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吸收-再吸收式并联余热利用协同增温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0374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72753.2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吸收‑再吸收式并联余热利用协同增温热泵系统,包括再吸收器、解析器、一级吸收器、一级发生器、二级吸收器、二级发生器以及溶液热交换器。再吸收器通过液体出料管道依次与溶液热交换器、解析器相连;解析器通过液体进料管道依次与溶液热交换器、再吸收器相连;一级发生器通过液体出料管道依次与溶液热交换器、一级吸收器相连;一级吸收器通过液体进料管道依次与溶液热交换器、一级发生器相连;二级发生器通过液体出料管道与溶液热交换器、二级吸收器相连;二级吸收器通过液体进料管道依次与溶液热交换器、二级发生器相连。本发明可实现较大的温升幅度和性能系数,进一步降低吸收式热泵系统的运行压力,提高体统的运行稳定性。

    基于电驱动膜分离技术提升燃气型氨水溴热泵性能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73919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0360422.2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驱动膜分离技术提升燃气型氨水溴热泵性能的装置,包括低压级溶液循环系统、高压级溶液循环系统、燃气系统,低压级溶液循环系统包括低压吸收器、一级节流阀、一级电驱动膜分离器、一级溶液热交换器、一级溶液泵、低压分凝器、低压发生器,高压级溶液循环系统包括高压吸收器、二级节流阀、二级电驱动膜分离器、二级溶液热交换器、二级溶液泵、高压发生器、高压分凝器、二级溶液泵,所述一级电驱动膜分离器、二级电驱动膜分离器均为电驱动膜分离器,本发明利用电驱动膜分离技术保证三元工质提高发生效率并不影响吸收能力,提高燃气热量的利用效率;并在室外温度过低时采用废气补热的方式提高产热能力。

    一种空调六通阀及包含它的热泵型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7702370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710991250.X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李舒宏 邹凯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六通阀及包含它的热泵型空调器,空调六通阀包括主阀和导阀,主阀通过管道与导阀相接,主阀包括主阀壳体、主阀滑块、主阀左侧弹簧、主阀右侧弹簧和六个阀口,导阀包括导阀壳体、导阀滑块、左端控制器、右端控制器和四个导阀口。热泵型空调器包括空调六通阀、压缩机、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二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电子膨胀阀、节流控制器和管道选择器。本发明空调六通阀能实现左中右三种状态的切换,能替代一般空调四通阀,使空调在制冷、制热及三种化霜模式的运行模式之间切换,包含空调六通阀的热泵型空调器能实现冬季向室内供热同时室外除霜模式运行,提高室内舒适度。

    基于电驱动膜分离技术提升燃气型氨水溴热泵性能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7391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360422.2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驱动膜分离技术提升燃气型氨水溴热泵性能的装置,包括低压级溶液循环系统、高压级溶液循环系统、燃气系统,低压级溶液循环系统包括低压吸收器、一级节流阀、一级电驱动膜分离器、一级溶液热交换器、一级溶液泵、低压分凝器、低压发生器,高压级溶液循环系统包括高压吸收器、二级节流阀、二级电驱动膜分离器、二级溶液热交换器、二级溶液泵、高压发生器、高压分凝器、二级溶液泵,所述一级电驱动膜分离器、二级电驱动膜分离器均为电驱动膜分离器,本发明利用电驱动膜分离技术保证三元工质提高发生效率并不影响吸收能力,提高燃气热量的利用效率;并在室外温度过低时采用废气补热的方式提高产热能力。

    一种低温混合物气液相平衡实验测试系统及其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83273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322091.5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相平衡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混合物气液相平衡实验测试系统及其测定方法;气液相平衡实验测试系统包括样品储罐、恒温系统、平衡釜、数据采集系统、组分测量系统和真空配气系统;所述平衡釜设在恒温系统内,样品储罐与平衡釜通过管道相通;数据采集系统、组分测量系统和真空配气系统分别与平衡釜相接;本发明能解决当前化工产业中相平衡数据严重不足的技术问题,采用两组色谱仪同时对气液相数据进行采样与测量,避免单套气相色谱仪分别采集气相和液相样品时由于时间不同步而导致的相平衡数据偏差,可提高气液相平衡数据测量精度。

    一种基于光伏光热和电渗析的溴化锂-水吸收式制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33981B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510042656.4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伏光热和电渗析的溴化锂‑水吸收式制冷装置。该系统包含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电渗析装置、溶液热交换器、太阳能集热器、溶液泵,冷却水泵。本发明相对于无电渗析装置的吸收式系统,提高了系统的放气范围,在同样的发生温度和吸收温度下,效率得到提升,或者可以使系统在较低的发生温度和较高吸收温度下也能工作;同时利用了太阳能热,进一步减少了系统能耗。

    具备自动除液功能的板式冷凝器

    公开(公告)号:CN104154769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206790.9

    申请日:2014-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自动除液功能的板式冷凝器,包括冷却水层、冷凝气体层、冷凝壁面、刮液装置、滑轮组、磁铁、悬吊接水箱、虹吸管、S形平面弹簧组成;冷凝器的冷凝气体进口位于冷凝器后侧的顶部,在数个冷凝气体层中的壁面冷凝成液体后流入冷凝液体连通通道,再经过冷凝液体出口流出;冷却水由顶部进入冷凝器,并沿着数个冷却水层向下流入悬吊接水箱中;本发明利用悬吊接水箱冷却水在虹吸管的周期接放水作用下,使得悬吊接水箱周期上下移动,并通过滑轮组和磁铁带动刮液装置和S形平面弹簧往复上下运动,刮掉冷凝壁面的冷凝液膜,可有效降低冷凝板的传热热阻,增加传热和冷凝效率,并防止冷却水中的杂质在冷却水层壁面结垢,提高冷凝器持续工作时间。

    基于虹吸原理的管壳卧式刮液冷凝器

    公开(公告)号:CN104154770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207074.2

    申请日:2014-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虹吸原理的管壳卧式刮液冷凝器,包括壳体、水平冷凝管、刮液单元和接水桶;刮液单元由刮液装置、主从动磁铁、滑轮组组成。接水桶中安装有虹吸管,该装置利用虹吸管的周期性接放水原理,使得接水桶周期性上下运动,并通过滑轮组和主从动磁铁带动冷凝管外的刮液装置做周期刮液作业,刮掉冷凝管外表面的冷凝液膜、液滴和吸附的杂质,有效降低冷凝管的传热热阻,增加传热和冷凝效率。

    溶液除湿预防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结霜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00310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56239.8

    申请日:2014-04-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7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溶液除湿预防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结霜的系统及方法,其利用溶液的除湿作用抑制了湿空气中水分在蒸发器表面的结霜。本发明利用除湿浓溶液对蒸发器进口空气进行除湿处理,从而大幅度的减轻热泵热水器的结霜问题,提高热泵热水器的制热性能;同时,当除湿溶液达到吸湿限度后,利用热泵回路自身的热量对稀溶液进行再生,此时循环空气与加热后的高温稀溶液进行热湿交换,吸热后的空气将热量在蒸发器内释放,最终被系统回收利用,从而提高热泵的再生效率。本发明通过并联热泵回路和空气循环回路,不仅解决了湿空气在蒸发器表面易结霜的问题,而且提高了整个系统制热水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