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动型氢钟超均匀C场磁筒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7799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514705.6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邱实 王勇 李建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动型氢钟超均匀C场磁筒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C场磁筒包括磁筒骨架和磁场线圈,磁场线圈缠绕在圆柱形磁筒骨架的外侧。线圈具有磁场均匀度补偿作用,磁筒表面的线圈关于中点呈对称分布,线圈的漆包线在磁筒表面紧密绕制一层,通过改变漆包线的线径来实现不同密度的线圈的绕制,而无需通过叠层绕制来增加线圈的密度,在圆筒形磁筒的两端和距中心L/8处的L/16长度(L为线圈总长度)内线圈密度加大为标准密度的2倍和4倍。本发明提出的C场磁筒的线圈参数经过优化设计选取,在储存泡空间区域内轴线上的磁场均匀度误差能达到2‰以下,而整个空间内均匀度误差可以小于5‰,满足被动型氢钟对C场的超均匀度要求。

    电流型变送信号输入通道快速继电器保护方法和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2931629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392603.1

    申请日:2012-10-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及航空航天测控领域对4~20mA或0~20mA电流型变送信号的输入通道进行快速继电保护的方法及其电路。该方法不同于传统使用稳压二极管和自恢复保险丝的电流输入信号保护方法,引入了基于反馈控制的保护回路,在电流信号输入取样电阻前的环路中串接一个高速信号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并将取样电阻上的电压反馈给电压比较器,当输入电压超过系统安全基准时比较器产生信号继电器驱动信号,继电器线圈得电,使得电流环断开,并产生声光报警,这样对输入的ADC通道起到了快速保护作用,防止输入通道因为过流或短路损坏ADC,这种方法较传统方法更加快速、可靠。

    MAPE增容的玄武岩纤维-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2762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087410.5

    申请日:2012-03-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APE增容的玄武岩纤维-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玄武岩纤维与木塑材料的重量比为1∶6到1∶3,且MAPE的含量范围为1-10重量%。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双辊开炼机对玄武岩纤维、木塑材料、MAPE进行塑化混炼,前后辊筒温度分别为160℃和170℃,开炼10min;(2)利用平板硫化机热压成型,成型温度180℃,预热5min,保压10min,压力8MPa;(3)卸模后再冷压15min,即得成品。获得的复合材料与无MAPE的样号相比,抗拉,弯曲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的最大增幅均在三分之一以上。且添加MAPE后木质纤维与HDPE几乎已经融合成一体,并在BF表面形成界面层,复合效果好。

    一种未知环境下脑电移动机器人共享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4801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1013015.3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未知环境下脑电移动机器人共享控制方法,所述共享控制方法:首先采集使用者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并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将左右两侧脑电信号进行自适应权重线性求和,得到脑电‑速度控制信号;移动机器人根据自主进行的路径规划,得到自主避障‑速度控制信号;移动机器人受脑电‑速度控制信号和自主避障‑速度控制信号的共享控制,在未知环境下行驶。与现有发明相比,本发明可以用脑电‑速度控制信号控制移动机器人线速度的大小,用自主避障‑速度控制信号控制移动机器人线速度的方向,通过连续共享控制使行驶过程更加稳定。

    一种基于肌电信号和脑电错误电位的机器人自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0553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1255261.X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肌电信号和脑电错误电位的机器人自然控制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实验人员按照提示执行四种自然动作;采集肌电信号和IMU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器分类,根据分类结果控制UR5机械臂对目标执行相应动作;在控制UR5机械臂的同时触发开始获取脑电信号,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器分类,检测是否产生错误电位,若产生错误电位停止UR5机械臂当前动作,反之则不作干扰。本发明与传统的肌电信号控制方法相比,提出了对自然动作的肌电识别,同时将肌电信号和IMU信号融合进行数据处理和分类识别,再通过对脑电错误电位的识别完善机器人控制过程中的纠错机制,提高了机器人的控制效率和准确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