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管形灯及照明装置
    2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164731U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20535029.5

    申请日:2014-09-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管形灯及照明装置。直管形灯可将柔性配线基板的发光部所产生的热有效地散热。直管形灯包括管体、灯头及发光模块(21)。管体为圆筒状,且具有透光区域。灯头配设在管体的端部。发光模块包括:柔性配线基板(30),包含具有透光性的绝缘材料(33)及设置在该绝缘材料的金属箔(34);及发光部(31),安装在该柔性配线基板。发光模块沿管体的内表面配置。金属箔设置于在宽度方向上比发光部更宽的范围,并且发光部的一侧部(31a)到金属箔的一侧部(34a)的尺寸(S2)、及发光部的另一侧部(31b)到金属箔的另一侧部(34b)的尺寸(S3)分别大于发光部的宽度方向的一侧部(31a)与另一侧部(31b)之间的尺寸(S1)。

    灯装置、灯座及照明装置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083882U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20410616.1

    申请日:2014-07-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装置、灯座及照明装置。灯装置包括框体。框体中突出设置第一电极及多个第二电极。框体上配置着具有第一电源输入部及第二电源输入部的光源。利用连接单元,将第一电源输入部与第一电极电连接,并且将第二电源输入部与多个第二电极中的和光输出的大小相应的至少两个以上的第二电极电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从与光源电连接的至少两个以上的第二电极中的任一个来对光源供给电源,从而可共同使用灯装置,且,只要具备不与光源电连接的第二电极,便可期待切断来自该第二电极的电源的供给,从而防止产生热影响。

    灯装置及照明装置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062609U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20519322.2

    申请日:2014-09-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从施加于透光板的外力保护发光模块的灯装置及使用该灯装置的照明装置。灯装置(11)具备框体(20)、发光模块(21)、透光板(40)、弹性体(41)及支承体(42)。框体(20)具有外壳(26)、配置在外壳(26)的前侧且具有开口部(44)的罩(27)、设置在外壳(26)的后侧的散热部(28)。发光模块(21)具有基板(68)、形成在该基板(68)的前侧表面的发光部(69),基板(68)的后侧表面与散热部(28)热连接并且发光部(69)与开口部(44)对置。透光板(40)配置在罩(27)的开口部(44)和发光模块(21)之间。弹性体(41)夹在透光板(40)和基板(68)之间,向散热部(28)按压基板。支承体将透光板支承于框体。

    发光模块、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477959U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20561458.5

    申请日:2013-09-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模块、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发光模块(20)具备基板(31)、玻璃盖(27)及弹性体(28)。基板(31)上设置具有发光元件(33)的发光部(32)。玻璃盖(27)与发光部(32)对向。弹性体(28)插入基板(31)与玻璃盖(27)之间,在发光部(32)与玻璃盖(27)之间形成间隙。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基板与玻璃盖之间插入弹性体,在发光部与玻璃盖之间形成间隙,因此当对玻璃盖施加了外力时可由弹性体吸收该外力,因此,可期待能够使用玻璃盖来提高出光效率,并且可保护玻璃盖不受外力影响。

    发光模块、灯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207125U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21061242.2

    申请日:2016-0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模块、灯装置以及照明装置,其包括结构简单且通过一个电源装置就可以切换两个系统的发光元件的发光模块。第1发光电路(12a)具有:电流正向流过而发光的第1发光元件(22a)、串联连接于第1发光元件并且使正向电流流过第1发光元件的第1整流元件(23a)。第2发光电路(12b)具有:电流正向流过而发光的第2发光元件(22b)、串联连接于第2发光元件并且使正向电流流过第2发光元件的第2整流元件(23b)。连接电路(13)具有用于输入直流电源的一对输入部(31)和配线部(32),配线部将第1发光电路和第2发光电路以使第1发光元件的正向和第2发光元件的正向彼此相反的方式并联连接于一对输入部之间。

    灯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424858U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490001029.5

    申请日:2014-0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V29/70 F21K9/20 F21S8/026 F21Y2105/10 F21Y211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装置以及照明装置。灯装置具备:圆环状的框体,中央部朝前后方向开口;发光体,具有基板及安装于基板上的发光元件;及散热体,一端侧的端面比基板的安装有发光元件的区域的最大直径大,且在另一端侧的端面上形成散热面,并且以发光体朝框体的前侧出射光而安装于框体;当将自一端侧的端面至另一端侧的端面为止的厚度设为T、与在一端侧的端面的基板上的安装有发光元件的区域对应的大小设为A、在另一端侧的端面上形成的散热面的大小设为B时,散热体以满足B>A、T=(B?A)/2及T≥A/4的关系式而形成。该灯装置的发光体所产生的热以自散热体的方式热传导,因此可期待发光体的散热提高。

    灯装置及照明装置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227115U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20675150.8

    申请日:2014-1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装置及照明装置。其中,灯装置包括圆筒状的框体,在框体内的中央部配置发光模块,从框体的周边部突出设置着多个电极,在框体内将发光模块与电极利用连接线而电连接,利用设置于框体内的周边部的保持部,在发光模块与电极之间保持连接线。本实用新型能够使连接线与发光模块的位置关系固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