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膨胀电极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867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351527.7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膨胀电极及其使用方法。该膨胀电极由金属螺柱、金属螺母、金属弹簧片、空心圆台导电海绵组成。通过旋转金属螺柱使第一个金属螺母和第二个金属螺母相互分离或靠近,使连接在第一个金属螺母和第二个金属螺母之间的金属弹簧片向内收缩或向外膨胀,从而使金属弹簧片与安装该电极的电极孔的孔壁分离或紧密接触,实现本电极在电法勘探过程中的重复拆卸或安装。在硬化路面等接地困难的测区内开展电法勘探时,普通电极难以满足接地要求,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电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使用方法有助于改善接地条件、降低接地电阻、提高电法勘探数据精确度和工作效率。

    用于光线跟踪的SAH-KD树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71785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61647.3

    申请日:2018-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光线跟踪的SAH‑KD树设计方法,包括:步骤S1、在进行所述SAH‑KD树的构建之前,对节点中的当前根节点的所有三角面片进行预处理;步骤S2、按层次递归构建所述SAH‑KD树,生成当前所述节点的左、右子节点的有序包围盒序列,并计算出当前层次每个所述节点的包围盒的三个维度的表面积;步骤S3、求出当前节点需要划分的维度,生成每一层所有所述节点的空间树和候选划分点,计算出每个所述候选划分点对应的SAH值;步骤S4、选择最小SAH值对应的所述候选划分点作为当前节点的最优划分点,并将该当前节点分成左、右两个子节点。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光线跟踪的SAH‑KD树设计方法构建的SAH‑KD树性能好且效率高。

    一种三极装置的电阻率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03550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74630.2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3/00

    Abstract: 一种三极装置的电阻率监测方法,本发明通过遥控开关选择某个供电电极与供电总导线连通,通过遥控开关选择某两个测量电极分别与两根测量总导线连通;采用电法发送机通过供电总导线和无穷远供电线供电,采用电法接收机通过两根测量总导线监测;通过遥控开关改变供电电极与供电总导线的连通位置,或改变两个测量电极与两根测量总导线的连通位置,每改变一次,均进行电场监测,直至完成本次监测工作,获取一个时间周期的监测数据;根据特定时间周期对监测目标重复执行上述监测工作,获取多个时间周期监测数据,分析所有时间周期的监测数据,判断监测目标的变化情况。本发明有助于减少电阻率监测系统布置成本和提高电阻率监测效率、效果、精度。

    一种综合电法勘探方法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07347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213680.0

    申请日:2016-12-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3/08 G01V3/088 G01V3/38

    Abstract: 一种综合电法勘探方法,本发明的具体步骤为:基于电法勘探区的勘探目标体特征、地形地貌起伏特征、勘探目标和要求,在电法选区勘探阶段采用常规的二维电法勘探,获取电法勘探普查靶区;在电法普查勘探阶段采用勘探效率高的十字形三维电法勘探方法,获取电法勘探详查靶区;在电法详查勘探阶段采用勘探效果更优的米字形三维电法勘探方法,发挥米字形三维电法勘探方法的勘探效果优的优点,获取勘探验证工程的靶位。本发明提出的综合电法勘探方法充分挖掘不同方法的优点,在不同电法勘探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电法勘探方法,从而实现高效率、高精度地解决勘探靶区和靶位确定的问题。

    一种用于检测汽车驾驶员心电信号的电容电极

    公开(公告)号:CN103230270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179299.7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汽车驾驶员心电信号的电容电极,包括支撑部件、信号检测部件和缓冲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由金属板构成;所述信号检测部件由带有电压缓冲电路的双面PCB板构成,电压缓冲电路设置在PCB板的底面,由高输入阻抗、低噪声、CMOS型、双运放精密放大器组成;所述缓冲部件由弹簧构成,用于连接支撑部件和信号检测部件。本发明采用双面PCB板作为信号检测部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采用弹簧作为缓冲部件,有效抑制了信号检测过程中被测对象的身体运动引起的运动伪影;采用金属板作为支撑部件,不仅提供支撑作用,也为信号检测部件提供电磁屏蔽作用。

    一种对JPEG图像的像素块分类方法及基于此的图像篡改检测和被篡改区域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21606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86240.6

    申请日:2011-1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赵于前 廖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JPEG图像的像素块分类方法,以及基于此的图像篡改检测和被篡改区域定位方法,将待检测的JPEG图像分成连续不重叠的8×8大小的像素块,以某个像素块为中心选取(2n+1)×(2n+1)个像素块组合而成的方形区域作为子图像,利用子图像的前i个AC系数带中AC系数的首位数分布概率特性,将中心像素块区分为单压缩或双压缩;进而分类结果为单压缩且其面积大于M个8×8像素块的连通区域判定为篡改区域。本发明的方法能准确检测和定位篡改区域;对三种不同篡改技术的篡改区域检测均有效,适用范围较广;本发明是一种JPEG篡改图像的自动盲检测方法,不需要任何先验知识,且有较高的检测覆盖率且误检测率小。

    用于多参数集成生化测试的生物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815214A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200510031238.1

    申请日:2005-02-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陈真诚 赵于前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学领域中不用放射来检测的仪器,它是以生物酶技术为基础,采用电化学方法对血液中的待测物质进行测试的生物传感器,具体是测试血液中的葡萄糖、尿酸和胆固醇三参数的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将银浆、碳浆和绝缘漆印刷到同一基底材料层1上:先在基底材料层1上印刷上银层6;待银层干燥后,在其上套印上碳层7;然后待碳层干后,再在其上套印上一层绝缘漆8;最后再在其上套印不干胶9形成三个电化学反应池2、3、4。它能够结合相应的检测仪器分时、分步对血糖、尿酸和胆固醇三个生理参数进行测量,满足医学临床检测的多种要求和便利家庭的使用。

    基于混合坐标关键点估计的车道线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15246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56096.7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混合坐标关键点估计的车道线检测方法,本方法通过提取出行、列锚置信度特征图,可以从中提取出置信度较高的坐标点;通过提取行、列锚偏移量特征图,可以确认置信度较高的坐标点对应的偏移量,进而可以基于该偏移量进行坐标点修正,以消除量化误差,最终提升后续检测的准确度;另外,本方法还在行锚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了列锚检测方法,通过判断目标行锚车道线的斜率和目标列锚车道线的斜率之间的平均值的绝对值与第二阈值之间的大小来选择目标行锚车道线或目标列锚车道线作为输出,有效解决了传统关键点估计方法因无法有效表征场景中倾斜角度过大的车道线导致的漏检问题,提升车道线最终检测的准确度。

    AGV室外定位切换方法、计算机装置及程序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411436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111359145.7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GV室外定位切换方法、计算机装置及程序产品,对室外工作场景进行点云地图构建以及GPS信号不可靠区域标定;对初始时刻的GPS定位信息的可用性进行判断,根据初始时刻GPS定位信息可用性判断结果选取相应的定位初始化方法并完成车辆定位初始化;车辆行进过程中不断判断当前时刻GPS定位信息以及激光雷达定位信息的可用性,结合当前选用的定位模式来决策是否进行定位模式切换。本发明针对AGV室外导航场景中GPS信号不可靠的情况,提供一种基于GPS和激光雷达的定位切换方法和系统,可以保证室外场景中定位信号的鲁棒性,保障导航作业任务执行连续性与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