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9398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27704.2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功率微波器件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既能够避免杂模的产生,又能适用于高频段,最终可以改变同轴多注谐振腔频率的装置的问题,提供一种频率可调型同轴多注谐振腔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双重入式同轴谐振腔;双重入式同轴谐振腔内部设有频率调节杆、环形谐振腔、频率调节环片、托盘、频率调节螺栓和频率调节螺母,频率调节杆与双重入式同轴谐振腔为一体结构;旋动频率调节螺栓带动托盘沿轴向移动,带动频率调节环片在环形谐振腔内轴向移动,进而改变环形谐振腔体积,改变电感,改变同轴多注谐振腔频率。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可以改变环形谐振腔体积,改变电感,能避免杂模的产生,又能适用高频段,最终改变同轴多注谐振腔的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934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27895.2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束波互作用效率和高功率微波提取效率低和输出腔不可调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率相对论同轴多注速调管放大器,包括电子束通道及同轴的输入腔、第一中间腔、第二中间腔、第三中间腔、第四中间腔、第五中间腔、输出腔、输出腔外观品质因素调节环、收集级、输出模式变换器、圆波导、输入波导;输入腔依次连接第一中间腔、第二中间腔、第三中间腔、第四中间腔、第五中间腔、输出腔、输出腔外观品质因素调节环、输出模式变换器和圆波导;电子束通道依次贯穿前述各部件,其末端放置收集级。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束波互作用效率和高功率微波提取效率高和输出腔可调。
-
公开(公告)号:CN107968030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470432.9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同轴注入大过模同轴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该方案包括有同轴内导体、同轴外导体、输出耦合器、输出波导、输出波导模式变换器、收集极、输入波导模式变换器、矩形输入波导、内部同轴输入波导和径向线波导耦合器。该方案中输入腔的耦合系统采用了内同轴波导耦合系统,激励段模式角向理想均匀分布,所以在输入腔内可以激励角向均匀的TM01模式,抑制非对称模式的激励,从而保证器件运行时不会出现非对称模式自激振荡。具有输入腔角向模式激励均匀,空间电荷效应弱,功率容量高,高增益,束波转换效率高,长脉冲运行的特点,可以实现高功率毫米波的高增益稳定放大辐射。
-
公开(公告)号:CN107887449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360439.5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L29/86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8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远程调节束参数的紧凑型强流二极管,包括设置在密封空间的阴极座和设置在阴极座上的环形阴极、与环形阴极对应设置的阳极内筒,设置在阳极内筒外表面的阳极外筒,所述环形阴极与阳极内筒同轴设置、但环形阴极与阳极内筒在轴向上不重叠,所述阴极座的轴向上设置有磁场,阳极外筒的轴向上设置有磁场,阴极与阳极内筒之间相对距离可以调节,通过距离调节实现输出阻抗变化;本发明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远程调节阴阳极间距从而调节二极管阻抗,而不再像传统的二极管每次调节需要破坏整个真空环境,极大提高调节工作效率,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835707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510260497.5
申请日:2015-05-2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带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设置在漂移管上的输入腔、输出腔、第一中间腔、第二中间腔、第一输出过渡段、第二输出过渡段、收集极、支撑杆、输出同轴线内导体和输出同轴线外导体。该方案采用多间隙输入腔、两个差参频率调谐中间腔和多间隙输出腔,能够提高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带宽到10%。
-
公开(公告)号:CN104900465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49154.6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漂移管、输入腔、第一中间腔、第二中间腔和输出腔;输入腔设置在漂移管靠近阴极的侧壁上;输出腔设置在漂移管远离阴极的一端;第一中间腔设置在输出腔和输入腔之间的漂移管上;第二中间腔设置在第一中间腔和输出腔之间的漂移管上。该方案采用同轴信号馈入结构的多间隙输入腔,采用两个分别谐振于低、高波段的中间腔,在输出腔采用距离可调节的输出过渡段,能够使输入腔工作于两个频点,使束流在需要的输出微波频点得到较高调制,使输出腔能工作于两个波段输出微波的频点。
-
公开(公告)号:CN205984887U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21000480.2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谐速调管放大器输出腔,该方案包括有漂移管、第一内套筒、第二内套筒、第一调节螺杆、第二调节螺杆、输出腔外筒和输出段;漂移管设置在输出腔外筒左端上;输出段设置在输出腔外筒的右端;输出段与输出腔外筒之间设置有第一内套筒和第二内套筒;第一内套筒与第一调节螺杆连接;第二内套筒与第二调节螺杆连接。由于在该方案中采用在输出腔内设置第一内套筒和第二内套筒,能够通过移动第一内套筒和第二内套筒的位置来改变输出腔的直径,可以在不破坏真空的情况下调谐输出腔工作于不同的波段。
-
公开(公告)号:CN204696071U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20431095.2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漂移管、输入腔、第一中间腔、第二中间腔和输出腔;输入腔设置在漂移管靠近阴极的侧壁上;输出腔设置在漂移管远离阴极的一端;第一中间腔设置在输出腔和输入腔之间的漂移管上;第二中间腔设置在第一中间腔和输出腔之间的漂移管上。该方案采用同轴信号馈入结构的多间隙输入腔,采用两个分别谐振于低、高波段的中间腔,在输出腔采用距离可调节的输出过渡段,能够使输入腔工作于两个频点,使束流在需要的输出微波频点得到较高调制,使输出腔能工作于两个波段输出微波的频点。
-
公开(公告)号:CN204155898U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20663687.2
申请日:2014-11-1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J2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产生圆柱形多注强流相对论电子束的冷阴极,包括采用传导率高、发射阈值高金属材料,且具有外直径相同的圆柱形结构,互相之间同轴心并保持良好电连接的阴极杆、阴极杆过渡环、阴极杆过渡段、阴极座、阴极柱、阴极球头;本实用新型中发射部件阴极球头的表面场分布均匀因此具有均匀的电子发射密度,发射的多注圆柱形电子束各自相对自身中心呈对称分布,在适当的引导磁场作用下,电子束在多注飘移管内传输过程中的绕自身中心旋转不容易造成电子束与飘移管壁的碰撞,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漂移管内电子束的空间位形保持不变,提高了束波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7529941U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21763518.6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L29/86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远程调节束参数的紧凑型强流二极管,包括设置在密封空间的阴极座和设置在阴极座上的环形阴极、与环形阴极对应设置的阳极内筒,设置在阳极内筒外表面的阳极外筒,所述环形阴极与阳极内筒同轴设置、但环形阴极与阳极内筒在轴向上不重叠,所述阴极座的轴向上设置有磁场,阳极外筒的轴向上设置有磁场,阴极与阳极内筒之间相对距离可以调节,通过距离调节实现输出阻抗变化;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远程调节阴阳极间距从而调节二极管阻抗,而不再像传统的二极管每次调节需要破坏整个真空环境,极大提高调节工作效率,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