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8011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12917.5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8/06 , C04B11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抢修抢建水泥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快速抢修抢建水泥基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制成:快硬硫铝酸盐水泥1820-1905份、粉煤灰102-203份、风积砂898-912份、减水剂12-16份、纤维35-40份、增稠剂1-4份、水740-780份、早强剂0-4份、缓凝剂0-6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快硬型胶凝材料和早强型等外加剂协同使用,不仅能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早期强度,而且能增强产品的粘结劈拉强度,改善产品与待修复结构的界面粘结性,赋予产品优异的抢修抢建性能。其次,本发明在早强剂或缓凝剂的调控下,能够实现在修复过程中对于快速抢修抢建水泥基材料不同时效性要求,大大拓宽了产品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840990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91127.4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8F120/56 , C08F2/44 , C08K9/06 , C08K3/36 , C08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水凝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制成:纳米二氧化硅5-25份、丙烯酰胺1200-1500份、过硫酸铵3-5份、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3-10份、四甲基乙二胺5-8份、乙醇3200-3600份、水9000-9500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原料中包括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满足一定掺量比例)不但能提高水凝胶的平衡溶胀率,还能有效提高水凝胶的强度与韧性,使纳米复合水凝胶比传统水凝胶具有更好的增强增韧效果。此外,本发明利用原位聚合方法,对于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分散效果,可以大大提高最终产品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792626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90662.4
申请日:2015-04-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伸应力与环境耦合作用下FRP筋耐久性能实验装置,包括下拉板(1)、定位板(7)、设于下拉板(1)和定位板(7)之间的上拉板(2)、穿过上拉板(2)并利用定位螺帽(4)设置于下拉板(1)和定位板(7)之间的4根拉杆(3)、带有螺纹杆的万向球铰(8)、装样套管(10)、玻璃管(13)、温度控制器(15);所述上拉板(2)底部设有加力螺帽(5),所述上拉板(2)和定位板(7)之间设有弹簧(6);所述下拉板(1)、上拉板(2)的中部分别设有开孔,一对带有螺纹杆的万向球铰(8)分别穿过下拉板(1)、上拉板(2)的中部开孔与装样套管(10)连接;万向球铰(8)与下拉板(1)之间设有应力传感器(9),应力传感器(9)与数据采集器(16)连接;所述玻璃管(13)与温度控制器(15)连接。该装置精准度高,应力水平可调,长期施加荷载过程中应力分布均匀,连续性好,温度控制方便,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297054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47202.8
申请日:2014-10-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研究FRP筋拉伸性能的线性锚固辅助装置,包括主架(1)、底座(2)、同心轴孔系统(3)和摆锤装置(4);所述主架(1)固定于底座(2)上,包括下层(11)和上层(12);所述同心轴孔系统(3)为一组分别设于底座(2)、下层(11)和上层(12)上的三层同轴心的孔道;所述摆锤装置(4)为两个,分别固定于同心轴孔系统(3)两侧的上层(12)上。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用于研究直径不规则FRP筋本身拉伸性能时两端的锚固,保证FRP筋与锚具同轴,避免拉伸过程中剪切应力的影响,有效增加锚固的效率和有效性,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0817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110718615.8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预测方法,首先建立微观尺度UHPC水化微结构模型和水泥‑粉煤灰‑硅灰三相复合水泥基材料水化微结构演变模型,建立对应的微观尺度下UHPC有限元数值模型,确定出微观尺度下UHPC硬化浆体力学性能,其次建立细观尺度下UHPC骨料堆积模型和细观尺度下UHPC有限元数值模型,根据UHPC硬化净浆力学属性与骨料三维空间分布,分析计算出下UHPC砂浆力学性能;最后建立了UHPC纤维的随机动态堆积模型,并建立相应细观尺度下UHPC有限元数值模型,根据UHPC砂浆材料本构参数与纤维三维空间分布,计算得到UHPC宏观力学本构关系,本发明计算精准,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39308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66232.6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混凝土几何曲折度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水泥颗粒形状因子和水灰比的影响修正系数对预先构建的理想形状下硬化水泥浆体的几何曲折度模型进行一次修正,然后利用硬化水泥浆体的曲折度模型,根据砂浆中规则砂粒的形貌特征和排列方式,构建砂浆的几何曲折度模型、混凝土的几何曲折度模型;接着,使用骨料颗粒形状因子对砂浆的几何曲折度模型、混凝土的几何曲折度模型进行二次修正,得到修正后的混凝土的几何曲折度模型。该方法在建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水化产物、骨料形貌特征、水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对孔隙结构的影响,提高了混凝土的几何曲折度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8696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433721.2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多尺度下的弹性模量预测计算方法,该预测计算方法包括(1)根据材料组成与代表性体积单元(RVE)尺寸,确定求解对象的结构类型;(2)根据求解对象的结构类型,将RVE单元内部组分划分为基质相与夹杂相;(3)根据基质相的体积含量、弹性参数以及夹杂相的形貌、弹性参数、体积含量,计算所有夹杂相的局部应变集中张量;(4)根据所有夹杂相的局部应变集中张量,利用平均场理论计算RVE的弹性参数。相比常规试验方式如经验公式方法、有限元计算法,该方法不仅更适用于多种掺杂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复合材料,而且还能提高对不同尺度下混凝土弹性参数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3297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08257.7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8/12 , C04B111/20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收缩全洞渣骨料混凝土,普通硅酸盐水泥750~800份、粉煤灰200~250份、洞渣粗骨料2200~2400份、洞渣细骨料1500~1600份、内养护剂0.3~0.4份、膨胀剂20~80份、减水剂30~50份和水350~40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低收缩全洞渣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基于内养护剂和氧化钙类膨胀剂的复合补偿收缩作用,所制备的低收缩全洞渣骨料混凝土具有高抗压、低收缩、高耐久的性能特点,降低了全洞渣骨料混凝土收缩开裂风险,延长了混凝土服役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83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38798.5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35/10 , C04B35/622 , E04C5/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及其应用,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纳米氧化铝Al2O3粉末77~87份,纳米氧化钛TiO2粉末11~13份,纳米氧化锆ZrO20~12份,纳米氧化铈CeO20~12份,其应用在建筑材料涂层中。本发明通过调节陶瓷原料成分及比例,可以制备强粘结高致密长寿命的新型纳米复合陶瓷涂层钢筋,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侵蚀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从而增加了工程服役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70440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0528208.6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3D打印智能设计三维网状骨架制备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浆与3D打印智能设计三维网状骨架组成,其中水泥砂浆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制成:普通硅酸盐水泥337‑375份、粉煤灰93‑107份、细骨料710‑886份、聚羧酸减水剂0.5‑0.6份、水170‑194份。3D打印智能设计三维网状骨架可由设计者按照实际需求确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设计的三维网状骨架结构能提高混凝土的受压峰值应变,是玄武岩混凝土2倍。这种方法制备的混凝土可以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延性,具有良好的能量耗散作用。此外,本发明方法还可以大大提高材料的均匀性,相对于普通的纤维掺入方式,不存在分布不均和结团的问题,可以大大提高最终产品的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