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泄水孔软体装置与应急封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8185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95568.0

    申请日:2024-06-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与水电工程应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泄水孔软体装置与应急封堵方法。泄水孔软体装置包括牵引单元和封堵单元,牵引单元和封堵单元连接,牵引单元能够浮于水面且悬吊封堵单元至需要封堵的泄水孔附近,封堵单元包括能够形变的囊体,囊体在泄水孔附近水流的吸力作用下和泄水孔接触后,囊体的接触部分发生自适应形变并封堵泄水孔的前端。本发明能够在准备阶段将封堵单元下放至泄水孔的同一水位线处,避免封堵单元的囊体充水后下沉,与需要封堵的泄水孔发生偏离,并利用能够形变的囊体,使囊体的接触部分发生自适应形变并封堵泄水孔的前端,从而使囊体可根据泄水孔的形状及周围建筑物自适应形成封堵面,以确保泄水孔的封堵效率。

    耦合BIM-CFD-VR的隧洞通风环境可视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9671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720748.2

    申请日:2024-06-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数字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耦合BIM‑CFD‑VR的隧洞通风环境可视化方法,包括对隧洞的BIM模型进行轻量化;将轻量化后所得CFDST格式的BIM模型输入至CFD软件中进行数值模拟,获得隧洞通风环境的模拟结果;将模拟结果转换为FBX格式后输入至VR软件进行隧洞通风环境的三维可视化显示。本发明将轻量化后的BIM模型以CFDST格式与CFD软件结合,可降低隧洞通风环境模拟的繁琐度及耗时。本发明将模拟结果转换为FBX格式后输入至VR软件,可实现隧洞通风环境的三维可视化显示,使非专业人员能在虚拟三维环境中直观看到分析结果,专业设计人员能从第一人称角度观察虚拟环境中通风环境的变化过程。

    基于海量监测巡检信息融合模型的大坝安全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7432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57955.4

    申请日:2024-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海量监测巡检信息融合模型的大坝安全评估方法,包括:获取大坝多个坝段的监测数据和巡检数据;分别对监测数据和巡检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监测特征和巡检特征;根据监测特征和巡检特征训练融合模型,获取融合模型输出的每个坝段的安全值;根据每个坝段的安全值,确定大坝的安全值。本发明的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多种不同数据源的监测数据和巡检数据,从而能够更全面、准确的评估大坝的安全状态,提高了大坝安全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对大坝多源监测数据和巡检数据的实时分析和模型更新,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预警,对于大坝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非常重要,可以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基于海量监测巡检信息融合模型的大坝安全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7432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57955.4

    申请日:2024-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海量监测巡检信息融合模型的大坝安全评估方法,包括:获取大坝多个坝段的监测数据和巡检数据;分别对监测数据和巡检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监测特征和巡检特征;根据监测特征和巡检特征训练融合模型,获取融合模型输出的每个坝段的安全值;根据每个坝段的安全值,确定大坝的安全值。本发明的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多种不同数据源的监测数据和巡检数据,从而能够更全面、准确的评估大坝的安全状态,提高了大坝安全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对大坝多源监测数据和巡检数据的实时分析和模型更新,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预警,对于大坝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非常重要,可以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一种风力发电预制混凝土塔架体内预应力张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33340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153580.8

    申请日:2014-04-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8 Y02P70/5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塔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力发电预制混凝土塔架体内预应力张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环段拼装:2)塔节拼装:3)对塔节施加预应力索:4)第一个塔节的固定:5)第二塔节的安装:6)第二塔节的固定:a)释放预应力索:对称释放第二塔节体内同一直径上的预应力索;b)张拉预应力索:对称张拉第二塔节体内同一直径上的锚索,张拉应力至设计标准;7)重复上述步骤安装固定完成塔架整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张拉方法施工方便,操作简单,保证塔节之间预应力的有效传递和塔架施工期的稳定,减小了施工期的风险,提高预制构件拼装精度,加快预制构件的拼装进度,降低了吊装过程中辅助塔架稳定设备的费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