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1581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329148.2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9/14 , C01B25/32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实现污水脱氮除磷和磷资源回收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第一沉淀池、多级诱导结晶柱、硝化池、第二沉淀池、缺氧池、曝气池和第三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的一个排泥口与硝化池的进泥口连接,另一个排泥口和外界连通;第三沉淀池的一个排泥口与厌氧池的进泥口连接,另一个排泥口和外界连通;第一沉淀池和缺氧池之间连接有污泥浓缩池,第一沉淀池的排泥口与污泥浓缩池的进泥口连接,污泥浓缩池的排泥口与缺氧池的进泥口连接,污泥浓缩池的出水口与硝化池的进水口连接。通过增加污泥浓缩池,可以提高氨氮去除率;设置多级诱导结晶柱能够增加磷回收率;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0015759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328669.6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氮磷吸收的落干式人工湿地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池体和进水干管,池体内部设有用以种植湿地植物的三层湿地填料,池体底部设有通往出水槽的出水管,池体上方设有与进水干管连接并带有喷头的微喷灌支管,微喷灌支管的设置高度高于湿地植物的生长高度,进水干管上设有进水总阀、加压泵和第一定时器,出水管上设有出水总阀和第二定时器。本发明叶面-根茎循序双重布水的方式总氮去除率为69.76%,总磷去除率为74.45%,相比于传统方法根部布水的方式明显提高;本发明通过叶面喷洒,植物的生物量也明显高于传统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966507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92946.3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 C02F3/32 , C02F3/301 , C02F3/302 , C02F2003/001 , C02F220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型周期性两端交替进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该系统包括湿地进水布水区、湿地主体部分、湿地出水集水区,其中,布水区与集水区位于整个系统的两端,呈对称型结构,湿地主体部分位于湿地进水布水区与湿地出水集水区之间。湿地进水布水区与湿地出水集水区的侧面墙壁上部内嵌进水管,进水管下方墙壁上内嵌2排以上相互平行的出水管。湿地主体部分包括位于主体部分底部的湿地基质填料和种植于湿地基质填料上的经济植物。该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周期性地改变湿地进水点,改善了传统湿地系统中植物由于湿地前后端营养物浓度不均导致的差异明显的生长状况,在实现了污水中氮磷资源化的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86130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18578.3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生生物生态毒性评价的藻类培养的均匀光照装置,包括培养箱本体,所述培养箱本体内部设置在有自动控温系统;所述培养箱本体内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网板层;所述网板层为下层网板和上层网板平行设置构成的内空腔的结构网层,所述网板层的上层网板上表面均匀排布设置若干与培养箱本体垂直的合金横杆,所述网板层内部的下层网板上均匀排布设置若干条状光源,所述条状光源的设置位置和数量与合金横杆对应。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水生生物生态毒性评价的藻类培养的均匀光照装置,控制藻类急性毒性中的光照条件,使处于培养箱中的培养物接受同等强度的有效光源。
-
公开(公告)号:CN103910432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164005.8
申请日:2014-04-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节能型序批式生活污水氮磷高效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序批式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并包括以下步骤:(1)将生活污水输入序批式反应器中,并在厌氧条件下机械搅拌2~3小时;(2)序批式反应器低气量曝气,并控制序批式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为0.8~1.0mg/L,持续反应2.5~3.5小时,并控制反应结束后反应器内硝态氮浓度与磷酸盐浓度(以磷计)的比值为1.9~2.2;(3)对序批式反应器停止曝气,机械搅拌,持续反应3~4个小时;(4)序批式反应器开始曝气,并控制序批式反应器内溶解氧的浓度为3~4mg/L,持续反应1~2小时;(5)对序批式反应器停止曝气,静置沉淀,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经过排水管排出,并通过排泥管排出剩余污泥等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5130102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56100.X
申请日:2015-07-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散式生活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强化反硝化脱臭的方法,将收集的农村生活污水首先排入多级串联的大深径比厌氧产沼气池进行厌氧消化反应,然后进入反硝化脱臭池进行包括反硝化脱氮、反硝化脱硫和反硝化氨氧化反应在内的自养反硝化和异养反硝化、同时消耗致嗅有机污染物的协同作用,再经水泵提升进入跌水充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硝化反应,跌水充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部分硝化液回流至反硝化脱臭池,其余出水进入人工湿地。本发明有效降低厌氧出水中致臭物质的浓度,除臭效果充分。可解决跌水充氧工序的嗅味问题,集污水处理与源头除臭于一体,节能节地,运行成本低,维护管理简单,尤其适用于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631380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67174.4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383 , Y02A20/402 , E02B3/02 , E02B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岸边式梯级二维表面流滤水河床原位生态修复方法,充分利用河床空间,将河床断面由内向外依次设计为中心主河槽、梯级二维表面流基床以及岸边配水渠等功能区域,其间保持一定的水位梯度。利用河流纵向水力坡降和上游剩余位置水头,在修复单元进口端设分水短坝等设施,将河道上游来水按比例分配至岸边配水渠与中心主河槽。配水渠内侧设均匀分布的配水堰再将河水配置至梯级表面流滤水基床,并以近似垂直于中泓线的横向流态流经梯级基床,基床内填充基质,种植水生植物,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同时强化净化水质,修复河流生态系统,基床出水汇入中心主河槽,从而完成一个单元的岸边式梯级二维表面流滤水河床的原位生态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2409718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232761.6
申请日:2011-08-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 Y02A40/2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收集处理河网区村落初期雨水的装置和方法,适合于农村地区的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所述收集处理河网区村落初期雨水的装置包括收集雨水的沟渠、储存池和布水管,储存池通过进水管与沟渠连接,储存池连接至基本沿河流走向布置于河岸边坡顶端的布水管,沟渠内靠近进水管连接处的下游位置设有挡板,河岸边坡地表种植牧草形成人工湿地,布水管朝向人工湿地的一侧分布有滴灌孔,沟渠内被挡板截留的初期雨水经进水管进入储存池,储存池内储存的雨水进入布水管。采用上述装置收集处理河网区村落初期雨水的方法为:沟渠内被挡板截留的初期雨水经进水管进入储存池,储存池内储存的雨水进入布水管后,以滴灌漫流形式向人工湿地中布水,经牧草净化后排入河流。
-
公开(公告)号:CN102120668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010291780.1
申请日:2010-09-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印刷线路板综合废水资源化利用方法是应用于印刷线路板(PCB)企业产生的线路板综合废水处理与资源回收的一套完整的工艺体系。PCB综合废水经pH调节池、絮凝池、沉淀池、生物活性滤池、超滤和反渗透工艺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后,出水水质可回用于生产线用水,生物活性滤池采用多层介质,取代常规的砂滤池和活性炭池串联工艺,既可保证对于悬浮物的物理过滤效果,又具有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功能。沉淀池分离出的泥进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浓缩后的泥经气隔离泵进入贮泥罐、厢式压滤机,压滤后的污泥体积降低,经过焙烧纯化、粉碎、酸浸过程后,污泥中的金属铜离子完全转移到酸溶液中。含铜酸液经过电解可以回收品质较好的金属铜和硫酸溶液。
-
公开(公告)号:CN102094406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87767.0
申请日:2010-12-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鱼礁式多孔混凝土预制块,所述预制块由上、下两部分构成,所述预制块的上部的外形轮廓为长方体结构,长方体的一对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能与另一预制块相互嵌套的键和凹槽,长方体的纵向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孔洞;所述预制块的下部为4根支撑体,分别设置在长方体下表面的四个角处。本发明鱼礁式多孔混凝土预制块设计充分应用了空间几何原理,砌块组合时自然产生供鱼类洄游的通道,完全适合各类型生物的栖息繁衍,实现了河道生态修复与水质改善的完美统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