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响应滤片安装装置及平响应X射线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08132261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810114202.7

    申请日:2018-02-05

    Abstract: 平响应滤片安装装置及平响应X射线探测器,属于软X射线辐射流测量。平响应滤片安装装置包括安装座及安装盖。安装座包括轴向上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第一端部的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安装座沿轴向设有滤片安装腔,安装盖用于打开或封闭滤片安装腔。滤片安装腔的远离第二端部的一侧具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一通孔,滤片安装腔的远离第一端部的一侧具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径及第二通孔的内径均小于滤片安装腔的内径。平响应X射线探测器包括探测器主体及上述的平响应滤片安装装置,探测器主体设有与第一外螺纹配合的安装法兰。能够便捷安装平响应滤片、避免平响应滤片被损坏、减少实验准备时间。

    一种平响应复合滤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19546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377503.4

    申请日:2017-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响应复合滤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平响应复合滤片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在第一金层的一侧表面上制备具有特定多孔结构的第二金层,能够得到具有一定面积比的复合金层,所得平响应复合滤片的成品率高,表面平整性优异,结构均匀,有效面积高,能够有效降低对标定光源均匀性、大小和位置的要求,实验中可以任意限孔,防止信号出现饱和,有效提高了标定数据的准确性和辐射流测量的精度,能够有效完成惯性约束聚变领域中黑腔物理、辐射输运、辐射烧蚀、辐射不透明度以及内爆动力学的软X射线辐射流定量测量。

    多信使光学汤姆逊散射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5587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85045.8

    申请日:2024-0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等离子体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信使光学汤姆逊散射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所述测量系统包括第一支路,第一支路包括依次设置的靶点等离子体、保护玻璃、可调光阑、第一收光透镜、第一成像透镜、第一滤片组合、光栅光谱仪、半区衰减片、第一光学条纹相机以及第一计算机,所述系统还包括半透半反镜以及第二支路,所述半透半反镜设于第一成像透镜与第一滤片组合之间,经半透半反镜透射的第一散射光射入第一滤片组合,经半透半反镜反射的第二散射光射入第二支路。其目的在于,解决无法同时获取散射光的时间行为、光谱分布与角分布三个维度的数据的技术问题,实现灵活选择光学汤姆逊散射测量立体角。

    一种激光等离子体不稳定性静电波诊断方法及诊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4087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0581655.2

    申请日:2021-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等离子体不稳定性静电波诊断方法及诊断装置,该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产生能量为100兆电子伏特以上、束长为0.1μm~100μm的电子束探针;S2,获得电子束探针的原始密度信息;S3,激发激光等离子体不稳定性静电波,将已知原始密度信息的电子束探针注入静电波,使电子束探针穿过等离子体时在静电波电场的作用下产生密度调制;S4,获得穿过静电波后电子束探针的密度调制空间分布信息;S5,对密度调制空间分布信息进行反演重构,获得静电波绝对强度信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搭建诊断平台难度大、无法获得静电波的绝对强度信息、不能够同时诊断同一位置同时发生的两种及以上激光等离子体不稳定性静电波等问题。

    一种四通道空间定域X射线辐射流诊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728191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169737.6

    申请日:2017-1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1/2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通道空间定域X射线辐射流诊断装置,本装置中的黑腔置于四通道针孔透镜组件的前方,黑腔内部不同区域发射的X射线通过四通道针孔透镜组件、瞄准节,再穿过四个不同通道上开孔荧光板处的限孔,到达XRD探测器的灵敏面,产生脉冲电流信号;本装置共包含四个通道,分别瞄准黑腔内部四个局部区域;每个通道上的精密针孔和限孔可确定黑腔内部不同区域,以实现四个区域X射线辐射流定域精密测量。本发明采用瞄准节观测瞄准位置,配合千分表监测系统轴线的变化,增加了系统瞄准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本发明可同时实现黑腔内部不同区域辐射流时间演化测量,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