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注塑制品

    公开(公告)号:CN1065554C

    公开(公告)日:2001-05-09

    申请号:CN96100262.X

    申请日:1996-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53/00 C08L2666/04

    Abstract: 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它具有20-30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和在23℃为30,000kg/cm2或更大的挠曲模量;它含有(A)60-75%(重量)特定的结晶聚丙烯,其中丙烯均聚物部分的Q值为3.0-5.0,等规五单元分数是0.975或更大,在135℃1,2,3,4-四氢化萘中测量的特性粘度(η)为0.95-1.15dl/g,(B)2-8%(重量)乙烯-丁烯-1共聚型橡胶,(C)2-8%(重量)乙烯-丙烯共聚型橡胶,(D)10-20%(重量)平均粒径为4μm或更小的滑石和(E)5-20%(重量)纤维状含氧硫酸镁,以及一种该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注塑制品,所说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满足作为仪表盘材料所要求的冲击强度和刚度并具有短的模塑周期和良好的表面质量。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注塑制品

    公开(公告)号:CN1417250A

    公开(公告)日:2003-05-14

    申请号:CN02155829.9

    申请日:2002-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3/10 C08L23/16 C08L2205/02 C08L2666/04

    Abstract: 所公开的是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它包括(A)35-85wt%的聚丙烯树脂,(B)10-35wt%的弹性体,(C)2-30wt%的无机填料和(D)5-15wt%的树脂,其中树脂(D)具有不低于0.03N和低于0.1N的在15.7m/min的卷绕速度下测得的熔体张力(MT)和1.8或更高的在220℃、锐孔L/D比值为40和12×103sec-1的剪切速率下测得的溶胀比(SR),以及对于树脂(D)一直到在210℃下测量的松弛弹性模量G(t)与在0.02秒的时间内的松弛弹性模量G(0.02)的比率(G(t)/G(0.02))达到0.01为止所需要的时间是不低于5秒但低于10秒。

    聚丙烯基树脂组合物及其注压制品

    公开(公告)号:CN1201049A

    公开(公告)日:1998-12-09

    申请号:CN98109771.5

    申请日:1998-05-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3/12 C08L23/16 C08L53/00 C08L53/02 C08L2666/24

    Abstract: 一种聚丙烯基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1)95—50wt%的聚丙烯基树脂(A);(2)5—20wt%的至少一种橡胶(B);和(3)0—30wt%的平均颗粒粒径不超过3μm的滑石,(A)(B)和(C)的总量为100wt%,其中所说的聚丙烯基树脂组合物满足下列表达式:0.05≤{(A)′/[(A)′+(a′)+(b′)]}≤0.20;其中(A)′,(a′)和(b′)如说明书中所述。而且其中,根据JIS-K-6758在230℃下测定的所说聚丙烯基树脂组合物的熔体流动率不小于35g/10min,并且23℃下的弯曲模量不小于8000kg/cm2。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其注塑制品

    公开(公告)号:CN1190419A

    公开(公告)日:1998-08-12

    申请号:CN97190468.5

    申请日:1997-04-07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结晶聚丙烯作为主组分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就物理性能而言满足汽车内装饰材料所需冲击强度和刚性,并且与通常使用的乙烯-丙烯型共聚物橡胶组合物相比具有高流动性和冲击强度与刚性之间的良好平衡性能,就注塑性而言具有短模塑周期和良好表面特性,进一步提供一种使用该组合物的注塑制品,特别是用于汽车内装饰的注塑制品。上述组合物包括特定比例的(A)一种特定结晶聚丙烯;选自(B)、(C)和(D)中的至少1种:(B)特定乙烯-丁烯-1共聚物橡胶,(C)特定乙烯-丙烯共聚物橡胶和(D)特定含乙烯基芳族化合物的橡胶;(E)滑石;和若必要(F)纤维状硫酸氧化镁,该组合物具有的熔体流动指数(JIS-K-6758,230℃)为25至35g/10min.,在23℃时的挠曲模量不低于20,000kg/cm2。这里,结晶聚丙烯(A)为下列(i)或(ii):(i)一种结晶乙烯-丙烯共聚物,其中作为第一种链段的丙烯均聚物部分的Q值为3至5,该Q值为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的比例,由13C-NMR计算的全同立构五级构型部分不低于0.98,在135℃下在四氢萘中测定的特性粘度为0.9至1.1dl/g;作为第二种链段的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部分的特性粘度为4.5至5.5dl/g(在135℃下在四氢萘中测定),乙烯/丙烯比例为25/75至35/65(重量百分比),和(ii)(i)的结晶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与特定结晶丙烯均聚物的混合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