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9198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1212675.9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成膜型耐冲刷乳液及提高油田酸化效果的工艺方法。所述乳液包括成膜型耐冲刷控砂剂乳液,多羟基聚合物和水。本发明所述提高油田酸化效果的工艺方法,从改变储层孔隙界面性质入手,利用强化成膜型耐冲刷乳液成膜特性,隔离酸液与孔隙表面,从而延缓酸岩反应速率,扩大酸化半径,实现对储层深部的酸化改造,提高深部酸化效果,提供了一种提高油田酸化效果的新方法。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后,无需关井等待,直接可以下泵投产,从而节约了作业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729887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710264258.6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04 , C09D17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性膜稳定砾石充填层防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在砾石充填防砂程序结束后,随即注入前置液,用于清洗充填层与油层;(2)泵注醇溶性成膜剂,用于在砾石充填层孔隙水湿表面自动析出生成粘性膜;所述醇溶性成膜剂为酰胺树脂的乙醇溶液,浓度为3~20%;(3)注入水或砾石充填用水基携砂液顶替进入底层,用量为醇溶性成膜剂用量的3倍以上,依靠水驱动力及成膜剂自身粘性促进薄膜铺展,成超薄粘性膜后,侵入充填层的微粒被粘附在充填砂周围,不会运移进而堵塞充填层孔隙,从而长期保持充填层的高渗透性及稳定性。本发明的工艺,既不伤害油层渗透率,保持较高导流能力,又显著提高充填砂体稳定性,方便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872807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0264257.1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膜型耐冲刷控砂剂乳液,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1)将树脂颗粒置于有机溶剂中,制备成树脂的有机溶液;所述树脂颗粒选自聚酰胺;(2)将纳米颗粒置于水中,制备纳米颗粒水分散液;(3)将OP表面活性剂加入纳米颗粒水分散液中,制备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4)搅拌条件下将树脂的有机溶液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混合混匀。本发明的成膜型耐冲刷控砂剂乳液,应用于油井充填防砂,在砾石充填层孔隙水湿表面自动析出生成粘性膜,保持充填砂体稳定性,有效解决储层微粒运移堵塞砾石充填层导致的油井产能下降迅速的问题;通过段塞式泵注工艺促进生成粘性膜,既不伤害油层渗透率,保持较高导流能力,又显著提高充填砂体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69322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610851611.6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井下捞砂工具,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单向阀、柱塞泵、储砂管、下单向阀、铲头。所述柱塞泵包括外筒以及设置在外筒内部的内柱塞,所述内柱塞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汲液管、连接头、活塞,所述外筒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定位套和外管。所述活塞外壁套有密封环,密封于外管内壁,所述活塞底部连接用来调节密封环松紧的堵头。该工具结构简单,该井下捞砂工具从保护油层角度出发,采用全新的设计思路,不用泵车和其它辅助设备,仅需上下活动管柱即可实现将井内沉砂捞出,避免了入井液对地层的伤害,可有效保护油层。同时,该工具操作简单、工艺可靠,安全性高,可适用于直井、水平井、侧钻井等各种复杂井况,成本低、效益高。
-
公开(公告)号:CN214035645U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22247112.0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视化可扭力加压的填砂装置,包括填砂管主体、柱塞,所述填砂管主体两端口均安装柱塞;所述砂管主体为透明管,砂管主体内壁设置粗糙面层。所述粗糙面层由粘在砂管主体管壁上沙砾构成。所述沙砾的粒径为425‑850μm,沙砾通过树脂均匀的粘在砂管主体内壁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扭力加压使得填砂管内岩心压实,可视化的填砂管本体,可以做到驱替岩心的可视化,提高实验的重复率和数据的准确度,简化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206788139U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20512080.8
申请日:2017-05-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拟地层的增孔固化防砂试验装置,利用增压泵、针阀、压力表、固化装置本体顺次相连。将固化装置本体置于水浴箱内。液控管线用压钉和卡套固定密封,液控管线一端与上接头相连,液控管线另一端与压力表、针阀相连接。上接头与缸套螺纹连接,上接头和缸套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设置,缸套与下接头螺纹连接,活塞置于缸套内部,活塞和缸套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设置。本实用新型可以模拟不同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对化学防砂材料固化增孔性能进行评价。(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977185U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20955936.4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孔地质聚合物充填防砂井下管柱,包括反向充填工具、外管柱、内管柱,所述反向充填工具下端同时连接外管柱、内管柱,所述外管柱套在内管柱外侧且两者之间形成内环空,所述外管柱外侧与套管内侧形成外环空,所述内管柱、外管柱、套管、套管外的地层为连通状态。所述外管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短节、筛管、沉砂管,所述短节上端连接在反向充填工具下端外侧。所述沉砂管底端连接丝堵。本实用新型实现地质聚合物地层挤注、环空循环以及发泡固结的目的,具有排量大、压力低、易丢手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14403563U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22128766.1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分段填砂的驱替填砂管,所述填砂管包括独立操作的两段或三段。通过该实用新型的实施,砂样进行扭力加压压实,多类不同的砂样实现地层模拟,实验流体通过过流孔进入砂样,可完成较好的驱替模拟,并可在之后做好填砂管砂样的渗透率测量,得到较为真实的实验数据,且操作简便,实验重复性好,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3775054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416182.1
申请日:2012-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砂层防砂效果评价方法,该防砂层防砂效果评价方法使用多点测压大尺寸出砂实验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1,将原料装填进该多点测压大尺寸出砂实验装置;步骤2,使用多点测压大尺寸出砂实验装置测试不同精度防砂层的渗透率和驱替压差,并收集采出液;步骤3,采用多点测压大尺寸出砂实验装置的全自动含砂仪和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对采出液中含砂量、砂粒粒径大小进行分析;以及步骤4,根据渗透率、驱替压差和采出液中的该含砂量、砂粒粒径大小进行防砂层防砂效果评价和防砂精度优化。该防砂层防砂效果评价方法可对各类防砂工艺建立的防砂层进行防砂精度优化和防砂效果评价,具有实验操作简便、实验数据准确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732242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110088606.1
申请日:2011-04-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IPC: C09K8/588
Abstract: 一种具有渗流调节功能的酸化前置液,包括渗流调节剂和酸化前置液,渗流调节剂制备工艺:将单体的丙烯酸5-15重量份、丙烯酸酯2-8重量份、丙烯酰胺及偶联剂KH5701-8重量份、去离子水余量依次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加热至90℃恒温;通氮气搅拌30min,除去溶液中的氧气;加入质量百分比含量0.2%-0.8%的固体引发剂,常压下引发其进行聚合反应,反应7-9小时。酸化前置液制备方法为:去离子水或清水中加入质量百分比0.2%-5%的相渗透率调节剂,常温常压下搅拌均匀而成或去离子水或清水中加入质量百分比0.2%-5%的相渗透率调节剂、质量百分比0.5%-2%的缓蚀剂和质量百分比5%-20%的盐酸或土酸,常温常压下搅拌均匀而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