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8892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42123.7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岩体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用于对岩体的内部进行检测,所述设备包括:组件连接支架、驱动电机、传动机构、行走机构和检测装置;所述组件连接支架将所述驱动电机、所述行走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和所述检测装置连接为一体;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行走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通过所述驱动电机驱动并将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行走机构,进而使所述行走机构行走,以带动所述组件连接支架在岩体的内部发生位置移动;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组件连接支架上,用于检测所述岩体的内部结构。可广泛应用于岩体结构检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42042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32283.1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T17/2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定刚度下岩石结构面剪切连续‑非连续数值方法,包括:通过3D扫描技术获得岩石结构面两盘的形貌特征,提取其中控制型二维形貌;基于控制型二维形貌建立岩石结构面剪切力学模型;将岩石结构面剪切力学模型导入到连续‑非连续数值模拟软件中,划分单元,校核岩石结构面剪切力学模型的细观参数;进行刚度校核及建立法向应力‑时间步长关系;最后施加给定刚度边界条件,利用连续‑非连续(FDEM)数值方法开展相关的剪切试验数值模拟,从宏细观角度揭示其破坏机制。该方法为准确认识并科学掌握地下工程中结构面力学响应及破裂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46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32286.5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定荷载下岩石结构面剪切连续‑非连续数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3D扫描技术获得岩石结构面上下盘的形貌特征,提取其中控制型二维形貌;基于所述控制型二维形貌建立岩石结构面剪切力学模型;利用连续‑非连续数值方法开展所述岩石结构面剪切力学模型的剪切试验数值模拟,从宏细观角度揭示岩石结构面的破坏机制。该方法为准确认识并科学掌握地下工程中结构面力学响应及破裂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31082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615024.8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获取结构面抗剪强度的方法,包括:采用直剪设备开展岩石平直结构面试样的速率阶跃试验,建立岩石基本摩擦角的速率‑状态摩擦本构方程;进行不同法向应力、粗糙度、剪切速率的结构面剪切试验,获取各试验条件下结构面对应的结构面峰值摩擦角;基于岩石基本摩擦角的速率‑状态摩擦本构方程和各试验条件下结构面对应的结构面峰值摩擦角,运算得到结构面的峰值剪胀角;通过数值分析获取峰值剪胀角方程;叠加岩石基本摩擦角的速率‑状态摩擦本构方程和峰值剪胀角方程获得抗剪强度方程;基于抗剪强度方程获取结构面抗剪强度。本发明提供的获取结构面抗剪强度的方法能够可靠获取结构面抗剪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3776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017356.6
申请日:2021-0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石拉压环剪试验方法。所述试样方法包括:将剪切盒吊装至工装机上,在工装机上制备试样;将具有制备好的试样的剪切盒吊装至岩石拉压环剪试验仪上;当加载轴向压力时,操作轴力执行机构的加载油缸,向剪切盒施加轴向压力至设定值;当加载轴向拉力时,操作轴力执行机构的加载油缸,向剪切盒施加轴向拉力至设定值;当加载扭矩时,操作扭力执行机构的螺旋摆动缸,向剪切盒施加扭力至设定值。本发明对准确获取岩石抗剪强度、残余强度及变形、动力扰动下的抗剪强度,改进和完善岩石的本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15339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72623.9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变形预应力水力膨胀锚杆。它包括水力膨胀内壳,水力膨胀外壳和内杆结构;水力膨胀内壳和水力膨胀外壳通过一根钢管压平并弯曲而成;水力膨胀外壳位于水力膨胀内壳外周;水力膨胀内壳设置在内杆结构外周;水力膨胀内壳与水力膨胀外壳的端部密封连接;注水口设置在水力膨胀内壳和水力膨胀外壳的端部、且位于水力膨胀内壳与水力膨胀外壳之间;内杆结构的端部设置托盘和螺母;内杆结构包括锥头胀壳,内杆锥头和内杆体;内杆锥头设置在内杆体的端部;内杆锥头的锥形底部的径向尺寸大于内杆体的径向尺寸;锥头胀壳设置在水力膨胀内壳内壁上、且位于内杆锥头与水力膨胀内壳之间。本发明具有可同时施加杆体轴向和径向预应力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649282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600004.5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试验模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拟应力扰动条件下诱发断层/裂缝激活的方法,包括:制备含有初始裂缝的试样,并获取初始裂缝的粗糙度参数;向将初始裂缝边缘密封的试样施加各向同性压力模拟裂缝面的法向应力,并在各向同性压力和裂缝变形均稳定后测得裂缝渗透率并计算裂缝等效水力开度;向试样的初始裂缝的两侧试样主体施加轴向力模拟沿裂缝面的剪应力,直至达到初始裂缝的剪应力的设定值;向试样施加应力扰动诱导裂缝面激活发生剪切滑移;测得扰动后裂缝渗透率并计算扰动后裂缝等效水力开度,获取扰动后裂缝的粗糙度参数。本发明提供的模拟应力扰动条件下诱发断层/裂缝激活的方法能够实现断层/裂缝活化的系统性量化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0765572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10866182.3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杏仁状玄武岩单三轴试验连续非连续数值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岩芯试样的宏细观结构特征和杏仁体的统计模型;基于杏仁体的统计模型建立能模拟岩石结构特征的精细模型;利用连续非连续数值方法对精细模型进行岩石单三轴试验数值模拟,从宏细观角度揭示岩石的破坏机制和杏仁体对所述岩石破裂行为的影响。该模拟方法能从宏细观角度揭示其破坏机制及杏仁体对其力学特性和破裂行为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28493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063966.1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方向岩石往复剪切‑温度耦合及声学测试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安装温度测试系统;步骤二:安装超声波测试系统;步骤三:安装声发射测试系统;步骤四:固定剪切盒;步骤五:实现岩石试样一维方向往复剪切试验;步骤六:实现多方向往复剪切试验;步骤七:进行多方向岩石往复剪切‑温度耦合试验同时进行超声波和声发射测试。本发明具有可实现一维方向剪切和循环往复剪切,同时进行声发射、超声波和温度测试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28493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063964.2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声学测试的多方向岩石剪切‑渗流耦合试验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安装渗流测试系统;步骤二:安装超声波测试系统;步骤三:安装声发射测试系统;步骤四:固定剪切盒;步骤五:实现岩石试样一维方向往复剪切试验;步骤六:实现多方向往复剪切试验;步骤七:进行声学测试的多方向岩石剪切‑渗流耦合试验。本发明具有可实现一维方向剪切和循环往复剪切,同时进行声发射、超声波、渗流测试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