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16079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811244301.3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15/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GIS的内接触式电容分压器,包括:高压臂组件、金属连接组件和低压臂组件,高压臂组件与低压臂组件通过金属连接组件连接。高压臂组件包括支柱绝缘子外壳和高压电容单元,支柱绝缘子外壳能够保证GIS的绝缘要求,支柱绝缘子外壳的形状与支柱绝缘子相匹配。高压电容单元的金属嵌件上设置有凸起,有效降低了绝缘外壳高压侧沿面的合成场强。低压臂组件包括金属低压臂外壳和低压臂单元,低压臂单元包括阻抗变换器,阻抗变换器拓展了电容分压器的下限频率,可以测量雷电冲击、操作冲击及工频电压等多种电压形式。本申请提供的用于GIS的内接触式电容分压器,具有结构精简、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测量频带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169575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810038192.3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CVT电容介损及电容量的测试方法,微分电流传感器钳接在CVT的高压引流端,带屏蔽测试线分别连接微分电流传感器和所述全自动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仪;高压试验测试线分别连接全自动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仪的高压测试端和CVT的高压端子,CVT的低压端子接地;第一CVT自激法二次加压线连接全自动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仪的低压测试端和CVT的da端,第二CVT自激法二次加压线连接全自动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仪的接地端和CVT的dn端。采用微分电流传感器采集CVT主电容的电流,结合全自动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仪可以快速准确CVT的主电容和分电容的电容量及介损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61836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1060625.6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GIS/GIL绝缘闪络电压波形测量平台,包括加压装置、真型GIS试验腔体、波形数据采集装置以及波形显示装置,使用时,加压装置通过GIS套管、高压导杆将电压施加于真型GIS试验腔体内的绝缘试样上,当绝缘试样发生闪络时,高压导杆上产生的暂态过电压,利用波形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绝缘试样发生绝缘闪络时产生的绝缘闪络电压,并利用波形显示装置显示绝缘闪络电压波形示。采用本申请的GIS/GIL绝缘闪络电压波形测量平台测量环氧绝缘件发生绝缘闪络时的绝缘闪络电压波形,可准确测量真型GIS/GIL内环氧绝缘件的绝缘闪络电压波形,为实际工况下监测与定位GIS/GIL内环氧绝缘件发生绝缘闪络故障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34671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779062.X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带电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拟断路器工况运行方法、装置以及线路系统、测试设备。本申请提供一种模拟断路器工况运行装置,包括:充电电流路径1,包括第一开关元件2和高压直流源10,与第一开关元件2串联的并且包括被相互串联地布置的第一电感发生元件5、第一电容器4和第二电阻元件7;放电电流路径3,与充电电流路径1并联地布置,包括第二开关元件8,与第二开关元件8串联布置的断路器9。放电电流路径3被导通时,第一电容器4、第一电感发生元件5和第二电阻元件7相对于电力系统的线路频率而被调谐,使得其形成所述线路频率下的串联谐振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0988452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46933.1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27 , G01M1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非接触式的带电检测断路器刚分刚合的装置及方法,该方法利用断路器分闸或合闸动作过程中的振动幅度来确定刚分点和刚合点,并且利用摄像机获取标志物的运动距离,最后得到刚分和刚合的运动速度,因此,本申请能够实现带电测试刚分、刚合点,并通过与高速摄像技术结合,实现带电检测断路器动作特性,而且不存在安装风险,不影响供电可靠性,接线快捷、操作简明,对操作人员技术依赖性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78214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246985.9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光电倍增管的局部放电三光谱实验平台,包括:SF6充气及回收装置连通模拟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充气腔体;缺陷模拟电极设置在模拟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充气腔体的内部;工频交流电压及测试回路电连接缺陷模拟电极;局部放电三光谱PMT检测装置设置在模拟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充气腔体侧壁上,局部放电三光谱PMT检测装置连接示波器;缺陷模拟电极的另一端电连接局部放电脉冲电流测试系统的输入端,局部放电脉冲电流测试系统的输出端连接示波器;信号处理分析装置分别连接局部放电脉冲电流测试系统和局部放电三光谱PMT检测装置的输出端。利用光谱信息诊断局部放电积累经验,对于开关设备质量把控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359028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10778629.2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B17/4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抑制VFTO的纳米氧化硅绝缘子。该绝缘子包括:中心嵌件、绝缘区、纳米氧化硅爬电区和固定法兰,其中,所述中心嵌件设置于一空心锥体的的顶端,所述锥体靠近所述中心嵌件的一端为所述绝缘区,其余部分为所述纳米氧化硅爬电区,所述纳米氧化硅爬电区的底部与所述固定法兰相连接。该爬电区中的纳米氧化硅和基体之间形成了大量的接触界面,当有外加的VFTO作用于绝缘子表面时,该接触界面可以提高VFTO的折返次数,限制VFTO在盆式绝缘子中的传播,抑制其在盆式绝缘子表面形成法向电场分布。从而当VFTO波出现时,大大降低绝缘子侧壁上的电荷积聚,保持绝缘子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42015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710239513.1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六氟化硫断路器故障模拟装置,包括外壳、灭弧组件和操纵组件,灭弧组件设置于外壳内部,操纵组件与灭弧组件固定连接、且穿过外壳连接到装置表面,外壳以及灭弧组件上设置有可以观察故障模拟装置内部结构的高位玻璃窗,通过操作操纵组件可以模拟断路器的分合闸状态,外壳各组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可以实现故障模拟装置各部件的调整或更换,从而模拟多种故障装填,另外,通过设置在故障模拟装置上的电磁波传感器可以采集到故障模拟过程中故障模拟装置内部的信号,为断路器内部故障判断提供可靠的数据,进而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680916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482217.9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3/08 , G01R31/00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力铁塔上输电线路与通信天线的测距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通过控制装置发送第一匹配信号到输电线路上的线路识别装置;线路识别装置发送线路特征信号到通信天线;通过控制装置发送第二匹配信号到通信天线上的电磁干扰及测距装置;电磁干扰及测距装置获取线路特征信号的方位角度;通过控制装置发送测距命令信号到电磁干扰及测距装置;电磁干扰及测距装置按照方位角度发送多个测距信号到输电线路所在直线;电磁干扰及测距装置根据输电线路上第一次反射回来的测距信号,计算通信天线与输电线路的间距,并将间距发送到控制装置进行显示。本申请解决了通信基站共享电力杆塔时,带电测量通信天线与输电线路的间距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64967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82562.2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共享杆塔通信基站的供电装置,涉及高压输电线路技术领域,为解决在不影响输电线路运行,不需单独设置电源的条件下设计供电装置的问题而发明。该装置主要包括:第一直流串接线连接第一电力杆塔的避雷线;第二直流串接线连接第二电力杆塔的避雷线;第三直流串接线和第四直流串接线连接第三电力杆塔的避雷线;第一整流模块与第三直流串接线并联;电流整合模块与第一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整流模块端与第四直流串接线并联;电流整合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整流模块的输出端、第二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蓄电池的充电端与电流整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逆变器与蓄电池的放电端连接。本申请主要应用于共享杆塔通信基站的安装过程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