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俯卧位气管切开颈部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443854U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20708509.6

    申请日:2016-06-29

    Abstract: 一种俯卧位通气气管切开颈部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是一个由硅胶材料构成的倒“T“型支撑垫,该软垫是由立方体区、轨道区和凹形槽构成的一个整体,所述的立方体区为一硅胶垫;所述的轨道区一侧设有滑动槽、滑动杆、固定旋钮和固定卡;凹形槽为一立体式凹形槽;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首先能起到很好的支撑固定作用,患者颈部气切处可以完全落空,避免颈部气管切开处受压保证良好的通气;本实用新型相对于软布或海绵做的支撑装置,利用人体俯卧位时的解剖体位,可牢靠的固定气切管的位置,防止气切管的移位、扭曲和打折,保证正常的机械通气;本实用新型依据人体解剖结构而设计,俯卧位时,下颌部放置于凹形槽内头部可左右移动,起到固定体位的同时可减少面部压疮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简便易行。

    一种俯卧位下腹部楔形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286785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20051950.1

    申请日:2016-01-20

    Abstract: 一种俯卧位下腹部楔形支撑装置,是一个充水式楔形水垫,该水垫是由立方体区和三角区构成的一个整体,所述的立方体区两端设有凸起,中部为腹部凹槽;所述的三角区两侧设有腿部凹槽。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充水水垫支撑的方式,不用的时候,放水折叠放置,存放占据的空间较小。本实用新型相对于软布或海绵做的支撑装置,水垫两侧设有腿槽并且中部为空心,便于固定患者体位,同时中空部能减少对病人下体的压迫。本实用新型依据人体解剖结构而设计,俯卧位时,两侧髂前上棘主要承担重量负荷,减轻对腹部组织的受压。

    一种基于贝朗血液净化机的血液灌流管路

    公开(公告)号:CN205235040U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21016900.1

    申请日:2015-12-09

    Inventor: 魏花萍 张志刚

    Abstract: 一种基于贝朗血液净化机的血液灌流管路,包括入壶动脉管、动脉壶、动脉压力传感器、三通连接头、静脉壶、滤网、灌流器和静脉压力传感器,三通连接头Ⅰ通过连接管分别与灌流器Ⅰ、灌流器Ⅱ的入口端连通;三通连接头Ⅱ通过连接管分别与灌流器Ⅰ、灌流器Ⅱ的出口端连通;灌流器Ⅰ和灌流器Ⅱ之间为并联连接;静脉壶为“L”形,其底端有滤网。本实用新型通过三通接头并联2支灌流器,可以起到双重血液灌流的效果,避免串联双重血液灌路的弊端,提高治疗效率,另外,由于在实施双重血液灌流的同时,血液容易在体外凝固,而“L”形静脉壶的设计可以增加血液滤过面积,降低凝血的发生率。本实用新型设计只针对贝朗血液净化机,设计成本低,既可用于单独血液灌流,也可用于并联双重血液灌流,在提高治疗效率的同时可以节约治疗成本。

    一种多功能供氧装置
    2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52689U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20275376.9

    申请日:2014-05-28

    Inventor: 张志刚 张凤娃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供氧装置,包括流量表、压力表、干燥氧气出口管、文丘里、湿化瓶和氧气管,文丘里是由气流旋转调节阀和文丘里管组成;湿化瓶与流量表连接;流量表与压力表连接;压力表与气源接口连接;气源接口与供氧装置连接;流量表通过干燥氧气出口管连接文丘里;文丘里通过文丘里管接口与氧气管的一端连接;氧气管的另一端与湿化瓶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供氧过程中,可以在恒定氧浓度的前提下产生稳定的气流,保证供氧的前提下满足雾化治疗的需要;氧气管进入湿化瓶的部分有均匀分布的圆形小孔,可以保证氧气充分与湿化液接触,保证湿化的有效性;湿化瓶的一端有湿化液加液口,保证在治疗时湿化液可以持续供应,预防治疗的中断。

    一种新型半自动下肢功能锻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126052U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20576845.4

    申请日:2017-05-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半自动下肢功能锻炼装置,属于下肢康复训练的器械,包括:机箱、动力组、齿轮组和两个脚踏。其特征在于:机箱内设置有动力组和齿轮组;动力组包括:插头、电源线、蓄电池、连接线、电动机、主动轮、皮带,皮带缠绕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三齿轮组、第四齿轮组、第五齿轮组;脚踏固定于第一轮轴的侧板上。应用时,镇静、昏迷和肌力≤3级的患者躺在床上,患者下肢在电动机的带动下活动;清醒且肌力≥4级的患者,靠患者自行踩踏达到下肢功能锻炼的效果,并可随患者肌力的不断恢复来增加踩踏的阻力。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简单,简便易行,能够改善医疗结局,降低医疗成本。

    重症患者病员服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653877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376628.1

    申请日:2015-06-03

    Abstract: 一种重症患者病员服,是由上衣和下身组成,上衣包括右前襟、右后襟、左后襟和左前襟;右前襟、右后襟、左后襟和左前襟通过粘接构成上衣;下身包括左前面、右前面和后面;左前面、右前面和后面通过粘接构成下身;粘接处设有开口;下身腰部两侧设有腰带;腰带端设有粘贴层;开口包括左袖筒开口、右袖筒开口、躯体两侧开口、躯体前开口、后背开口、右裤筒开口、左裤筒开口、裤裆开口。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危重病患者病员服,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性较好,方便医疗及护理操作,同时不暴露患者隐私部位,双侧的腰带粘贴层即可方便患者下床时的固定作用,又可以作为移动患肢的支撑带。

    充气防潮压力可控式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016406U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20460026.X

    申请日:2014-08-15

    Inventor: 万占海 张志刚

    Abstract: 一种充气防潮压力可控式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包括压迫大球囊、压迫小球囊、可弯曲的弹性支架、充气管、三通管、压力表、充气球囊、弹性带和双层抗炎胶贴,压迫大球囊与压迫小球囊相通;压迫大球囊固定在可弯曲的弹性支架上;压迫小球囊壁附着有双层抗炎胶贴;三通管分别连接充气管、充气球囊和压力表;充气管另一端与压迫大球囊相通。本实用新型由于大小气囊的重叠,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压迫点的精确性,安全止血,防止过度压迫引起的并发症;弹性带设有透气孔,避免长时间压迫产生的腕部汗液,放置汗液污染动脉穿刺点;双层抗炎胶贴对动脉穿刺点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既能帮助患者实现压迫止血,又能降低护士工作量。

    一种简易呼吸球囊辅助按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852690U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20275764.7

    申请日:2014-05-28

    Inventor: 张志刚 李淑琴

    Abstract: 一种简易呼吸球囊辅助按压装置,包括呼吸球囊、底座、支杆、按压杆、按压头和杠杆,呼吸球囊上设有氧气接口和气管插管接口;底座上设有支杆;支杆通过连接轴与杠杆连接;按压杆通过调节轴与杠杆连接;所述按压杆的一端设有按压头;所述杠杆的一端设有把手;所述的呼吸球囊置于底座和按压头之间。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按压装置的杠杆原理,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辅助呼吸,省时省力,其结构简单、易操作,在解决普通病房呼吸衰竭患者辅助呼吸的问题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量。

    体温计消毒存放装置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66671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376206.4

    申请日:2015-06-03

    Abstract: 一种体温计消毒存放装置,包括主筒体、筒盖、消毒槽、滤网、锥形底、漏口封堵球、杠杆、指压杆和消毒液排放口,主筒体内设有锥形底;锥形底上方设有滤网;滤网的上方设有消毒槽;指压杆置于主筒体的内侧壁,其一端露于住筒体外,另一端与杠杆活动连接;杠杆的一端设有漏口封堵球;杠杆穿过锥形底,与锥形底的接触点为支点;主筒体的上端设有筒盖,其下方设有消毒液排放口。本实用新型在体温计消毒过程中,护士将测量完的体温计依次放入消毒槽内消毒,消毒完毕后通过体温计消毒存放装置内的杠杆原理将消毒液排出,并存放以备用,该装置的锥形底座上附有消毒液滤网,可防止体温计探头的损坏。本实用新型在体温计消毒过程中,体温计一直处于备用—使用—消毒状态,存取方便,便于护士临床工作。

    气管切开堵管装置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52702U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20275377.3

    申请日:2014-05-28

    Inventor: 甄海燕 张志刚

    Abstract: 一种气管切开堵管装置,是由内芯支架、主芯体、气管切开套管连接管和4个90°扇形芯体组成,主芯体与气管切开套管连接管连接;主芯体内设有内芯支架;内芯支架内侧设有4个弧形扣槽;90°扇形芯体通过弧形扣槽与内芯支架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堵管过程中,可以先堵90°面积的扇形内芯,根据患者的呼吸肌力的恢复情况逐渐增加堵管的面积,最后达到完全堵管,避免患者堵管不耐受情况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可以提高气管切开堵管成功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