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40338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118070.1
申请日:2008-08-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流管理方法,在兼容标准移动IP协议的前提下,允许移动节点在家乡代理和主家乡地址外,同时存在多个分布式家乡代理服务器DHP和分布式家乡地址DHoA,实现以业务流为粒度的位置管理和传输路径控制。MN可为不同业务流动态选择DHP,为每个业务流服务的DHP在对应的对端通信节点附近选择,从而有效缩短移动节点和对端通信节点通信当中的端到端时延。MN在移动过程中实现以业务流为粒度的切换和传输路径控制。DHP的引入使得MN对HA的依赖性大为降低,不仅减少了家乡网络的拥塞和HA的负载,也减少了家乡网络和HA上可能的失败和故障对MN的影响,同时也便于CN所在的网络域对业务流进行监视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282565A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710065238.2
申请日:2007-04-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包括:移动节点执行移动检测操作;搜索新的无线接入点;移动节点向无线接入点发送带有三层信息请求的重连接请求,得到无线接入点返回的带有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解析得到三层信息,完成二层切换;并根据三层信息构造出相应的路由器通告;根据路由器通告执行地址配置操作;根据地址配置操作的结果完成三层切换的其他操作。本发明在不增加信令开销,不浪费多余带宽的前提下,极大缩减了三层移动检测时间;本发明实现简单,兼容标准移动IPv6和IEEE 802.11,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1232454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57535.7
申请日:2008-0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整合的异构无线网络及其通信方法,Silkroad接入路由器位于IPv4 Internet与IPv6网络的边界上;家乡代理设备为基于IPv4的无线广域网服务,位于基于IPv6的网络中;多模移动终端通过Silkroad隧道机制,穿越基于IPv4的无线广域网,建立与IPv6网络的隧道;多模移动终端根据隧道参数向对应的隧道接口发送相应的路由通告,实现与IPv6网络的通信。通过应用本发明,可以在包含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或防火墙的IPv4无线广域网中实施MIPv6协议,为多模移动终端提供一个统一的无缝移动环境和完整的MIPv6服务功能,大大减少无线广域网的链路负载。
-
公开(公告)号:CN100353727C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410069051.6
申请日:2004-07-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鲁棒的IPv6头部压缩方法。方法如下:对IPv6基础头部的源地址字段、目的地址字段以及协议类型字段进行重编号来缩短头部长度,压缩后的头部包含经过重编号的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及协议类型字段。它的主要优点是鲁棒性高,不受数据包乱序到达或出错丢失等外界干扰的影响。本方法不仅适用于点到点链路,还可应用于广播类型的链路,适用范围广。在点到点链路上的压缩率高达97.2%,广播类型链路上的压缩率至少也有92.2%,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034960A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710065237.8
申请日:2007-04-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多人会议的实现方法,包括:一位用户发起多人会议,选择与会成员,并发出邀请请求;与会成员接到邀请请求后,决定是否接受邀请,若接受邀请,向会议发起方发送同意邀请的响应信息,若不接受邀请,停止该与会成员和会议发起方的交互;会议发起方收到接受邀请的响应消息后,向接受邀请的与会成员发送确认消息,并与接受邀请的与会成员建立数据传输通道;接受邀请的与会成员的客户端通过建立的数据传输通道与会议发起方进行数据的传送,并通过会议发起方进行数据的分发,实现与会成员间的交互。本发明增强了SIP系统的业务功能,避免了采用三方集中式服务器带来的性能瓶颈,提高会议系统的健壮性。
-
公开(公告)号:CN1243437C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03158973.1
申请日:2003-09-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一种可穿越NAT(网络地址翻译)的自动隧道技术,也就是该隧道技术允许隧道主体存在任何类型和任意数量的NAT,它是一种新的IPv4互联网向IPv6互联网过渡时期的隧道技术。目的是为了使NAT域内的IPv6/IPv4双栈节点获得全球端到端IPv6连接。利用该隧道技术NAT域内的IPv6/IPv4双栈节点将通过中间服务器和不在NAT域内的IPv6节点进行通信,对同为NAT域内的IPv6/IPv4双栈节点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529480A
公开(公告)日:2004-09-15
申请号:CN200310100719.4
申请日:2003-10-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领域,一种IPV6报文穿透IPV4NATs方法是一种IPV4和IPV6共存时期的网络协议转换技术,该方法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为位于一个或多个IPV4 NATs后面的IPV6/IPV4双协议主机提供通用IPV6地址配置、支持IPV6/IPV4双协议主机之间、IPV6/IPV4双协议主机和IPV6主机之间的IPV6报文通信。为了穿透IPV4NATs,IPV6报文被封装在IPV4-UDP(IPV4-UDP,IPV4 User DatagramProtocol,IPV4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中。方法的特点:1.分配的IPV6地址为通用IPV6地址,不需要在IPV6地址中包含捕获的主机外部IPV4地址和外部端口参数,也不需要向IANA申请特定的前缀。2.通过WEB方式获取IPV6接入路由器的IPV4地址。3.支持IPV6报文穿透各种类型IPV4 NATs。
-
公开(公告)号:CN1490998A
公开(公告)日:2004-04-21
申请号:CN03133080.0
申请日:2003-07-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利用NAT-PT和客户/服务器模式联合实现IP网络终端的端到端全球漫游通信方法,通过利用NAT-PT转换网关已经实现的IPv4网络与IPv6网络的互联互通,在位于NAT-PT之后的IPv6网络里设置一归属服务器,该服务器负责与安装了客户端软件的IPv6/IPv4双栈主机间建立隧道连接,使位于任意IPv4网络里的IPv6/IPv4双栈主机,能够通过隧道穿越任意的IPv4网络,和其他的任意IPv6或具有全局IPv4地址的主机间建立端到端的对等通信连接。该方法可以和现有的网络体系兼容,无需对现有的路由设备进行升级。
-
公开(公告)号:CN1196528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1203945.9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L49/90 , H04L49/90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OS网络数据处理架构以及处理方法,其中处理架构包括网卡、缓存以及应用程序,所述缓存包括用于暂存数据包的第一缓冲区,所述第一缓冲区是所述缓存的部分存储区域,用于存储所述网卡所接收的所述数据包,所述第一缓冲区还包括控制结构和数据包存储区域,用于管理所述第一缓冲区的数据包;所述应用程序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缓冲区的控制结构直接访问所述第一缓冲区中的数据包存储区域中的所述数据包。本发明解决了操作系统内存和CPU调度相关的数据多次复制问题,实现高速率低延时的网络数据包的暂存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7496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09193.6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L45/02 , H04L45/00 , H04L47/6275 , H04L41/14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重路由与重调度的路由与调度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依据网络数据构建网络模型、流量模型以及帧模型,所述网络数据来源于现代工业网络;根据所述网络模型、所述流量模型以及所述帧模型获得初始路由表和初始调度表;基于所述初始路由表和对流进行路径分配并获得初始分配路径,基于初始调度表进行求解得到初始调度时刻;构建路由目标函数并引入精英保留策略对所述初始分配路径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分配路径;构建调度目标函数、调度约束条件对所述初始调度时刻进行优化,直至所有流均可调度。本发明引入重路由和重调度方法,对动态网络中的混合流量进行优化调整,使得算法性能更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