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0749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084795.3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D21/02 ,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领域,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施工监测系统,所述沉管隧道相邻管节之间分别设有测试管节之间张合量的第一测试传感器;用于监测管节之间水平向的相对位移变化的第二测试传感器;用于监测管节之间竖向差异位移的第三测试传感器;相邻所述节段之间设有用于测量节段与节段之间缝隙张合量的第四测试传感器;端封门设有测试其最大承受应力的应力传感器和最大变形情况的第五测试传感器;相邻管节之间还设有用于监测管节沉降变化的第六测试传感器和用于监测管节位移变化的第七测试传感器以及监测沉管管内温度变化的温度传感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施工工艺。本发明监测全面,能够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及时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4807497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084795.3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D21/02 ,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领域,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施工监测系统,所述沉管隧道相邻管节之间分别设有测试管节之间张合量的第一测试传感器;用于监测管节之间水平向的相对位移变化的第二测试传感器;用于监测管节之间竖向差异位移的第三测试传感器;相邻所述节段之间设有用于测量节段与节段之间缝隙张合量的第四测试传感器;端封门设有测试其最大承受应力的应力传感器和最大变形情况的第五测试传感器;相邻管节之间还设有用于监测管节沉降变化的第六测试传感器和用于监测管节位移变化的第七测试传感器以及监测沉管管内温度变化的温度传感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施工工艺。本发明监测全面,能够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及时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4729774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084827.X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坞内结构物建设领域,公开了一种坞内结构物起浮监测装置,其包括支撑底座、自锁千斤顶、球形支座、支撑垫板和测力传感器,所述自锁千斤顶套设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球形支座与所述自锁千斤顶的顶升端连接,所述支撑垫板设于所述球形支座上,与所述球形支座通过球面副连接,所述测力传感器用于测试结构物作用于支撑垫板上的作用力;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坞内结构物起浮监测系统。本发明能够使坞内的结构物均匀起浮,从而减少或杜绝结构物起浮过程中由于起浮不均匀造成结构物或基础面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4729774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084827.X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坞内结构物建设领域,公开了一种坞内结构物起浮监测装置,其包括支撑底座、自锁千斤顶、球形支座、支撑垫板和测力传感器,所述自锁千斤顶套设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球形支座与所述自锁千斤顶的顶升端连接,所述支撑垫板设于所述球形支座上,与所述球形支座通过球面副连接,所述测力传感器用于测试结构物作用于支撑垫板上的作用力;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坞内结构物起浮监测系统。本发明能够使坞内的结构物均匀起浮,从而减少或杜绝结构物起浮过程中由于起浮不均匀造成结构物或基础面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4775456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085025.0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港口工程桩基静载荷试验领域,公开了一种港口工程载荷试验沉降测量系统,其包括试验平台、试桩、锚桩和静力水准仪,所述锚桩用于支撑所述试验平台,所述试桩的一端固定于水面之下,所述试桩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试验平台的中心并延伸出所述试验平台,所述锚桩设于所述试桩的周围,其一端固定于水面之下,其另一端延伸出所述试验平台;所述静力水准仪包括测量静力水准仪和基准静力水准仪,所述测量静力水准仪固定在所述试桩的延伸端的外壁,所述基准静力水准仪固定在所述试验平台之外,所述测量静力水准仪和基准静力水准仪通过连通管相连通。本发明能够减少或完全取消基准桩的打设,降低试验成本,增加测量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06206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1032584.1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姿态仪监测系统,包括:沉管首端姿态监测装置、沉管尾端姿态监测装置、冗余姿态监测装置、同步光缆以及数据分析终端。本发明适用于超低频振动结构姿态的惯性方式测量,并成功运用到沉管沉放对接期间的姿态监测中,可同步监测到沉管首端、尾端的姿态变化,并备有冗余系统,当主系统发生故障后,仍可以利用备用系统正常监测。姿态仪中的加速度传感器采用了高精度传感器,使振动加速度测试精度提高到十几个μg的水平,可以获得水下频率在0.1Hz以下的超低频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045316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971063.6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M型止水带防下垂装置,包括预埋在沉管预制扩大段内的若干个钢套筒,钢套筒内穿接有钢杆,钢杆穿入钢套筒的一端固设有万向铰支座;还包括与钢杆对应竖向设置的钢挡杆,钢挡杆顶部固定在沉管预制推出段底部,钢挡杆下端与钢杆连接固定。钢杆穿设在钢挡杆侧壁下端,钢杆穿出钢挡杆的两侧焊接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钢挡杆侧壁上。沉管预制推出段底部对应钢挡杆焊接有预埋板,钢挡杆顶部焊接有连接垫板,连接垫板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预埋板上。本发明可以纠正M型止水带在拉伸过程中的下垂现象,有效的提高了安装精度;结构形式简单,可以调节高度、伸缩长度,可以重复使用,便于安装,容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188975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12045.1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沉管预制外侧模板顶部开合模机构,包括安装在顶部桁架和侧模桁架之间的横移驱动组件和滑动连接组件;横移驱动组件包括顶部反力座、侧部反力座和横移液压油缸,滑动连接组件包括滑道梁、滑移座和限位件;滑道梁装设在顶部桁架上;滑移座装设在侧模桁架的顶面上,其顶面贴在滑道梁的底面上,滑移座上均装设有限位件,限位件自上而下压在滑道梁的表面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滑道梁利用了顶部桁架自身较长的长度,使侧模桁架具有足够的移动行程,侧模桁架承载受力的作用点保持固定,提升稳定性;两个滑移座同时对顶部桁架支撑,提升顶部桁架的稳定性;滑道梁的滑动面朝下,避免污染物阻碍滑动,提升了横移的顺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889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12045.1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沉管预制外侧模板顶部开合模机构,包括安装在顶部桁架和侧模桁架之间的横移驱动组件和滑动连接组件;横移驱动组件包括顶部反力座、侧部反力座和横移液压油缸,滑动连接组件包括滑道梁、滑移座和限位件;滑道梁装设在顶部桁架上;滑移座装设在侧模桁架的顶面上,其顶面贴在滑道梁的底面上,滑移座上均装设有限位件,限位件自上而下压在滑道梁的表面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滑道梁利用了顶部桁架自身较长的长度,使侧模桁架具有足够的移动行程,侧模桁架承载受力的作用点保持固定,提升稳定性;两个滑移座同时对顶部桁架支撑,提升顶部桁架的稳定性;滑道梁的滑动面朝下,避免污染物阻碍滑动,提升了横移的顺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1752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21024.6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B28B23/02 , B28B17/00 , B28B7/00 , E02D29/073
Abstract: 一种沉管预制对拉外侧模板桁架结构,包括桁架主体和纵向连接组件,桁架主体包括主体内弦杆、主体外弦杆、主体水平腹杆和主体斜腹杆,主体内弦杆均焊接连接有两个加强肋板,加强肋板的上下两侧分别焊接连接相邻两个主体斜腹杆的内端,加强肋板与对应的一个主体水平腹杆的内端焊接连接,两个加强肋板均连接钢拉杆。本发明实施例中将钢拉杆连接到主体内弦杆安装的加强肋板上,加强肋板连接两个主体斜腹杆以及一个主体水平腹杆,缩短了传力路径,避免腹杆受压失稳;作为钢拉杆锚点的加强肋板两侧连接腹杆,减小跨度,减小局部弯矩,采用小钢量,侧模桁架结构承担顶部桁架产生的钢筋体系转换荷载,又可以承受混凝土侧压力,达到减少钢拉杆个数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