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90465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0654001.2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涡轮钻具耐磨损叶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深部地质钻探技术领域。耐磨损叶片具体包括叶片基体1、位于基体表面的具有多层结构的Alx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2以及在任意相邻两层所述Alx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之间设置的调节层3;其中,x的范围为0~2。在本发明中,采用依次增加Al原子百分比制备Alx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再与Ni‑P/Al2O3调节层交替复合制备成梯度涂层,从而增强高熵合金涂层与叶片基体的结合能力;通过真空热处理高熵合金涂层,提高涂层的组织致密度、硬度以及涂层间的结合力,进而极大地增强涡轮钻具叶片的综合耐磨性能。本发明方案提供的耐磨损叶片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和耐磨损能力,可以作为涡轮钻具的作业叶片,适用于各种钻探苛刻工况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625615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36368.6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单晶金刚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气氛环境和温度可控的单晶金刚石抛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抛光腔室,所述抛光腔室内安装有抛光盘,所述抛光盘底部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底座顶部一侧靠近所述抛光腔室位置处安装有平衡架,所述平衡架的一侧安装有U型架,本发明采用的气氛保护罩,由四块方形的透明玻璃组成,设有左右向开合的推拉门,使工作台处于封闭环境,此外,抛光板设有加热装置,且真空吸盘上设置的多个孔径安装了温度传感器,可以控制抛光温度,监测表面温度,实现对抛光环境的监测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509657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55754.2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设备,测试设备包括:测试台;龙门架,所述龙门架跨设于所述测试台上;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适于夹持钻杆并带动所述钻杆转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龙门架上;工况模拟装置,所述工况模拟装置设置于所述测试台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正下方;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适于向所述工况模拟装置供水;其中所述工况模拟装置包括:工况模拟箱,所述工况模拟箱内设置有适于容纳所述钻杆的容纳腔,所述供水装置适于向所述容纳腔内供水以模拟射流。根据本发明的测试设备可以表征在模拟在海洋钻井工下钻杆的疲劳强度、耐腐蚀和磨损寿命等,精度高可靠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99046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54001.2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涡轮钻具耐磨损叶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深部地质钻探技术领域。耐磨损叶片具体包括叶片基体1、位于基体表面的具有多层结构的Alx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2以及在任意相邻两层所述Alx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之间设置的调节层3;其中,x的范围为0~2。在本发明中,采用依次增加Al原子百分比制备Alx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再与Ni‑P/Al2O3调节层交替复合制备成梯度涂层,从而增强高熵合金涂层与叶片基体的结合能力;通过真空热处理高熵合金涂层,提高涂层的组织致密度、硬度以及涂层间的结合力,进而极大地增强涡轮钻具叶片的综合耐磨性能。本发明方案提供的耐磨损叶片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和耐磨损能力,可以作为涡轮钻具的作业叶片,适用于各种钻探苛刻工况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496159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808916.4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
IPC: E21B17/10 , B23K28/02 , B23K26/3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金刚石微粒复合耐磨带的钻杆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石油钻杆技术领域。技术方案具体包括:钻杆接头;以及至少两条耐磨带,其沿钻杆周向间隔布设于所述钻杆接头表面,每条所述耐磨带轴向截面表面型线为弧形;每条所述耐磨带外表面沿所述钻杆接头的周向间隔开设有多条凹坑带,同一条凹坑带的两个相邻凹坑之间通过沟槽连通;所述凹坑中填充有金刚石微粒,至少有一个凹坑中填充的金刚石微粒上表面凸出于耐磨带外表面。本发明在设计提高钻杆耐磨性能时,放弃了本技术领域从改变焊丝组分入手的主流技术思路,以现有的含有硬质组分的耐磨带为基础,通过结构设计和金刚石微粒复合,同时实现了钻杆接头和套管内壁之间的减摩耐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10790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1369051.8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太阳帆板驱动轴承内壁的低摩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材料薄膜技术领域。低摩擦薄膜为多层结构,薄膜底层贴附于轴承内壁表面,从轴承内壁往外依次为Ti层、MoS2‑Ti/Pb层、石墨烯层以及分布在轴承内壁表面的凹槽,凹槽内填满润滑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复合薄膜仅3层结构,厚度仅为2.5μm,但是可以达到良好的低摩擦和高力学强度的效果,薄膜的粗糙度低于6nm,硬度高于7Gpa,在真空7×10‑4Gpa环境下,摩擦系数低于0.03,可以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外部环境中,起到耐磨润滑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9106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54787.5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
IPC: A61B17/6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外科手术用颅骨锁,用于减少术后对病人头皮组织造成的伤害。本申请方法包括:上锁片、下锁片、拉手以及齿条;所述下锁片锁紧固定在所述齿条的一端,所述上锁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齿条锁紧装置,用于当所述齿条穿过所述通孔到达预设位置时,将所述上锁片锁紧固定在所述齿条上,所述拉手设置在所述齿条的另一端,用于推动所述上锁片到达所述预设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324491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300854.1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光谱相机的变形场测量方法及装置,属于高温下材料性能测量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智能处理模块、加热模块、传动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本发明通过安装有多个滤波片的多光谱相机实现不同通道下图像的采集,并使用一种简化的亮度校正算法校正热辐射所引起的非线性亮度变化,然后采用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角点检测方法对散斑图像进行角点检测,最后通过对变形后图像中的角点进行匹配,进而求解出高温环境下散斑图像的变形场,整个测量过程由该装置智能化完成,有效的提高了变形场测量效率,并且本发明通过对热辐射引起的非线性亮度进行校正,有效的减小了热辐射对求解变形场所造成的影响,提高了变形场求解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9005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153121.X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射流微通道散热器,包括:射流孔、横向分布的亲疏水复合微通道、纵向分布的微通道出口、微通道亲水表面和微通道疏水微织构。本发明通过在射流微通道底部制备出亲疏水交替分布的微纳织构,以解决微通道在流动沸腾过程中的气化核心密度低、微通道出口流动稳定性差、流动沸腾压降损失大等问题,将微通道和阵列射流冲击结合起来,不但可以阻碍气泡聚集长大,使得通道内的流动均匀,又能够减小轴向温度梯度,使壁面温度分布更均匀,不但可以降低沸腾换热的临界热通量,还可显著提高沸腾换热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862052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0226044.5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 , 珀丽诗(河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9G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材料抛光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宽禁带半导体加工用微纳米气泡抛光液。所述的原位形成微纳米气泡的抛光液,是利用高速研磨球在配置好抛光液中相互撞击产生微小气核制备出含大量的微纳米气泡新型的抛光液。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合适的氧化剂、磨料、酸碱调节剂和分散剂配置抛光液,(2)将配置好的抛光液与相应的研磨球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与传统CMP抛光液相比,该方法通过高速研磨球间的撞击力,一方面可降低磨料的粒径并增强其分散性,另一方面可原位产生微纳米气泡增强抛光液的氧化性,提高半导体晶圆表面材料的去除率和表面质量,实现材料高效、超精密、低损伤的抛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