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8609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54014.2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全自然循环反应堆的破口模拟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破口模拟方法包括:获取破口模拟系统的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对方程组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基于无量纲化处理的方程组获得无量纲参数比;基于目标设计参数确定无量纲参数比的值;确定破口位置和破口尺寸;基于无量纲参数比的值、破口位置和破口尺寸设计破口模拟系统;对设计的破口模拟系统进行失真评价;如果失真评价的结果不满足要求,则对设计的破口模拟系统进行修改,直至设计的破口模拟系统的失真评价结果满足要求。本申请提供的破口模拟方法可提高破口模拟的精确性,适用于全自然循环反应堆的破口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97638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39862.8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动力堆在LOCA事故中的恢复运行的方法。该恢复运行的方法包括步骤:关闭动力堆并关闭二次侧正常给水系统;启动PRHR系统;将海水引入容纳压力容器的隔间,以使海水淹没下封头;在LOCA事故中的破口被隔离后,向隔间充气以排出所引入的海水;关闭PRHR系统,重新打开二次侧正常给水系统;启动动力堆。本发明可以有效缓解事故发生后的堆芯温度快速上升的状况,并能够逐步实现动力堆的部分或全部功率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6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699699.5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科技孵化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事故燃料方案的非破口事故分析方法、处理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抗事故燃料方案的非破口事故分析方法包括:选择非破口事故工况,根据非破口事故工况以及抗事故燃料方案,确定抗事故燃料方案的事故分析的验收准则;根据非破口事故工况以及抗事故燃料方案,确定抗事故燃料的事故分析的初始条件以及假设参数;将初始条件以及假设参数输入分析模型,得到事故计算结果;结合事故计算结果和对应非破口事故工况的验收准则,得到非破口事故工况的事故分析结论。上述方法可以适用于ATF方案影响下的非破口事故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1979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08160.1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验证虹吸破坏装置在低压下的反向喷放能力的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试验系统包括虹吸破坏装置、低压试验罐以及排放管道。其中,低压试验罐内容纳有工质。虹吸破坏装置设置于低压试验罐内。虹吸破坏装置和排放管道连接,排放管道和低压试验罐的外部相连通。排放管道设置有破口模拟结构。在破口模拟结构产生的压差作用下,低压试验罐内的工质自虹吸破坏装置经排放管道排放至低压试验罐外,以获取虹吸破坏装置的试验数据,进而得到虹吸破坏装置在低压下的反向喷放能力。上述试验系统可试验验证虹吸破坏装置在低压条件下对破口事故的缓解能力并进行合理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143005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010332404.6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入口管道(2)、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入口隔离阀(3)、热交换器(4)、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出口管道(5)、汽动泵(6)、汽动泵出口隔离阀(7)、汽动泵出口管道(8)、汽动泵旁路管道(9)、汽动泵旁路隔离阀(10)、汽动泵蒸汽入口管道(11)、汽动泵入口隔离阀(12)、水箱(13)及蒸汽发生器(14);该系统利用汽化及冷凝的方式,依靠密度差驱动流体在系统内形成自然循环,带出堆芯余热带出堆芯余热。
-
公开(公告)号:CN11538898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0949716.0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F2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流动环境下的流量计标定系统及方法,通过将待标定的流量计和实际应用环境下与待标定的流量计上下游连接的组件安装在密封充满水的压力容器内,能够尽可能地模拟流量计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上下游流动环境,使得标定后的流量计在实际应用中也能获得较高的流量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953752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778020.7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反应堆高温压力容器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缩比高温压力容器试验装置并计算流体装填量的偏差体积,进而确定补偿填充装置的体积;根据试验区域确定补偿填充装置的安装区域与结构,制造并安装补偿填充装置;其中,补偿填充装置包括多孔容器与陶瓷块体,陶瓷块体包容在多孔容器内,并由陶瓷块体的总体积提供对偏差体积的补偿。本方法在对偏差体积进行准确补偿的同时提高了试验装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简化了试验流程,提高了反应堆高温压力容器模拟试验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2050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23370.4
申请日:2025-04-0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注射系统及方法,涉及反应堆安全系统领域。旨在改善安全注射系统注水流量与反应堆发生失水事故阶段所需流量不匹配的问题。其包括承压容器以及阻尼装置,承压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安注出口管;阻尼装置设置在承压容器内,阻尼装置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承压容器内的安注水从进水口流经阻尼装置后,从出水口流向安注出口管。承压容器内安注水排出流量随失水事故进程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相比未设置阻尼的承压容器,初始阶段流量更低,可以减少安注旁通的水量;中间阶段流量可以迅速实现堆芯下腔室再灌水以及堆芯再淹没;事故后期维持堆芯淹没的流量更低,充分延长安注时间,有效利用安注水。
-
公开(公告)号:CN1194466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65127.8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科技孵化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ATF燃料的压水堆破口事故分析方法,包括:步骤S1:排查ATF方案参数需求表,识别在事故分析中需要的燃料重要参数;步骤S2:根据燃料重要参数,开展ATF燃料的机理现象及关键模型研究,识别ATF燃料与现有核燃料的区别点;步骤S3:根据区别点对第一事故分析程序展开适用性评价;步骤S4:如果不适用,则对第一事故分析程序中的燃料模型进行改进,得到适用于AFT燃料的第二事故分析程序;步骤S5:采用第二事故分析程序对典型破口事故开展分析,验证步骤S1与步骤S2的重要现象是否得到体现,如果是,则采用第二事故分析程序对基于ATF燃料的压水堆进行破口事故分析。本发明能够对采用ATF方案的核电厂破口事故展开定性与定量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920784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00673.9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池式反应堆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停堆装置、非能动余热排出装置、主循环装置、辅助循环装置和非能动循环装置,其中停堆装置用于在事故工况下实现停堆;非能动余热排出装置形成反应堆水池与外部热阱的自然循环;主循环装置提供循环管路并在正常工况下驱动冷却水循环;辅助循环装置包括并联于主循环泵上的辅助循环泵,非能动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反应堆下部腔室的自然循环阀。该系统能够有效避免事故工况下冷却水过热,使冷却水流动方向快速由正常工况下的强迫对流切换至事故工况下的自然对流,防止流动滞止,有效提高池式反应堆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池式反应堆安全管理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