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6368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0741442.6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淹没植被河道垂线流速分布快速计算方法,将植被层视为多孔介质,物理模型更贴近天然植被条件,并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快速获取植株孔隙率信息,建立的孔隙率计算公式简便有效,最终计算获得的流速误差小于5%,准确度很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64888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26222.X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10 , G06Q10/0639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渠化治理河道水质简化计算方法,基于渠化治理河道断面规整、几何信息明晰、不同河段水陆界面糙率相对均一等特点,结合施工断面图,对均匀流控制断面进行水位流量、水位流速关系拟合;对具有闸坝、急弯等河段,将该控制断面作为水位起推控制断面,推求上游河段水位,结合推求水位和流量得到不同断面处的流速;河道水文水动力信息获取后,结合水质计算公式建立该河道一维水量水质计算模型。本发明充分挖掘了渠化治理河道在水文水质计算中的特点,无需进行繁杂的数据采集及模型构建,且在水质计算中,考虑了水文变化对河道污染降解速率的影响及不同污染物之间的迁移转化,简便、高效、对计算资源要求低,可适用于在线监测平台或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775621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65297.6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程废弃泥浆尾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工程废弃泥浆尾水处理系统包括前处理单元、膜蒸馏单元和冷凝单元,前处理单元通过粗滤+微滤有效去除尾水中大部分SS、色度等,膜蒸馏单元加热尾水并使尾水在膜蒸馏器和水浴循环器之间循环流动,气泵对尾水进行鼓气,加速水蒸气穿过膜管,冷凝单元通过抽取真空,使疏水膜两侧形成蒸气压差,推动水蒸气流向冷凝器,水蒸气在冷凝器中凝结成液态水,有效去除尾水中的COD、重金属离子等。本发明有益效果是该系统通过粗滤+微滤+膜蒸馏处理尾水,实现对水质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42561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50178.5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B01J20/10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3/32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水生态净化多孔基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材料、应用,利用工程废弃泥浆制作改性脱水泥饼,与改性后的多孔基质材料混合制作骨架材料,再与功能性材料、生石灰混合,扩孔造粒,得到多功能水生态净化多孔基质材料,吸附氮磷污染物、缓释增氧、植物促生,三种效果集成为一体,可在受到污染冲击负荷的纳污水体溶氧≤2mg/L、总磷含量>0.4mg/L或总氮含量>2.0mg/L且水深0.5m~1.5m的条件下通过缓释长效增氧建立好氧微环境,提高了好氧微生物对水体的脱氮效果,同时吸附固定水体中的磷污染物,增强沉水植物补种后生长早期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促进沉水植物的定植。
-
公开(公告)号:CN11932593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800731.4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特殊环境中构建海草床的礁体装置及其制备使用方法,装置包括礁体框架及倒滤层和植生层,所述礁体框架包括下方圆台形支撑架和上方圆柱形植生空间,所述支撑架和植生空间形成为一体式中空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数个大小不一的通孔形成为生物通道,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数个水流通道,所述植生空间底面通过底板将所述支撑架和植生空间分割为两部分,所述倒滤层布置在所述植生空间底面的底板上,所述植生层设置于倒滤层上。本发明的方法为将制备好的礁体装置在养殖塘中进行海草移植初期的培育,当海草完全固定于礁体上后,进行礁体的投放。本发明能够在底质类型或底质环境适宜性较差的区域,提高构建海草床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2308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1531512.1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C04B28/02 , C02F11/147 , C02F11/121 , C02F11/00 , B01F23/00 , B01F23/50 , B01F23/70 , C04B2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盾构废弃泥浆的流动回填料制备工艺,包括如下三个步骤,具体为:步骤1:废弃泥浆多级分离,对废弃泥浆中的骨料进行筛分,得到了粗骨料、细骨料以及混合得到的均一泥浆;步骤2:泥浆絮凝脱水,先后采用絮凝调理以及真空预压法对多级分离后的均一泥浆进行处理形成脱水泥饼,排出的水形成泥浆尾水;步骤3:流动回填料制备,将步骤1中的粗骨料、细骨料与步骤2中的脱水泥饼混合组成骨料混合物,再将步骤2中产生的泥浆尾水与水泥、粉煤灰、减水剂、促凝剂进行混合形成凝胶混合物,骨料混合物和凝胶混合物搅拌制备得到流动回填料。本发明实现盾构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同时解决工程施工中回填材料制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6836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552899.7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未清淤及微污染环境水体下沉水植物促生颗粒及制备方法,沉水植物促生颗粒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改性基质材料30~70份、植物复合促生菌20~30份、稳定剂10~15份,所述植物复合促生菌为地衣芽孢杆菌、固氮菌、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稳定剂为海藻酸钠、环糊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改性基质材料由基质原材料放入负载溶液中浸泡、陈化、洗涤、烘干得到。本发明经特定元素改性后的基质不但能快速提高微生物的生长速率,也能为沉水植物提供微量元素,让沉水植物快速发根并且生长迅速,提高沉水植物的存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7188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43483.2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位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基于无人船的流速精准测量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无人船下放到待测河道,选择并设置待测河道测量断面的归零方位;S2、无人船对待测河道的流速进行初步测量,获得初步流速;若初步流速大于设定流速,无人船选择漂流法对流速进行测量;若初步流速不大于设定流速,无人船选择单点定位法对流速进行测量。本申请根据河道流速情况选择相应的测量方式,能够根据流速情况对河道流速进行精确测量,整个测量方式稳定、高效,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6171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31808.2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文峰 , 张旭 , 冯立辉 , 徐扬帆 , 姚燕舞 , 杨永忠 , 李世汨 , 夏新星 , 黄胜 , 张洋 , 万沙 , 赵东梁 , 王龙涛 , 韩鹏程 , 田丰年 , 杨浩东 , 易刚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潮间带与近岸浅海的组合式人工生态礁及其构建方法,在潮间带、潮下带和水面位置分别依次设置括潮间带礁体、潮下带礁体和牡蛎礁式拦沙潜堤,多个潮间带礁体交错排列在潮间带上,潮下带上设有多个混凝土管,潮下带礁体铺设在混凝土管上,且混凝土管穿过潮下带礁体表面;多个牡蛎礁式拦沙潜堤通过多个浮箱悬浮在水面位置,多个牡蛎礁式拦沙潜堤交错设置;潮间带礁体、潮下带礁体和牡蛎礁式拦沙潜堤内部均填充有混合基质。解决拦沙潜堤难以附着生物的局限性,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和生态效益。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前提下,选用能满足设计功能的环保材料,避免对海洋生境造成污染输入。
-
公开(公告)号:CN11602308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531512.1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C04B28/02 , C02F11/147 , C02F11/121 , C02F11/00 , B01F23/00 , B01F23/50 , B01F23/70 , C04B2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盾构废弃泥浆的流动回填料制备工艺,包括如下三个步骤,具体为:步骤1:废弃泥浆多级分离,对废弃泥浆中的骨料进行筛分,得到了粗骨料、细骨料以及混合得到的均一泥浆;步骤2:泥浆絮凝脱水,先后采用絮凝调理以及真空预压法对多级分离后的均一泥浆进行处理形成脱水泥饼,排出的水形成泥浆尾水;步骤3:流动回填料制备,将步骤1中的粗骨料、细骨料与步骤2中的脱水泥饼混合组成骨料混合物,再将步骤2中产生的泥浆尾水与水泥、粉煤灰、减水剂、促凝剂进行混合形成凝胶混合物,骨料混合物和凝胶混合物搅拌制备得到流动回填料。本发明实现盾构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同时解决工程施工中回填材料制备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