底材料、微针材料/形貌/长度、阵列规模/排布方式等方面均可以灵活调整。所述微针电极阵列装置包含微针阵列、柔性导电引线和输出接口,其中,所述微针阵列包含:绝缘衬底,绝缘衬底上设置有互不相连的多个微通孔;金属连接环,由覆盖微通孔内壁和孔周围绝缘衬底的上、下表面的金属形成,且各环互不相连;安装在各微通孔内的微针,垂直于绝缘衬底表面,底部固定于对应的金属连接环上实现电连接。

    一种高通量的血浆分离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03375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590700.5

    申请日:2015-09-1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通量的血浆分离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高通量的血浆分离器件包括芯片和与其键合的封盖,芯片上设有血液进样口、细胞出样口、血浆出样口、若干半圆形微流道以及布置于微流道中的微立柱栅栏;若干半圆形微流道中两两并联构成圆形结构,并联的两个半圆形微流道共用一个血液进样口和一个细胞出样口,所有半圆形微流道共用一个血浆出样口;微立柱栅栏将微流道分成内外两个流道,其中内流道的末端与细胞出样口相连,外流道的末端与血浆出样口相连,外流道的宽度从入口到出口逐渐增大;芯片上的微流道被封盖封闭。本发明的血浆分离器件具有通量高和可重复性高的特点,可以用于血浆和血细胞的分离,还可以用于其他功能微粒的分离。

    电刺激形成人工视觉的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52303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01669.6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刺激形成人工视觉的设备及方法,该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图像;信号转换单元,用于将获取到的图像转换为电刺激信号;信号传输单元,用于将电刺激信号发送到电刺激阵列上面;电刺激阵列,用于使用电刺激信号对与该电刺激阵列接触的角膜、巩膜和/或眼睑进行电刺激,在角膜、巩膜和/或眼睑上形成电刺激图像。通过本发明,利用角膜、巩膜和/或眼睑电刺激形成人工视觉,将柔性电极阵列掩埋或者贴附于接触镜中,使用者直接佩戴接触镜,便可以在角膜上面感知到电刺激图像,形成人工视觉,从而感知外部世界的图像信息。

    一种三维实体针尖柔性微电极阵列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36386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110301733.5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实体针尖柔性微电极阵列及其制作方法。该微电极阵列包括:包裹在绝缘的柔性衬底中分立绝缘柱阵列、电极、导电引线,其中绝缘柱头部呈针尖状,被电极包裹,针尖电极裸露在外,导电引线沿着绝缘柱和绝缘的柔性衬底铺设,一端与电极相连,另外一端裸露在外,所述绝缘柱为实心结构,从而保证电极能扎入刺激部位,有效提供电刺激和记录。为制得该三维实体针尖柔性微电极阵列对硅材料采用硅划片-腐蚀法,以制得三维实体针尖柔性微电极阵列。该发明提供的三维实体针尖柔性微电极阵列可应用于神经电刺激和记录,并广泛应用于神经疾病治疗、神经康复、神经生物学基础研究等领域。

    一种基于冰打印的微流控器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61670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028217.3

    申请日:2014-01-2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冰的三维成型打印方法的微流控器件制备的方法。这种应用冰打印制备微流控器件的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以打印溶液作为原料,通过冰打印方法形成的冰结构作为微流控器件的骨架,然后用聚合物完成封装形成微流控器件。其中冰打印方法的原理是:首先通过打印喷头喷射出的微量打印溶液液滴,然后微小液滴喷射到低温的衬底表面,液体被冷冻成为固态冰;打印喷头被安装在通过电脑控制的三维移动平台上,通过一层一层的叠加最终形成由三维冰结构。并在实施例中,演示了利用冰打印系统制备一种液体预封装的药物释放微流控器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