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808007U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20215602.4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水温分层流动的电加热实验装置,包括:矩形电加热箱,电加热箱包括薄板构成两端敞开的箱体,箱体两个敞开的侧面分别为水流的上下游,箱体的左右壁之间由上到下分层次均匀的水平设置多块绝热隔板,各个绝热隔板之间设置多个加热元件,各个绝热隔板之间的加热元件数量和功率由水面向下递减,加热元件与控制柜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分层放置的绝热隔板,隔绝分层流动的水流并进行分层加热。加热元件的设置采取由水面向下的数量和功率的递减,以模拟水温向下的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使模拟过程中水温-流场达到稳定状态,并长时间持续,因此可以模拟出大型水温分层型水库中,进水口取水引起的连续分层流动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204000743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216321.0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水温分层流动的实验装置,包括:循环水库,与供水区、加热区、测试区、泄水区连接,泄水区;供水区设置供水前池;供水前池中设有水流驱动器;加热区设有电加热箱,测试区内设置实验水池,实验水池中均布多个水温传感器;泄水区设有叠梁门溢流堰和泄水池,泄水池连接多根带有泄水阀的泄水管。本实用新型利用进水溢流堰的高度和泄水阀调节和控制实验水池中的水位和流场,通过开启和关闭电加热棒的数量调节和控制实验水池中水体的三维温度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实时的调节温度场和流场和动态模拟实验,克服了现有技术无法长时间模拟动态流场中的稳定分层温度场,能够直接进行稳态条件下水温分层流动的模拟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203904943U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20133363.8
申请日:2014-03-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2B8/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6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竖缝式鱼道休息池,包括上游隔板和上游导板,下游隔板和下游导板,上游隔板、上游导板、下游隔板、下游隔板与竖缝式鱼道两侧边墙形成池体,上游隔板与下游隔板设置在同侧边墙上,上游导板与下游导板设置在另一侧边墙上,池体的底面为水平或小于水池底面的坡度,池体的宽度与的水池的宽度等宽,池体的长度为水池的长度的2倍。本实用新型采用底部水平或接近水平的池体,在不加宽鱼道宽度的前提下,增加水池的长度,使水流在休息池中的流速衰减,使鱼类在休息池中可以到的充分的休息,恢复体力继续上溯。不加宽鱼道宽度的休息池在地形复杂的水库施工中具有重要的有意义,能适用于各种地形条件,解决了竖缝式鱼道休息池的布置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812449U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20216176.6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9B2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水温分层流动的供水装置,包括:供水前池,供水前池设有溢流堰和水流驱动器,水流驱动器与分层隔板箱连接,水流驱动器包括:两块导流板,竖直设置的喷水管,喷水管上设置多个透水孔,进水格栅,进水格栅由水面竖直向下并排设置的多条板面与水流方向垂直的长条板构成,分层隔板箱内设有在竖直方向上均布的水平隔板。本实用新型采用喷水管和导流板形成的水流驱动器,喷水管竖直多孔出流能够保证水流平稳,对加热区内水体影响较小。水流驱动器能有效推动水流向下游流动,避免透水孔附近水流两侧翻滚,影响加热后的水流向下游的流动。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稳定分层不掺混加水装置工程量大、动态调整性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741793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20132776.4
申请日:2014-03-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2B8/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置分岔段的竖缝式鱼道,包括:主段,使鱼道分岔的分岔段,分岔段与主段水池并排平行,主段与分岔段通过池底为水平的分岔池连接,分岔池包括主段分岔口和分岔段分岔口,主段分岔口与分岔段分岔口平行,分岔池内还设置整流导板,在与主段分岔口和分岔段分岔口相邻的水池中分别设置闸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游和下游设置分岔段,在水位相对稳定的一个时段里,适当的开闭分岔段的闸门,可以使鱼类根据自己的需要方便的进出鱼道。在分岔池中适当的布置整流导板,显著改善了分岔池中水流结构,实现了鱼道由分岔段出入主段的平顺过渡。分岔池可以为鱼类提供了较开阔的休息空间,具有休息池的作用,有利于鱼类上溯过程中恢复体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