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94617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110020136.5
申请日:2011-01-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IPC: E21B43/38
Abstract: 变螺距螺旋气锚,属于石油机械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油气分离装置。变螺距螺旋气锚,包括包括上接头、分流阀体,外壳、螺杆和下接头,上接头下螺纹与分流阀体上螺纹螺纹连接;分流阀体下螺纹与外壳上螺纹螺纹连接;外壳下螺纹与下接头上外螺纹螺纹连接,外壳内轴向设置螺杆,且螺杆外周设置螺旋片,螺杆下端固定连接下接头,所述螺杆上螺旋片的螺距由下往上逐渐变小。本发明油气分离效率高、可适应不同产液量、不同气油比的油井,且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1825083A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1010126501.6
申请日:2010-03-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IPC: F04B53/14
Abstract: 一种柔性组合抽油泵柱塞,涉及石油机械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抽油泵内使用的柱塞,包括上游动阀,上游动阀的下端依次连接至少两段小段密封体,相邻两段小段密封体之间通过柔性连接器连接,最下端的小段密封体的下端连接所述下游动阀。每小段密封体之间采用柔性连接后,相互之间可转动、调偏心、弯曲(小角度)。解决了抽油泵在大斜度采油井中,柱塞与泵筒的刚性配合面长,下行阻力大,泵筒和柱塞偏磨严重等问题,并减少了柱塞的下行时形成的摩擦阻力,增加了柱塞的上行时的密封可靠性,同时延长了有效密封期。
-
公开(公告)号:CN101397898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810196099.1
申请日:2008-09-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有杆泵采油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有杆抽油井防偏磨的方法,其从三维井眼轨迹、抽油杆运动轨迹研究出发,建立三维井眼中抽油杆力学理论模型;通过实测抽油杆柱某点的拉、压、扭、温度以及加速度等参数,给三维抽油杆系统力学分析模型提供必要的边界条件,通过三维抽油杆力学分析软件得到实际井况条件下的杆柱力学分析参数、各级抽油杆的受力状况和杆柱偏磨情况;然后采用空心内置式加重杆、防偏磨接箍等防偏磨工艺来减少杆柱的偏磨点和提高偏磨点的耐磨性。本发明通过建立贴近生产实际的力学模型,为优化机杆泵组合,抽油杆偏磨断脱的防治和油井诊断提供技术支持,并形成的一套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抽油杆柱综合防偏磨设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397898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196099.1
申请日:2008-09-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有杆泵采油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有杆抽油井防偏磨的方法,其从三维井眼轨迹、抽油杆运动轨迹研究出发,建立三维井眼中抽油杆力学理论模型;通过实测抽油杆柱某点的拉、压、扭、温度以及加速度等参数,给三维抽油杆系统力学分析模型提供必要的边界条件,通过三维抽油杆力学分析软件得到实际井况条件下的杆柱力学分析参数、各级抽油杆的受力状况和杆柱偏磨情况;然后采用空心内置式加重杆、防偏磨接箍等防偏磨工艺来减少杆柱的偏磨点和提高偏磨点的耐磨性。本发明通过建立贴近生产实际的力学模型,为优化机杆泵组合,抽油杆偏磨断脱的防治和油井诊断提供技术支持,并形成的一套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抽油杆柱综合防偏磨设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03961950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412727.6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IPC: E21B47/00
Abstract: 基于四通阀的油井连续称重装置,涉及一种称重装置。包括中心管、油缸和四通球阀,中心管的两端设置有机架,中心管的中部安装有定压阀,中心管的下方设置有水平布置的油缸,油缸内设置有活塞,所述中心管与油缸之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称重传感器;所述四通球阀通过支架固定在中心管上,四通球阀的a端与定压阀左侧的中心管腔体相连接,四通球阀的c端与定压阀右侧的中心管腔体相连接,四通球阀的b端与活塞左侧的油缸腔体连接,四通球阀的d端与活塞右侧的油缸腔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计量准确,实现了自动计量,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单井产量的连续精确计量。
-
公开(公告)号:CN203394718U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20462572.2
申请日:2013-07-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IPC: F04B4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机械领域内的一种深井抽油泵,包括泵外管,泵外管上端和下端分别外螺纹连接有外管接头一和外管接头二,所述泵外管内套设有泵筒,泵筒上端外周悬空于泵外管内并且螺纹连接泵上接头,所述泵筒下端外螺纹连接泵下接头,并且泵下接头与外管接头二外螺纹连接,所述泵下接头下端螺纹连接有固定阀,所述泵筒内配合设有软硬组合柱塞,所述泵筒与泵外管之间设有使泵筒和泵外管保持同心的扶正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软硬组合柱塞可以减少柱塞与泵筒间因磨损而产生的漏失、从而有效提高泵效,而且扶正器结构能有效防止泵筒在大斜度井和水平井中产生偏心而造成柱塞下入泵筒困难。
-
公开(公告)号:CN203079755U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20069462.X
申请日:2013-02-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防腐防垢研究技术领域内一种模拟井筒环境进行油井防腐防垢实验用的上流式生物反应器,包括通过管路和控制阀连通的常温储液箱、高温储液箱和细长管状的模拟筒,所述高温储液箱内设有温控加热装置,高温储液箱与模拟筒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微量泵、流量计和控制阀,所述模拟筒外设有保温层,底部设有进液口,顶部设有出液口,模拟筒的下部侧壁设有加药口,上部侧壁设有取样口,模拟筒的侧壁上还设有膜片安装口。本装置可以通过室内实验动态模拟不同深度油井内防腐除垢情况,为科学制定现场防腐工艺制度和参数及油井综合防腐防垢配套工艺技术奠定良好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202690392U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20351924.2
申请日:2012-07-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机械装置领域内的一种双尾管沉砂式采油泵,其泵外壳内设有泵筒,泵筒下端与泵壳相连,泵筒内设有柱塞,柱塞上端设有上游动阀,柱塞下端设有下游动阀,泵外壳和泵壳之间留有环形间隙,泵外壳下端经外壳接头与固定阀上端外侧相连,泵壳下端与固定阀的阀腔内侧相连,固定阀的阀体中心的阀腔内固定设置有阀座和阀球,阀球下方设有进液通道,阀球上方设有防砂阀罩,阀体下端连接有内沉砂管,阀体内位于防砂阀罩的外侧设有连通内沉砂管的内沉砂通道;阀体下端还连接有外沉砂管,外沉砂管下端设有丝堵,阀体内设有外沉砂通道接通外沉砂管和环形间隙。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尾管沉砂结构,提高了防砂效果,延长了采油泵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3144248U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20171489.X
申请日:2013-04-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IPC: C02F9/14 , C02F7/00 , C02F1/44 , C02F1/52 , C02F1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油田含油污水低能耗精细处理装置,涉及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预处理池、浸没式超滤膜池、斜板沉降池、一级生化反应池、二级生化反应池和产水池,所述预处理池与一级生化反应池联合设置,预处理池与一级生化反应池之间相互连通;二级生化反应池通过管道与一级生化反应池连接,浸没式超滤膜池与二级生化反应池联合设置,在浸没式超滤膜池通过水泵与产水池连接,斜板沉降池的进液口与二级生化反应池连接,斜板沉降池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浸没式超滤膜池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处理池曝气除硫、两级生化反应池对有机物的逐级降解、斜板沉降池再次沉降以及气冲洗装置的持续冲洗,出水水质达到低渗透油田注水水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3144205U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20172211.4
申请日:2013-04-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油田污水压差破乳装置,涉及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静置除油罐、一级压差破乳罐和二级压差破乳罐,静置除油罐的罐内一侧设置有两个垂直隔板,将静置除油罐分为油水分离腔和排水腔,油水分离腔与排水腔之间相连通,在油水分离腔的上部设置有隔离孔板;一级压差破乳罐与静置除油罐排水腔的排水口连接;二级压差破乳罐通过管道与一级压差破乳罐的排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不投加破乳剂等化学药剂的条件下,含油污水经过本装置处理后,除油率可达90%,其中一级压差破乳元件破乳除油率>70%,二级压差破乳元件>2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