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14取样系统
    22.
    发明公开
    碳-14取样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377689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139961.7

    申请日:2021-09-28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14取样系统。空气泵与气体流量计连接,用于将空气泵入气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计用于检测流入的气体产生气体流量数据,数据采集仪与气体流量计连接,用于采集气体流量计产生的气体流量数据;气体处理装置与气体流量计连接,用于对流入的气体进行加热催化,使得流入的气体中的碳化合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并对加热催化后的气体进行冷却,这样,本公开采用空气泵吹入气体,改变相关技术中吸入气体的方式,采样效率高,气体流量计、数据采集仪安装在前端,实时收集空气采集体积。形成多级吸收二氧化碳的方式,保障系统采集气体内的二氧化碳充分与碱性溶液反应。

    碳-14取样系统
    2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059534U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22371040.5

    申请日:2021-09-28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14取样系统。空气泵与气体流量计连接,用于将空气泵入气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计用于检测流入的气体产生气体流量数据,数据采集仪与气体流量计连接,用于采集气体流量计产生的气体流量数据;气体处理装置与气体流量计连接,用于对流入的气体进行加热催化,使得流入的气体中的碳化合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并对加热催化后的气体进行冷却,这样,本公开采用空气泵吹入气体,改变相关技术中吸入气体的方式,采样效率高,气体流量计、数据采集仪安装在前端,实时收集空气采集体积。形成多级吸收二氧化碳的方式,保障系统采集气体内的二氧化碳充分与碱性溶液反应。

    一种制备水中碳-14样品化学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638234U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21269234.8

    申请日:2021-06-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备水中碳‑14样品化学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的反应釜的顶部通过玻璃导管与吸收瓶连接,所述的反应釜的顶部通过管路与多位阀连接,多位阀通过管路与隔膜泵连接,隔膜泵与并联试剂瓶连接,所述的反应釜的外部套装有外套,反应釜的上部连接有开盖装置,反应釜的下部通过管路连接有离心泵,离心泵通过管路连接有盛水样桶,盛水样桶的底部设置有防泥沙吸入吊坠,反应釜的下部连接有阀门,阀门通过管路与离心泵连接,反应釜的下部还连接逆止阀,逆止阀通过管路与气体流量计连接,气体流量计与氮气瓶连接,反应釜的底部连接有加热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可以大大提高有机碳和无机碳转化成为CO2,便于更多的吸收到CO2。

    一种均匀γ辐照场货物生物灭活流水线

    公开(公告)号:CN216798273U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20595436.5

    申请日:2021-03-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技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均匀γ辐照场货物生物灭活流水线。均匀γ辐照场货物生物灭活流水线包括:辐照室,辐射源,γ源提升装置,分拣传送装置,γ源贮存井;所述辐照室内设置有分拣传送装置;所述分拣传送装置包括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之间相互平行,所述分拣传送装置各个单元的传动面与所述辐照室的底面平行;所述γ源提升装置,由所述γ源贮存井内延伸至辐照室内,垂直设置于所述分拣传送装置的一侧;所述辐射源设置于所述γ源提升装置上;所述γ源贮存井设置于所述辐照室所在区域的地面以下。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食品、货物安全品质的前提下成功灭活新冠病毒及其他具有生物活性,缓解冷链运输或货物防疫压力。

    制备样品的加热设备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559972U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22666971.8

    申请日:2021-11-03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样品的加热设备。本公开中,每个加热皿内盛放待处理水样;每个加热锅能够对该加热锅内的加热皿以预设温度进行水浴加热;冷凝设备的冷凝管通过管路分别与各加热皿、真空装置以及废液收集容器连通,真空装置工作状态下,能够抽吸使冷凝管内形成负压环境,使每个加热皿内待处理水样被加热产生的蒸汽通过管路进入冷凝管,冷凝管对进入的蒸汽进行冷凝形成冷凝液流入废液收集容器。本公开通过多个加热皿、冷凝管、废液收集容器以及真空装置之间形成相对封闭的回路大大减少制备过程中的蒸汽外溢,从有效降低实验室环境的湿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