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7227962U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20973859.X
申请日:2017-08-0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一种带平移滑动装置的现浇桥梁模板,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用施工装置,具体是能够进行平移滑动的大型钢模板。它是在模板桁架上安装平移滑动装置,平移滑动装置是在螺栓上套装承重轮轴,在螺栓两端还套装连接板,承重轮轴位于两块连接板之间。所述承重轮轴为无轴承的不锈钢轮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当箱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继续向前滑移至下一相邻工作面继续使用,大大缩短了模板拆、装的积压时间,与传统吊装转运工法相比,加快了现浇梁模板周转速度,确保了现浇梁快速施工,提升了梁体整体外观质量。同时也避免了吊装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202658874U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20309796.5
申请日:2012-06-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4G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脚手架搭设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高脚手架柔性连墙件装置,它包括钢丝绳锚杆和拉锚钢丝绳,拉锚钢丝绳一端与钢丝绳锚杆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排架外侧立杆节点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脚手架在按照规范要求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连接之外,同时再采用这种柔性连墙件装置,从受力上讲,柔性连接给以脚手架的力为水平向坡面的力和垂直向上的力,水平力能提高脚手架的抗倾覆能力,竖向力能承担脚手架部分竖向荷载,这样来共同提高脚手架的抗整体失稳能力,从而提高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确保超高脚手架的安全运行,有效解决了脚手架的抗倾覆能力差和抗机械扰动能力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1443686U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23185244.5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萍 , 赵全峰 , 尹鑫 , 李翔 , 周毅 , 朱天明 , 徐晶 , 曹栋 , 杨治平 , 罗元兵 , 刘强 , 张立文 , 罗枭 , 马磊 , 钟庭礼 , 黄林桢 , 董文芳
IPC: F16L55/162
Abstract: 一种紫外光固化多波长灯具,涉及一种市政管网工程中的病害管网修复的装置。它包括灯组和灯架,灯架外壁安装可调轮组,可调轮组另一端支撑于待修复管道内壁,灯组通过调节装置安装于灯架的外壁。其关键技术是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杆件、连接轴和丝杆,连接轴安装调节杆件的一端以及丝杆,丝杆上安装电机。灯组包括8~12列365nm~395nm波长的灯珠。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采用多个波长的UV‑LED光源结合,针对不同UV固化材料选用的光引发剂对光谱的不同吸收特性,该装置均有与之对应的波长的紫外光,解决了现有UV‑LED光源固化装置光能量输出不足、固化速率低等问题,在市政病害管网用紫外光固化过程中适应性强,能量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13738204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386080.2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B66C1/34 , F16L55/1645
Abstract: 一种水下快速挂钩脱钩装置属于市政管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主体结构组件,所述主体结构组件底部固定连接有钢板,钢板底部固定有固定挂钩,固定挂钩的开口端设有与固定挂钩相匹配的活动锁舌,所述活动锁舌的顶部连接有钢绳,所述活动锁舌外套设有定位套管,定位套管的上端贯穿钢板后伸入主体结构组件中,定位套管内设有弹簧,弹簧的上端与定位套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活动锁舌的顶部固定连接。一种水下快速挂钩脱钩装置的挂钩脱钩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不仅能适用于各种尺寸的水下气囊快速挂钩、脱钩,也能适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出入检查井快速挂钩、脱钩。
-
公开(公告)号:CN210779839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1807229.0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春雷 , 张立军 , 李翔 , 王波 , 赵全峰 , 王建军 , 胡荣华 , 柏波 , 熊杰 , 秦慧程 , 邓晓琴 , 王成 , 陈昱弛 , 徐晶 , 刘强 , 安鑫 , 邵方敬
IPC: H02G1/06
Abstract: 一种电缆下井用滑轮支架,涉及电缆下井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缆下井用支架装置。它包括尺寸调节支架、防滑装置以及下缆装置,其关键技术在于尺寸调节支架包括两根平行的外方管和两根平行的内方管,内方管插入外方管;下缆装置是在两外方管的一端分别安装固定板,在两固定板之间安装转轴,转轴上安装滑轮;防滑装置是分别在外方管和内方管一端位于下缆装置的另一侧固定防滑管。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滑轮支架可根据检查井井口大小进行支架尺寸的调整,适用性强;支架安置于井口,防滑管与井座边缘相抵,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位移,保证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0770984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1807222.9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春雷 , 张立军 , 李翔 , 王波 , 赵全峰 , 王建军 , 胡荣华 , 柏波 , 熊杰 , 秦慧程 , 邓晓琴 , 王成 , 陈昱弛 , 冯晓 , 刘强 , 刘超 , 邵方敬
IPC: F16L55/162 , F16L55/18
Abstract: 一种管道封堵气囊防脱装置,涉及管道封堵气囊防脱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管道封堵气囊防脱装置。它包括横撑、竖撑和螺杆,其关键技术在于横撑包括第一横撑和第二横撑,第二横撑可套装于第一横撑内;竖撑包括第一竖撑和第二竖撑,第一竖撑固定在第一横撑上,第二竖撑固定在第二横撑上;螺杆一端安装撑板,螺杆上套装调节螺盘,第一竖撑和第二竖撑内分别插入螺杆。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横撑和第二横撑均采用矩形钢制作而成,第二横撑可套装于第一横撑内,螺杆分别插入第一竖撑和第二竖撑内,形成有力的支撑框架,可有效防止管道封堵气囊脱落,保证作业人员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07228059U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20955128.2
申请日:2017-08-0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B3/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渗墙导向槽结构。包括由混凝土浇筑的平行设置的两行导墙,两行导墙之间构成导向槽,每行导墙横截面结构为上底宽度大于下底宽度、成槽面为竖直面的直角梯形结构,沿导向槽延伸方向间隔10米设置有连接两行导墙的隔墙,隔墙高度不大于两行导墙的高度,混凝土浇筑成形的导墙体内沿导向槽延伸方向设置有多组纵向钢筋,各组纵向钢筋有沿导向槽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箍筋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采用倒直角梯形,单面立模成形结构,其具有一次开挖成型、减少立模、拆模时间,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达到导向槽快速施工目的,采用混凝土隔墙支撑导向槽两面,可以有效防止导墙变形、倾覆,并有利于后续防渗体系的建造。
-
公开(公告)号:CN206667337U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20370346.X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F5/30
Abstract: 一种改进型土质隧道开挖辅助设备,属建设工程中用于隧道开挖的工具。它包括刀体,刀体后端是刀壁,刀壁固定在挖掘机机斗上。其关键技术是在刀体前端设置刀铧,刀铧前端是三角形碎土垫块,刀铧和刀壁之间是刀托,刀托上侧为凹半圆。本实用新型刀铧重点用于破碎开挖,在刀体的前方设置三角形碎土垫块,增大了刀体与开挖面的接触面积,相较于“一种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挖掘机开挖辅助装置”开挖速度缓慢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装置施工速度快而且经济;相较于普通大型机械开挖时易塌方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装置对浅埋隧道膨胀土软弱围岩进行开挖时,对软弱围岩的扰动小,防止塌方,施工安全,针对潜埋膨胀土地层开挖困难的问题,可以满足潜埋膨胀土地层施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627060U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20332354.5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B5/30
Abstract: 一种机械固定式灌浆抬动观测装置,包括挤压柱头、紧固杆、膨胀套管、观测内管、橡胶柱、干细砂、观测砼盖板、封堵砂浆、安装支架、千分表和观测支承平台,挤压柱头设于抬动孔底,其顶部与紧固杆焊接连接,膨胀套管与观测内管中空焊接连接后套于紧固杆外,观测内管顶部连接有高强螺母,高强螺母与紧固杆顶端螺纹匹配,橡胶柱外套于观测内管底部,观测内管外部还套装有保护外管,保护外管与孔壁间回填有干细砂,孔顶设有观测砼盖板,孔口有封堵砂浆,观测内管与保护外管间采用麻丝固定,千分表设在观测支承平台上,并通过安装支架固定于观测内管顶。解决常规抬动装置安装工序复杂、效率低、安装部位受限的问题,弥补常规灌浆抬动观测装置的不足。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