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11793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30877.5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任意图形禁飞区识别导航系统,包括无人机定位导航模块、飞控中心模块、调度中心模块、中间接口模块、监控模块,WebService模块和Oracle数据库模块。无人机定位导航模块负责生成任意图形禁飞区,设置告警区域,判断无人机是否进入告警区,在无人机接近禁飞区时,执行越界趋势判断和禁飞航迹规划算法;飞控中心模块负责数据解析和存储;调度中心模块负责数据路由;中间接口模块是数据传输中间件;监控模块负责实时监控、调度无人机;WebService模块实现跨平台服务调用;Oracle数据库模块负责存取无人机及用户信息。本发明可对无人机设置任意图形禁飞区,在接近禁飞区时发出警报并执行调度算法返回安全区,解决无人机擅闯禁飞区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260152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210038932.6
申请日:2012-02-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常州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安全监管的设备和方法,适用于GSM网络,该系统包括安全监管基站外设、安全监管基站软件模块、监管配置模块、语音通信服务器、语音处理模块、目标用户身份创建模块。移动终端与安全监管基站外设无线连接,安全监管基站外设连接PC系统的安全监管基站软件模块,目标身份创建模块与PC系统的监管控制模块、语音处理模块连接。移动终端与安全监管基站交互,目标用户身份创建模块以目标用户身份与正常基站交互,建立起通话通路。该方法可获取处在安全监管基站辐射下移动终端的IMSI号,对移动终端的输入输出语音信号,在PC系统上处理,提取双方通话内容信息并存储,实现了对移动终端语音通信的安全监管。
-
公开(公告)号:CN105282762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236240.1
申请日:2014-05-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常州研究院
IPC: H04W24/00
Abstract: 一种双频点移动终端身份感知并监控语音的方法,由用户管理模块、感知数据库模块、GSM协议解析模块、身份感知模块、语音监听模块、频点变换模块及GSM语音终端模块,7个模块组成系统启动后,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电监管设备接入;GSM协议解析模块获得到手机IMSI,向感知数据库模块查询;若无对应MSISDN,则开始身份感知:GSM协议解析模块将IMSI传给身份感知模块,身份感知模块控制主叫终端呼叫被叫终端,被叫终端获得MSISDN,存入感知数据库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控制GSM语音终端模块锁定监控目标,开始语音监听。本发明目标为设计一种对GSM网络进行双频点身份感知并监控语音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025475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50606.X
申请日:2015-07-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常州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面向Android系统的移动保密终端的实现方法,包括Android用户注册模块,Android用户管理模块,Android呼叫模块,SIP信令处理模块,密钥协商模块,服务器密钥协商模块,语音桥接模块,加密通话模块,服务器加密通话模块和SIP中继模块。支持两种加密通信模式:其一,在通话双方都是保密终端时,可实现针对Android操作系统移动终端端到端一次一密的加密语音通信,即端到端加密通信模式;其二,在通话双方只有一方是保密终端时,可实现针对Android操作系统移动终端到服务器间的一次一密的加密语音通信,即保密终端到服务器半程加密通信模式。本发明无需额外硬件支持,用户界面友好,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4219213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219661.9
申请日:2013-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Android系统的端到端语音加密方法,其包括语音采集播放模块、Android多媒体模块、语音编码解码模块、编码JNI接口模块、speex编解码模块、语音网络传输模块、加解密JNI接口模块、加解密模块共八个模块,所述方法包括语音采集播放模块通过调用Android多媒体模块实现采集和播放通话双方的语音;语音编码解码模块通过编解码JNI接口模块调用speex编解码模块对发送的数据进行压缩编码以及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码还原;语音网络传输模块对语音数据进行网络发送和网络接收,在进行加密通信时,该部分通过加解密JNI接口模块调用加解密模块实现音频数据的加解密。
-
公开(公告)号:CN103763700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09538.9
申请日:2014-01-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常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对监管基站覆盖范围内移动终端用户离线信息的实时监控,主要包括无线电监管基站软件模块,无线电监管基站硬件模块,用户身份模拟控制模块,用户身份模拟硬件模块,移动终端离线身份信息监管控制模块。基于GSM网络协议栈,结合无线电通信技术,搭建具有BTS功能的监管基站平台,通过提取附着在该基站范围内移动终端的IMSI,并由此获得用户手机号。然后将获取的手机号存入数据库,对数据库中全部IMSI及手机号实行实时监控,通过获取位置更新消息,感知网络移动终端的存在性。本发明可实时感知接入监管基站的手机用户是否脱离监管基站,并将脱离监管基站手机用户的IMSI以及对应手机号显示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101631304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910183232.4
申请日:2009-07-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抗自适应多速率编码第三代移动通信端到端语音加密方法是一种全新的针对3G网络主流技术宽带码分多址复用(WCDMA)的端到端语音加密方法。该加密方法通过提供标准语音输入、输出接口模块与WCDMA手机相连接,把WCDMA手机语音信号接入语音加/解密软、硬件模块,进行语音加解密运算,实现语音加/解密功能。其中,所述的语音加解密硬件模块(1)是一个基于FPGA处理平台的最小硬件系统模块;所述的语音加解密软件模块(2),是运行于FPGA芯片的软件模块,对语音数据进行加解密;所述的标准语音输入、输出接口模块(3)负责提供标准的耳麦和WCDMA手机的连接口。
-
公开(公告)号:CN101217546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810019276.9
申请日:2008-01-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高效安全协议拒绝服务攻击检测系统的实现方法涉及的是一种信息安全领域的方法,采用C/S系统结构设计,支持多用户、多进程并发操作,从客户端界面获取安全协议输入,在服务器端经形式化语言转换把其转换成基于扩展Strand Space模型的协议形式语言,根据两项拒绝服务攻击检测规则,采用新型匹配算法进行拒绝服务攻击自动检测,最后由检测结果输出判决结果和改进建议,以检测报告形式返回至客户端。本发明针对目前安全协议拒绝服务攻击分析检测手段缺乏的问题,很好地解决了安全协议拒绝服务攻击检测的问题;采用的新型拒绝服务攻击自动检测匹配算法,避免了因状态搜索技术而存在的状态爆炸问题,检测结果准确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6006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11112.5
申请日:2024-12-10
IPC: G06V40/16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V10/774 , G06V10/776 , G06N3/045 , G06V10/80 , G06V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YOLOv8抗遮挡伪冒攻击的人脸口罩检测方法,属于人工智能安全应用领域。本发明通过构建高样本容量、高分辨率的人脸口罩检测图片数据集,提高了检测模型的精度和泛化性;通过采用自定义卷积模块改进了原始YOLOv8目标检测模型,提高了检测模型的卷积效率,增强了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并降低了计算复杂度;通过采用自定义模块和损失函数改进原始YOLOv8人体姿态估计模型,增强了模型的特征融合能力和目标定位能力;通过自主设计基于YOLOv8抗遮挡伪冒攻击的人脸口罩检测方法,实现对待检测图片进行高精度、高鲁棒性、高实时性的人脸口罩检测。本发明可以实现实时人脸口罩检测,能够防御真实检测场景下的遮挡伪冒攻击,同时设计自定义的数据集和模型网络结构,使得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检测精度和检测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08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75382.4
申请日:2024-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同态加密和签名算法的分布式机器学习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基于n阶合数剩类困难问题和大整数因式分解难题,设计了支持同态加的同态加密算法,并设计了与加密算法相契合的签名算法,实现了不同用户的数据用不同的公钥加密,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加密算法的同态特性支持密文的同态聚合,保护用户本地参数的隐私;诚实可信管理员管理整个系统的密钥,保证了加密和签名公钥的可信,并为半可信中心服务器聚合全局参数提供了密文转换的功能;加密算法和签名算法的结合,为开放网络中传输的参数数据的隐私和完整性提供了保障;该方案使得分布式机器学习的数据对恶意网络攻击者不可窃取,无法被隐秘篡改,保障对半可信的中心云的隐私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