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孔钴/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5118684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88908.6

    申请日:2015-08-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介孔钴/碳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将表面活性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依次加入钴源和硅源,溶解完全后加入酚醛树脂乙醇溶液,在水浴下充分搅拌形成均相溶液,随后倒入一容器中,在烘箱中进行交联,将得到的透明的膜状物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焙烧,得到钴/SiO2/C的介孔复合物,经进一步的碱洗涤除去二氧化硅、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一种介孔钴/碳复合纳米材料,其比表面积为215~475m2/g,孔容为0.13~0.78cm3/g,其孔体积为2.2~4.2nm。本发明的纳材料可用制作超级电容器所用的电极材料,在1A/g的电流密度下,其电容量可以达到432F/g。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一种介孔碳球/二氧化锰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92820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334455.7

    申请日:2014-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介孔碳球/二氧化锰复合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即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有机硅源和有机碳源作为有机前驱体、无机锰源作为无机前驱体,按照一定质量比,通过水热方法形成有机/无机复合物,然后在高温氮气气氛下将所得有机/无机复合物碳化,形成的二氧化硅/碳球/二氧化锰复合纳米材料进一步除去其中的二氧化硅,即得到介孔碳球/二氧化锰复合纳米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其中二氧化锰的含量为5-80%,余量为碳,孔径分布在1.8~3.8nm,比表面积为500~700m2/g,孔体积为0.7~1.2cm3/g。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重复性好,易于规模化生产。

    一种雪花状的氧化亚铜微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49499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70602.1

    申请日:2013-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雪花状的氧化亚铜微纳米粒子及制备方法。即将无机铜盐溶解于溶剂中,然后加入添加剂,超声溶解得到澄清溶液,随后加入还原剂,混合均匀后放入水热反应釜中,控制温度130-160℃进行水热反应2-6h,将所得的反应液控制转速为6000-8000r/min进行离心分离,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洗出液的pH为中性后控制温度为40-80℃进行烘干,即得雪花状的氧化亚铜微纳米粒子。本发明的雪花状的氧化亚铜微纳米粒子,具有特殊形貌,有利于光的吸收,可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另外,其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廉,合成途径简单可控,适合大规模生产的特点。

    一种层状立方体型的氧化亚铜微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49498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69847.2

    申请日:2013-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层状立方体型的氧化亚铜微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即将无机铜盐溶解于溶剂中,然后加入添加剂,超声溶解得到澄清溶液,随后加入还原剂,混合均匀后放入水热反应釜中,控制温度130-160℃进行水热反应2-6h,将所得的反应液控制转速6000-8000r/min进行离心分离,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洗出液的pH为中性后控制温度为40-80℃进行烘干,即得层状立方体型氧化亚铜微纳米粒子。本发明的层状立方体型的氧化亚铜微纳米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光的吸收,可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另外,其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廉,合成途径简单可控,适合大规模生产的特点。

    一种形貌可控的介孔硅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04506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128991.7

    申请日:2013-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形貌可控的介孔硅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即首先以介孔二氧化硅微纳米粒子为前驱体,利用镁粉为还原剂,控制升温速率为0.1-5℃/min进行升温至500-800℃进行镁热还原反应2-12h,得到形貌保持的介孔硅/氧化镁复合物;然后分别用盐酸和氢氟酸溶液除去反应产物氧化镁以及剩余的二氧化硅后,即得相应形貌可控的介孔硅纳米材料,即当采用不同形貌的介孔二氧化硅微纳米粒子为前驱体时,即能制备出相应形貌可控的介孔硅纳米材料。最终所得介孔硅纳米材料具有有序的孔道结构,比表面积为150-360m2/g,孔径为7.0-10.6nm,孔容为0.3-0.8cm3/g。且制备步骤简单、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一种介孔氧化锆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4886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32503.2

    申请日:2012-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介孔氧化锆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即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利用有机硅源和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作有机前驱体,无机锆源作无机前驱体,通过蒸发诱导四组分共组装的方法形成有机-无机复合物,然后在700-1100℃下焙烧形成介孔二氧化硅/碳/氧化锆复合物;进一步在空气中400-500℃焙烧后形成介孔二氧化硅/氧化锆复合物;最后通过碱溶液处理除去复合物中的二氧化硅模板剂,即得到介孔氧化锆纳米孔材料。所得的介孔氧化锆纳米材料具有孔道有序性好、氧化锆晶体化程度高、其比表面积为195-400m2/g,孔径为3-8nm,孔容为0.3-1.0cm3/g。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重复性高。

    一种介孔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241884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560014.8

    申请日:2016-0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依次加入无机铁源和有机硅源,溶解完全后加入高分子聚合物,在水浴下搅拌形成均相溶液,随后倒入一反应容器中,在烘箱中进行交联,将得到的透明的膜状物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焙烧,得到铁/SiO2/C的介孔复合物,然后在马弗炉中焙烧除去碳,得到氧化铁/SiO2的复合物,再经进一步的碱洗涤除去二氧化硅、过滤、洗涤、干燥后,即得到介孔氧化铁纳米材料;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制备介孔氧化铁纳米材料的方法工艺复杂,获得的介孔氧化铁纳米材料比表面积低,作为电极材料使用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一种磷钒酸钇掺铕或钐发光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19800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822397.7

    申请日:2015-11-2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磷钒酸钇掺铕或钐发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先将氧化钇、氧化铕或者氧化钐配制成硝酸溶液;将硝酸钇溶液、硝酸铕(或者硝酸钐)溶液混合;将络合剂加入到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并在常温25±1℃下搅拌;将NH4VO3、硝酸、NH4H2PO4和水搅拌得到澄清的浅黄色溶液,将所得的混合浑浊液加入到浅黄色溶液中,用硝酸和氨水调节pH,搅拌混合得黄色浑浊液,转入水热反应釜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结束后,冷却、离心、洗涤,得到磷钒酸钇掺铕或钐发光微球。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反应温度低,对设备要求低,操作比较简单,得到的一种磷钒酸钇掺铕和钐发光微球形貌可控,发光性能良好。

    一种二十六面体氧化亚铜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2983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76090.6

    申请日:2015-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十六面体氧化亚铜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将无机铜盐溶解于溶剂中,然后加入添加剂,加入碱性物质,随后加入还原剂,在30-90℃条件下,进行反应0.5-6h,将所得的反应液控制转速为6000-8000r/min进行离心分离,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洗出液的pH为中性,然后控制温度为40-80℃进行烘干,即得二十六面体氧化亚铜纳米粒子。本发明的二十六面体氧化亚铜纳米粒子,具有特殊形貌,有比较多的有利于光催化的晶面暴露,可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另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廉,合成途径简单可控,适合大规模生产的特点。

    一种氧化锌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12683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69747.6

    申请日:2015-08-0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氧化锌掺杂的介孔二氧化钛纳米金催化剂,由金纳米粒子负载到大比表面积、高结晶度的氧化锌掺杂的介孔二氧化钛载体上形成的,金纳米粒子:氧化锌掺杂介孔二氧化钛重量比为1~8:100,所述的氧化锌掺杂的介孔二氧化钛的结晶度为80~90%、比表面积为400~440m2/g。通过沉积沉淀法制备得到负载型金催化剂,测试其CO氧化性能,发现负载6wt%Au的催化剂在300℃和600℃下焙烧处理后可以分别在零下10℃和零℃完全转化一氧化碳,显示这种催化剂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高温抗烧结能力以及较高的催化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