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9613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58949.X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国网信通埃森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力多资源数据融合的运检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属于检修规划技术领域。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电分析模块、检修调整模块和可视化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检修日志、气象信息和设备信息;用电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气象信息和设备信息预测每个电力设备的未来用电情况,根据未来用电情况计算每个电力设备的重要指数,重要指数越高表示该电力设备越容易出现故障;检修调整模块用于通过检修日志计算检修资源总量,按照每个电力设备的重要指数分配检修资源,调整每个电力设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检修频率;可视化模块用于通过电力设备检修中心可视化大屏上实时展示各电力设备的检修情况,以及电力设备下所有电表的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9613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58949.X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国网信通埃森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力多资源数据融合的运检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属于检修规划技术领域。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电分析模块、检修调整模块和可视化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检修日志、气象信息和设备信息;用电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气象信息和设备信息预测每个电力设备的未来用电情况,根据未来用电情况计算每个电力设备的重要指数,重要指数越高表示该电力设备越容易出现故障;检修调整模块用于通过检修日志计算检修资源总量,按照每个电力设备的重要指数分配检修资源,调整每个电力设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检修频率;可视化模块用于通过电力设备检修中心可视化大屏上实时展示各电力设备的检修情况,以及电力设备下所有电表的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280562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711274617.2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nventor: 王志强 , 陈建 , 秦俊宁 , 田兵 , 高灵超 , 郝悍勇 , 周洋 , 卢文达 , 刘鸿宁 , 严文涛 , 严莉 , 刘范范 , 张悦 , 邱菊 , 贺小利 , 夏雷 , 刘茂凯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规范电力企业数据资源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方便不同厂商开发的应用系统的集成。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一种规范电力企业数据资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统一建模语言建立企业业务的主题域;根据主题域建立分主题域;根据主题域和分主题域建立企业信息模型;根据企业信息模型建立物理模型。本发明统一建模语言建立企业业务的主题域,根据主题域建立分主题域,进而建立企业信息模型;根据企业信息模型建立物理模型;不同厂商开发的应用系统可以通过物理模型实现的集成,进而达到“方便不同厂商开发的应用系统的集成”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280562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711274617.2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nventor: 王志强 , 陈建 , 秦俊宁 , 田兵 , 高灵超 , 郝悍勇 , 周洋 , 卢文达 , 刘鸿宁 , 严文涛 , 严莉 , 刘范范 , 张悦 , 邱菊 , 贺小利 , 夏雷 , 刘茂凯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规范电力企业数据资源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方便不同厂商开发的应用系统的集成。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一种规范电力企业数据资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统一建模语言建立企业业务的主题域;根据主题域建立分主题域;根据主题域和分主题域建立企业信息模型;根据企业信息模型建立物理模型。本发明统一建模语言建立企业业务的主题域,根据主题域建立分主题域,进而建立企业信息模型;根据企业信息模型建立物理模型;不同厂商开发的应用系统可以通过物理模型实现的集成,进而达到“方便不同厂商开发的应用系统的集成”的目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