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4205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80048049.3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7/00 , B01D63/06 , B01D67/0006 , B01D67/0088 , B01D69/02 , B01D69/10 , B01D69/125 , B01D71/56 , B01D2323/40 , B01D2325/08 , B01D2325/24
Abstract: 一种分离膜,其具有分离膜本体和压缩弹性模量为0.1GPa以上5.0GPa以下的流路材料,所述分离膜本体至少具有基材和分离功能层,所述流路材料在所述基材的厚度方向上单独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05682778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80060087.X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3/10 , B01D69/12 , B01D2313/146 , B01D2325/00 , B01D2325/08 , C08L23/10 , C08L23/12 , C08L23/16 , C08L53/00 , C08L2205/025 , C08L2205/03 , C08L2205/0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发挥良好的造水性能、并且操作性、工序通过性优异的分离膜及分离膜元件。本发明的分离膜具备:分离膜主体,其具有供给侧的面和透过侧的面;和透过侧流路部件,其粘合于所述分离膜主体的透过侧的面上,所述分离膜中,所述透过侧流路部件由至少包含高结晶性聚丙烯(A)的组合物构成,并且满足下述要件(a)及(b)。(a)在所述组合物中,所述高结晶性聚丙烯(A)的含量为40~95重量%。(b)所述透过侧流路部件的熔融吸热量(ΔH)为20~70J/g。
-
公开(公告)号:CN104470624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80037569.9
申请日:2013-07-23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9/10 , B01D63/10 , B01D69/12 , B01D2313/146 , C02F1/44 , C02F2103/08
Abstract: 分离膜(31)包括分离膜主体和流路部件(40),所述分离膜主体包含供给侧的面(17)和透过侧的面(18)、并且至少具有基材(11)及分离功能层(13),所述流路部件(40)具有与所述分离膜主体不同的组成、并且接合在所述基材(11)厚度方向的与所述分离功能层(13)的相反侧,所述分离膜中,所述流路部件包含两个以上的层。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长时间于高压条件下实施反复运转下也能够发挥稳定性能的分离膜及分离膜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00381622C
公开(公告)日:2008-04-16
申请号:CN02801473.1
申请日:2002-06-25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F2/28 , C08B3/16 , C08K5/0016 , C08L1/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塑性纤维素衍生物组合物是,以具有碳原子数为2~5的重复单元的脂肪族聚酯侧链的纤维素酯为主成分构成的,是在200℃的加热损失率为5wt%或以下,在200℃、1000sec-1的熔融粘度为50~300Pa·sec,在200℃、100m/min牵引时的熔体张力为0.1~40mN的热塑性纤维素衍生物组合物,可以通过熔融纺丝来提供优异的纤维制品。
-
公开(公告)号:CN11484579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080089218.2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使氢气和氦气等轻质气体的分离选择性提高。本发明的气体分离膜具备多孔性支持层、和设置在上述多孔性支持层上并含有交联聚酰胺的分离功能层,上述分离功能层具有具备多个凸部和凹部的褶皱结构,将上述分离功能层的表面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在25℃的纯水中进行了观察时,将任意的凸部20处以3nN的力按压时的变形量的平均值为5.0nm以上且10.0nm以下,并且上述变形量的标准偏差为5.0n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3195079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80081013.7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B01D63/10 , B01D69/10 , B01D69/12 , B01D71/56 , C01B13/00 , C01B3/00 , B01D53/22 , H01M8/04 , H01M8/0662 , H01M8/10 , H01M8/12
Abstract: 用含有聚酰胺、石墨烯、MOF(Metal Organic Framework,金属有机框架)及COF(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共价有机框架)中的任一者的分离膜对正极气体进行纯化后、供给至正极。
-
公开(公告)号:CN11316487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80081217.0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B01D63/10 , B01D69/02 , B01D69/10 , B01D69/12 , B01D71/56 , C01B3/00 , C01B3/56 , B01D53/22 , H01M8/04 , H01M8/0662 , H01M8/10 , H01M8/12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发电系统中减少杂质在气体中的混入。本发明的发电系统将负极气体利用聚酰胺、石墨烯、MOF(MetalOrganic Framework,金属有机框架)及COF(Covalent OrganicFramework,共价有机框架)中的任意分离膜进行纯化后供给至负极。
-
-
公开(公告)号:CN105658312B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480059812.1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3/103 , B01D2313/146 , C02F1/44 , C02F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的分离膜元件包括集水管以及多个分离膜叶,前述多个分离膜叶互相堆叠并且卷绕在前述集水管周围,前述分离膜叶中的每一个包括各自具有进料侧面和渗透侧面的一个或多个分离膜,并且被配置成使得前述进料侧面彼此面对,具有固定于其上的多个突起的片材设置在互相堆叠的前述分离膜叶的前述渗透侧面之间。关于前述突起的高度,最大高度与最小高度的比率为1.10至1.50,并且前述高度的变动系数为0.02至0.15,以及前述突起向前述片材中的浸入比率为10%至100%。
-
公开(公告)号:CN104136101B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380010681.3
申请日:2013-02-19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71/80 , B01D63/10 , B01D67/0088 , B01D69/02 , B01D69/04 , B01D69/10 , B01D69/125 , B01D71/56 , B01D71/68 , B01D2313/143 , B01D2323/40 , B01D2325/02 , B01D2325/06 , B01D23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稳定性上有效的分离膜和分离膜元件,其能够提高在施加压力从而使分离膜元件运转时的分离除去性能,并且提高每单位时间的透过水量增加等分离膜元件性能。该分离膜(3)具有分离膜本体(30)以及供给侧流路材料(4),所述分离膜本体(30)具有供给侧的面(31)和透过侧的面(32),所述供给侧流路材料(4)配置在所述分离膜本体(30)的供给侧的面(31)上,所述分离膜的特征在于,在将与流过供给侧的面(31)的供给水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供给侧流路材料(4)的厚度作为供给侧流路材料的宽度d时,供给侧流路材料的高度/宽度的比(h/d)为0.7以上3.0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