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8958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336153.X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少模环路波长转换装置,包括光子灯笼、环路装置、模式耦合器和接收端;通过光子灯笼将各模式的信号光从少模光纤中分离开来,然后将各模式的信号光分别通过环路装置得到对应的LP01模式的信号光,接着通过模式耦合器将多路LP01模式信号光耦合入少模光纤中,最后通过接收端获取目标波长的信号光。本发明实现了少模波分复用传输系统中的波长转换功能,可以将一个信道上的信号转移到多个信道中进行传输,减轻了网络负荷;利用四波混频与参量放大效应提出了环形级联循环方法,极大地扩展了波长转换的范围,提高了波分复用系统的灵活性;并提出了一种环路控制器,通过时序信号触发斩波器与光开关实现信号光的循环与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98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1413127.2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Logistic混沌加密方式的OCDM系统。传统的Logistic混沌通常只是利用单一的迭代值产生随机性不高的序列或者是利用对初始值的敏感性进行多次的复杂迭代,这会使得保密系统安全性不高或者实现太复杂。研究表明,在混沌参数不变的请况下,最开始迭代的二十多次迭代值之差几乎为0,此时至少进行二十多次迭代后的迭代值才会有效,而本发明是通过产生迭代值的同时,使原本固定的参数值受随机序列的控制而变化。此时迭代值随着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不需要多次的复杂迭代。但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只改变混沌参数的值的方法得到的序列安全性更高。初始值只需要由初始值发生器随机提供,可以产生不同的迭代值的同时还保证了随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5561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204969.X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通信技术领域的一种码本旋转角度扰动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通信传输安全性等问题。其包括:将初始码本的密钥输入到预构建的蔡氏电路目标函数模型中,获得混沌序列;依据所述混沌序列产生的旋转角度,对预构建的母码本中的母星座点进行旋转操作,得到新用户的星座点;基于所述新用户的星座点和母星座点的映射关系获得码本映射星座,所述码本映射星座依据预构建的因子图及因子矩阵获取新用户码本;利用所述新用户码本对输入至所述发送端的数据进行码本映射,并执行调制操作,获取所述发送端的发送数据。本发明实现了对码本的加密,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得到了一种高稳定、高频谱效率、高安全性的光传输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601559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360992.X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混沌掩蔽下三维星座整形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串并变换单元接收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并将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变换为三路,其中一路通过PCDM编码将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均匀分布的二进制比特转换成目标概率分布的编码符号,编码符号再通过Polar编码器生成符号位,另外两路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直接输入对应的Polar编码器中,生成符号位;将三路最终编码符号结合得到最终三维星座符号;采用Logistic混沌模型对三维星座符号中经过PCDM编码一路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随机掩蔽在三路坐标中;采用lorenz模型对三路坐标置乱,并通过三维CAP调制单元对完成加密后的掩蔽符号进行传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动态混沌掩蔽下三维星座整形传输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91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1306272.3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L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概率16cap映射加密方法,包括:设定初值X(0)和参数u,生成外层混沌序列;依次取外层混沌序列中的元素和参数u作为密钥,生成若干串内层混沌序列,并与时序一一对应;通过CCDM将内层混沌序列打乱成符合高斯分布的非均匀分布;通过非均匀分布的内层混沌序列改变16CAP信号在星座图中每一圈出现的概率,使内、外圈概率分布符合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本发明通将非均匀分布的混沌序列与信号进行异或处理,动态调节星座点概率,使生成星座点概率符合高斯分布。16CAP信号星座图内圈概率增加,外圈概率减小,可达到降低接收端光功率和误码率的效果,间接提高了信号传输速率。本发明将概率成型应用于混沌加密中,安全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73767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0166375.5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B10/079 , H04B10/116 , G01N33/00 ,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通道自由空间光通信的能见度分析系统,发送端利用光学天线将信号光进行发送,通过对二进制比特流编码调制后,在自由空间信道中进行传输;在空间信道传输过程中,信号受到信道矩阵以及噪声矩阵的影响,每个通道中信号受到不同程度的衰减;接收端通过多个接收口进行接收后解调解码,对不同通道赋予不同的权重,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最后获得空间的能见度。本发明采用多通道技术,提供多个信道样本,使得结果更加准确精细;本发明采用MIMO探测技术,降低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光强闪烁以及光污染等因素造成的监测不准确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35583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271139.0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弯曲结构的光纤MI传感器、制作的方法及传感系统,该光纤MI传感器包括单模光纤和设置在单模光纤末端的弧形结构;在单模光纤上还设有一弯曲结构,该弯曲结构设置在离弧形结构1‑3mm处;该弧形结构由将单模光纤末端放入光纤熔接机中进行放电得到;弯曲结构为由对单模光纤进行加热得到;该传感系统包括光源、光纤MI传感器和光谱仪;当进行位移传感时,该光纤MI传感器的弧形结构与待传感位移的对象接触;本发明在提高传感灵敏度的同时可减小传感系统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292908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081239.6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B10/079 , H04B10/11 , G01N21/39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波长探测的能见度分析方法,该能见度分析方法采用波长分别为1640nm和1550nm的两个自由空间光激光器进行两路光信号相互通信,通过接收信号计算相应的误码率,对两路不同光信号误码率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大气湍流和团雾对能见度影响所占的比重。
-
公开(公告)号:CN115694783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32365.5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L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形学习编码重构的物理层混沌加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混沌加密方法在混沌序列数量需求增加后效率会受影响的技术问题。其包括:通过基于流形学习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得到混沌密钥序列;利用混沌密钥序列对物理层中待发送的信号数据进行相位掩盖加密和频率掩盖加密,得到加密后的信号数据。本发明借助流形学习辅助神经网络学习混沌密钥序列的分布特征,进而重构序列数据,通过网络并行计算优势,能够有效提高混沌序列生成效率,提升系统传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416701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010228293.4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矢量扰动的高安全正交模分复用接入方法,包括:在发送端与接收端采用基于矢量扰动的混沌加密技术,通过矢量扰动改变每个正交模式下传输的信号,利用混沌序列控制不同正交模式,完成信号在正交模式复用系统中的加密解密过程。本发明能够在提高光纤空间密度以增大传输容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接入网系统传输的安全性,在不影响系统传输速度以及信号传输质量的情况下最大化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