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组合拒马式人工鱼礁

    公开(公告)号:CN11260264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011494404.2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组合拒马式人工鱼礁,包括前板及后板;前板及后板均为整体呈匚形的平板状结构,匚形平板状结构的两侧为支撑件,中部为用于连接两支撑件的连接构件;前板和后板的连接构件远离支撑件侧相互连接后形成三角形拒马状结构;前板的外侧连接有一根以上圆锥状结构,圆锥状结构的底面与前板外侧面连接;后板上的两支撑件上分别开有与前板上的两支撑件匹配的孔I和孔II,将另一可组合拒马式人工鱼礁的前板的两支撑件插入后板上的孔I和孔II即可完成两可组合拒马式人工鱼礁的固定。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廉,扩展性极佳,能够进行延伸堆叠,有利于附着生物生长,极具应用前景。

    一种可折叠式的鱼类及海珍品增殖放流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72209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710594935.0

    申请日:2017-07-20

    Abstract: 一种可折叠式的鱼类及海珍品增殖放流装置,包括立体的箱体框架,活动覆盖于箱体框架顶部的箱盖,活动覆盖于箱体框架底部的箱底板,放流绳,多孔饵料构筑物和回收绳;箱体框架能够折叠;箱底板转动连接于箱体框架底部,其自由端上设有放流绳,放流绳上提收紧时,箱底板覆盖住箱体框架底部,放流绳松开时,箱底板自由端向下翻转,箱体框架底部开口与外部连通;供海珍品苗种栖息的多孔饵料构筑物与箱体框架独立脱离配置,用于放流后将装置整体回收的回收绳固设于箱体框架顶部。本装置集鱼类苗种和海珍品苗种放流为一体,在减少苗种流失率的同时,还能对苗种起到保护作用;并且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将苗种放流到指定海域。

    一种聚鱼型海洋牧场功能构件配置组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51198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45746.3

    申请日:2013-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鱼型海洋牧场功能构件配置组合方法,由圆角六边形聚鱼构件和台面框架型聚鱼构件构成,两种聚鱼构件为一个组合,由多个组合组成聚鱼型海洋牧场功能构件,每个组合之间间距为100-200m,投放水深为10-15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配置和布局上要体现出多功能立体化利用格局,既能够聚集近底层鱼类同时又能够聚集中上层鱼类,而且通过流场的调控使局部海域环境得到改善,如有利于营养物质交互和利用,有利于藻类等植物附着生长等,实现高效产出的目标。

    半浮式钢混鱼礁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6167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53091.7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渔业工程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半浮式钢混鱼礁,包括网笼,网笼内设置有若干个浮子,网笼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远离网笼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远离限位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礁体,调节组件包括锚链,锚链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吊环,吊环通过连接部转动连接有圆柱,一个圆柱与限位组件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个圆柱与礁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将浮子放入网笼中,能够有效增加网笼所提供的浮力,通过浮力抵消礁体的部分重力,减轻了礁体的重量,使礁体处于软底基质的海域时,能够有效避免了礁体的沉陷、淤积和掩埋,使礁体能够为鱼类栖息、产卵提供一定的附着基。

    一种六棱柱型人工鱼礁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9237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53062.0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六棱柱型人工鱼礁,涉及人工鱼礁技术领域,包括玻璃钢板,玻璃钢板上设有若干珊瑚养殖结构,玻璃钢板底面安装有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框架底部固接有混凝土底板,玻璃钢板和混凝土底板之间设有串联结构,串联结构用于诱集鱼群。本发明不仅具有人工鱼礁的集鱼效应,兼具了海藻栽培以及珊瑚礁修复的功能,高效利用了海洋垂直空间,对于热带近岸资源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一种评价磁强对鱼类分布及生理影响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1828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52018.2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公开了一种评价磁强对鱼类分布及生理影响的装置,通过励磁组件发射磁力线,能够有效地对得到磁力线影响时间对预定鱼类在养殖水体中的密度分布、及通过获取预定鱼类的预定酶活密度得到预定鱼类的生理学影响,从而便于以此为依据对水产养殖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及根据水产养殖受危害的程度估计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相互连通的样本容器和底滤容器、循环单元以及励磁组件,样本容器容纳有养殖水体,养殖水体内养殖有预定鱼类,养殖水体通过循环单元在样本容器和底滤容器内进行循环流动,励磁组件用于产生穿过样本容器的磁力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过上述装置实施的评价磁强对鱼类分布及生理影响的方法。

    组合式人工鱼礁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5653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65799.X

    申请日:2023-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人工鱼礁,属于鱼礁技术领域。该组合式人工鱼礁包括礁体,礁体包括固定体和活动体,固定体上设有固定部件,固定体通过固定部件固定连接于海底,固定体的一侧面被配置为固定迎流面,固定体上还设有活动部件,活动体通过活动部件连接于固定体上,活动体上配置有活动迎流面,活动迎流面与固定迎流面位于礁体的同一侧,固定迎流面与活动迎流面共同组成迎流面,活动部件用于改变活动体在固定体上的位置,以改变活动迎流面的大小。本发明的组合式人工鱼礁能够通过改变活动体在固定体上的位置,改变迎流面积的大小,适应不同季节的海流大小的不同,在保证礁体稳定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改善礁体周围的资源分布。

    一种生态环保型海滩废弃物收集及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29726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910943155.1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环保型海滩废弃物收集及处理装置,包括海滩废弃物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废弃物箱;海滩废弃物智能机器人包括车体、废弃物收集装置及控制系统;废弃物收集装置包括废弃物收集仓、收集管道和废弃物收集头,废弃物收集头布置在车体的前方,通过收集管道与废弃物收集仓的上端连通,废弃物收集仓内上下布置有多层将废弃物收集仓分为多隔间的金属分层筛网;控制系统包括感应器和智能芯片;感应器获取海滩废弃物的相关信息,并将其传递至芯片,芯片根据获取信息规划路径并驱动机器人收集海滩废弃物,在收集废弃物的同时在废弃物收集仓内筛分废弃物,结束后将废弃物倒入智能废弃物箱内。本发明的智能化程度高,人力成本低,应用前景好。

    一种综合多营养级海水网箱养殖系统装置及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94368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710865850.1

    申请日:2017-09-22

    Abstract: 一种综合多营养级海水网箱养殖系统装置及养殖方法,环形外围浮体漂浮于海面,其内缘下方固设养鱼箱体;在养鱼箱体下方卧式悬挂一块负载板,负载板上开设牵引绳通过孔;养参箱体搁置在负载板上;养参箱体内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养参笼;牵引绳上端固定在外围浮体上,牵引绳中段绕系在养参箱体上,牵引绳下端活动穿过牵引绳通过孔,端部固定住第一沉子;外围浮体上设置多根将其固定在设定位置的锚绳,锚绳上设有浮子,锚绳上悬置养鲍箱体,养鲍箱体内活动插装隔板。本系统通过不同营养级共养生物间的合理搭配和循环共生,缓解了传统海水养殖业自身污染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克服了以往网箱养殖单一化模式造成的自身污染问题。

    一种可折叠式的鱼类及海珍品增殖放流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72209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594935.0

    申请日:2017-07-20

    Abstract: 一种可折叠式的鱼类及海珍品增殖放流装置,包括立体的箱体框架,活动覆盖于箱体框架顶部的箱盖,活动覆盖于箱体框架底部的箱底板,放流绳,多孔饵料构筑物和回收绳;箱体框架能够折叠;箱底板转动连接于箱体框架底部,其自由端上设有放流绳,放流绳上提收紧时,箱底板覆盖住箱体框架底部,放流绳松开时,箱底板自由端向下翻转,箱体框架底部开口与外部连通;供海珍品苗种栖息的多孔饵料构筑物与箱体框架独立脱离配置,用于放流后将装置整体回收的回收绳固设于箱体框架顶部。本装置集鱼类苗种和海珍品苗种放流为一体,在减少苗种流失率的同时,还能对苗种起到保护作用;并且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将苗种放流到指定海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