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光子晶体中可控线缺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5416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37987.5

    申请日:2012-02-17

    Inventor: 张辉 徐骁龙 富鸣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胶体光子晶体中可控线缺陷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布密度可控地制备TiO2纳米棒阵列;将胶体状态的颗粒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制备分散液;将所述TiO2纳米棒阵列放入容器中,使得TiO2纳米棒的朝向为竖直向上;将所述分散液加入到盛有所述TiO2纳米棒阵列的所述容器中;以及静置所述容器使胶体状态的颗粒自由沉降得到具有可控线缺陷的光子晶体。所述方法能够制备具有线缺陷的光子晶体,且线缺陷的分布密度可控。通过调节TiO2纳米棒阵列中TiO2纳米棒的分布密度即可控制光子晶体中线缺陷的分布密度。所述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

    一种氧化石墨/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32894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03652.1

    申请日:2012-01-06

    Abstract: 一种氧化石墨/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氧化石墨和导电高分子的复合材料技术。解决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热稳定性、制作工艺、成本问题。其制备步骤:步骤一将氧化石墨加入到表面活性剂的掺杂酸溶液中超声分散,形成分散均匀的氧化石墨溶液;步骤二对一中所得溶液中加入吡咯单体,然后继续通过超声使其形成混合液;步骤三将加入氧化剂后形成的掺杂酸溶液逐滴缓慢的加入到步骤二形成的溶液中,搅拌聚合一段时间;步骤四最后加入醇溶液中止反应;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混合液进行抽滤、洗涤真空烘干后得到氧化石墨/聚吡咯复合材料。可用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化学电源、传感器、环境、生命科学等领域有着较为强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一种二氧化钛纳米管石墨烯混合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27366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08265.7

    申请日:2012-01-12

    Abstract: 一种二氧化钛纳米管石墨烯混合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不但适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同样还使用于能源领域。解决了利用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混合石墨烯来制备催化剂,不能充分利用石墨烯的优良特性的问题。该催化剂为二氧化钛纳米管与石墨烯的质量百分比为97%∶3%~90%∶10%。该制备方法包括:配制二氧化钛、石墨烯及NaOH浑浊液体;对浑浊液体恒温处理,冷却后得到上清夜及沉淀物;除去上清液,得到沉淀物;洗涤沉淀物,直至pH为6~8;将洗涤后的沉淀物用3~7%盐酸浸泡1~3小时;洗涤沉淀物至pH为6~8;沉淀物在60℃~80℃的真空环境下烘干,得到银灰色粉末;煅烧处理后得到的产物即为二氧化钛纳米管石墨烯混合光催化剂。

    可连续作业的气液界面跳汰磁分选可控环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41490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355808.8

    申请日:201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连续作业的气液界面跳汰磁分选可控环形装置,该装置包括转轴(1)、固定装置(2)、一个或两个互不重叠安装的扇形电磁铁(3)、控制系统(5)、一个扇形分选池(6)和一个扇形收集池(7);扇形电磁铁(3)通过固定装置(2)固定在转轴(1)上,且扇形电磁铁(3)能够绕转轴(1)转动;扇形分选池(6)和扇形收集池(7)位于扇形电磁铁(3)的下方;控制系统(5)用于控制扇形电磁铁(3)的转动以及扇形电磁铁(3)中的电流的通断以使扇形收集池(7)收集到扇形电磁铁(3)从扇形分选池(6)中分选出的磁性颗粒。应用所述装置能够实现不同粒径范围的磁性颗粒的粒径连续式分选,并且能够实现分选过程的智能化自动控制。所述装置能够连续作业,工作效率高,并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一种在衬底上制备生长位置精确可控的ZnO纳米/微米棒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3907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39668.3

    申请日:2010-07-28

    Abstract: 微纳结构的ZnO晶体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体现出了特殊的应用潜力,近年在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化学传感、生物发电以及紫外检测等领域取得了重要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衬底上制备生长位置精确可控的ZnO纳米/微米棒晶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在衬底上预修饰ZnO籽晶层,然后在衬底上制作图形尺寸在2μm以下的光刻胶层做模板层,之后使用含有柠檬酸钠和聚乙醇胺这两种不同生长修饰剂的前躯体溶液合成ZnO微纳棒晶,最终成功地在预修饰籽晶层的单晶、多晶或者无定形衬底上制备出了生长位置精确控制的ZnO纳米/微米棒晶。本发明实现了ZnO微纳晶体材料在衬底上的位置控制,是实现ZnO微纳晶体材料的器件化产业应用的必要步骤。

    一种微胶囊包覆的多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24306A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1010131608.X

    申请日:2010-03-23

    Abstract: 一种微胶囊包覆的多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光电子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步骤:按石蜡∶苯乙烯的质量比为2∶5取料;按石蜡和苯乙烯总质量的5%称甲基丙烯酸,0.5%~2%十二硫醇,2%~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10%过硫酸钾;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十二硫醇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得到溶液;将石蜡融化加入上述溶液中;溶解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50℃,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超声乳化后,加入四口容器;通氮0.5h,水浴至70℃,搅拌,再加入过硫酸钾溶液,聚合;冷却、真空抽滤、干燥得到样品。解决了包覆材料种类单一问题,增强了相变微胶囊的实用性,相变温度范围得到扩展,扩大了相变微胶囊的应用范围。

    一种无线防火报警器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749534U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20531237.X

    申请日:2010-09-16

    Inventor: 何家琪 王涛 富鸣

    Abstract: 一种无线防火报警器,涉及一种防火报警,用于防火报警监测。包括温度传感器、无线发射机和无线接收机、报警模块。温度传感器采用JDYBXMTG-7000智能温度控制器;无线发射机的控制电路采用PT2262芯片、无线接收机的控制电路采用PT2272芯片;温度传感器内部的继电器与无线发射机PT2262芯片的D0针脚连接;无线接收机的PT2272芯片的D0针脚通过第一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继电器的线圈两端接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继电器接点的一端接蜂鸣器的一端,并通过第五电阻与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继电器的接点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蜂鸣器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该报警器监控范围大,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特别适用于汽车、家庭、仓库等场合的防盗防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