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41048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010114398.3
申请日:2010-0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硼氢化锂-多孔碳水解发生氢气的方法与反应系统,属于燃料电池氢源的制氢储氢技术。其特征是:通过机械球磨LiBH4和多孔碳材料制备水解材料,控制与水解材料反应的液态水的进水速率和水蒸气的饱和蒸汽压从而对反应的放氢量、放氢速度等进行有效控制。本发明是将水解制氢与制氢系统精密结合,这种水解制氢系统无需催化剂加速;可持续稳定放氢;控制方便;且放氢效率较NaBH4水解制氢体系高。完全满足氢燃料电池对氢源的要求。应用本发明的技术对促进新能源相关行业的进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
公开(公告)号:CN101015798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710037621.7
申请日:2007-0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杨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负载型和非负载型铂-钌基电催化剂和基于金属簇合物途径的制备方法。催化剂为铂和钌的混合物,或在铂和钌的混合物中添加过渡金属IB到IIIB的一种或几种辅助成分,形成多组分的催化剂。制备过程的特征为:①在碱性条件下通过一氧化碳与催化剂的前驱体在20~100℃度反应得到金属簇合物溶液,②在惰性气体、CO或它们的混合气体保护下向前躯体中加入不同的碳载体,搅拌后,再在30~120℃在惰性气体或CO或它们的混合气体保护下移走溶剂,③经热处理10分钟到8小时以上;④经过水洗、干燥,得到最终催化剂。该催化剂中粒子大小从1.5nm到20nm范围可控、组成可控,且粒子分布窄,适合用作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1436676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203591.7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2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式微型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组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平板微型电池,所述的平板式微型燃料电池组采用一体化阴极流场板或阳极流场板,所述的一体化阴极流场板或阳极流场板是指采用MEMS技术在硅片材料上按照一定排列方式集成制备至少两个单体电池流场,并且每个单电池流场表面具有独立的导电层图形,该导电层互相隔离,并具有确定的图形和焊接位点便于电池组的串联连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工艺简单、结构封装体积小、电池组串联效率高的平板式微型燃料电池组及其制作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269327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810033522.6
申请日:2008-0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高稳定性碳载Pt-Au双金属纳米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10~10℃中,将一定浓度氯金酸溶液加入到纳米Pt/C催化剂中经超声或搅拌混合,控制Pt∶Au的原子比为18∶1-5∶1;(2)添加少量C1-C3的一元、二元或三元醇类,在-10~10℃下搅拌10min-5h,制备了碳载铂金双金属纳米电催化剂;(3)视需要,可将步骤(2)得到的催化剂在惰性气氛或还原气氛中经100~700℃高温处理0.5-4h,可调控Pt-Au/C双金属纳米催化剂的粒径。金的添加不仅提高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对氧气还原的电催化活性,还显著增强了的电化学稳定性。提供的方法极其简便、适合于批量生产,得到的催化剂适合用作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1267041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810036830.4
申请日:2008-04-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2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直接醇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催化剂和第一粘结剂分散于分散剂中,得到浆料;B、将浆料在40~100℃加热10分钟~3小时,再超声10分钟~2小时,形成均匀的浆液;C、将浆液涂覆在支撑层上制成膜电极。本发明中的制备直接醇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方法,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通过调控第一粘接剂的聚集状态,显著提高了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和稳定性。本发明制备的膜电极有效地提高了电极的催化活性和效率,提高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催化效率和催化剂的利用率,有效地提高了电池的性能及其稳定性,降低了电池的极化损失,从而提高了燃料电池的性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