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准确调节高度的着生藻类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539664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0998598.9

    申请日:2020-06-03

    Inventor: 刘敏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生物样品采集技术领域的一种可准确调节高度的着生藻类采集装置,技术方案为:着生藻类采集器为盒状框架,盒状框架的顶面框架可通过侧边的转轴合页和另一侧边上的固定锁扣开启或闭合;盒状框架的上下边框内侧上刻有凹槽,附着玻片分别卡入凹槽内间隔垂直布置;带刻度的固定装置包括纵向设置的固定杆、连接套管和固定卡件;固定杆上设有高度刻度;固定杆上套有连接套管,连接套管的外壁与着生藻类采集器固定,并沿固定杆上下滑动;固定卡件位于固定杆上,卡住连接套管向下滑动。其可以保证采集不同水生的着生藻类,并保证着生藻类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可以极大方便着生藻类的采集和研究工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针对入湖排口的生态净化水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532443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1831093.X

    申请日:2020-08-28

    Inventor: 刘敏 左倬 蒋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湖雨水排口生态净化与景观提升的技术领域的一种针对入湖排口的生态净化水道系统,技术方案为从排口的排水端向水体依次设置拦污网、砾石填料和生态净化水道;生态净化水道包括生态浮床和不透水的拦截屏障;软围隔设置在砾石填料和生态净化水道外围隔断水体,通过拦截屏障在生态浮床之间间隔分布形成链条状弯曲的生态净化水道软围隔上设置出水口。该系统通过生态浮床和拦截屏障构建生态净化水道,同时通过软围隔的设置形成独立的净化系统,为入湖雨水提供更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进行充分的生态接触净化该系统通过多级净化,层层去除入河湖雨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实用性及广泛的适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鱼类繁衍栖息和水质净化的石埠预制件

    公开(公告)号:CN220908292U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22009612.4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鱼类繁衍栖息和水质净化的石埠预制件,该石埠预制件设置于紧靠城乡河道的直立的护岸基础,以及沿护岸基础布设的石埠之上,该石埠预制件为有孔中空结构,底壁为封闭结构与壁身相连,背离护岸基础的前壁壁身和/或左侧、和/或右侧壁身上开设有可供鱼类进出的鱼门,该石埠预制件内部设有人工仿生水草。本实用新型的石埠预制件,其内部设有人工仿生水草作为附着基质,为鱼类产卵、幼鱼避难、觅食提供场所,同时石埠水边清洗时的残渣可以为鱼类等水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另外人工仿生水草有利于微生物自然附着,对河道水质起到了自然净化的作用。

    一种适用于尾水型人工湿地集水池的前置过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7829072U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20346531.6

    申请日:2022-02-21

    Inventor: 刘敏 李应辉 左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尾水型人工湿地集水池的前置过滤系统,包括集水池、进水管和配水管,所述集水池内悬挂有过滤篮,所述过滤篮上铺设有透水土工布,所述进水管置于所述透水土工布上方以使所述进水管出水透过所述透水土工布进入所述过滤篮,所述配水管穿设于所述过滤篮下方的所述集水池侧壁上,且所述配水管远离所述集水池底部。该前置过滤系统通过简易过滤篮与透水土工布的搭配使用,可以用较低成本有效去除尾水中的轻质絮状物等杂质,同时便于建设与后期维护,可以经济且便捷地有效减缓人工湿地各个系统的堵塞问题。

    一种可净化水质的景观浮桥

    公开(公告)号:CN212670256U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20988082.6

    申请日:2020-06-02

    Inventor: 刘敏 琚泽文 左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质改善与景观提升的浮桥技术领域的一种可净化水质的景观浮桥,技术方案为:包括浮桥主体结构、种植土层、砾石层、沉水植物;浮桥主体结构包括玻璃桥面、侧壁和浮箱,浮箱通过两侧的侧壁连接在玻璃桥面的下方,玻璃桥面浮在水面上;浮箱、侧壁与玻璃桥面围合构成净化空间,净化空间内从下往上依次布置隔板、种植土层、砾石层;沉水植物种植在砾石层上;净化空间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过水窗,过水窗的底标高高于砾石层的顶标高;浮箱下方悬挂多道人工介质。通过浮桥与沉水植物的搭配使用,可以保证在不易于种植水生植物的广阔水域,如水源地、大型水库、湖泊等地构建水下森林,提升景观,同时方便管理。

    一种针对沿岸连续分布的入河湖雨水排口的生态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609833U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21830947.2

    申请日:2020-08-28

    Inventor: 刘敏 左倬 琚泽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湖雨水排口生态净化与景观提升的技术领域的一种针对沿岸连续分布的入河湖雨水排口的生态净化系统。技术方案为:排口的排水端处设置拦污网;砾石区围绕排口布置;砾石区的外围设置条形的浮动纤维湿地,浮动纤维湿地沿排口所在的护岸边顺水流方向布置;浮动纤维湿地与护岸边围成的区域内种植浮叶植物,并设置若干生态浮床;浮动纤维湿地外围的下方悬挂软围隔,软围隔包括不透水软围隔和打孔软围隔;打孔软围隔远离排口。该系统通过多级净化,层层去除入河湖雨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可利用植物搭配营造河湖景观,具有建设成本低、净化效率高、运行维护稳、景观效果佳等优点,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实用性及广泛的适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适用于大型入湖雨水排口原位生态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532444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1847138.2

    申请日:2020-08-28

    Inventor: 刘敏 左倬 蒋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湖雨水排口生态净化与景观提升的技术领域的一种适用于大型入湖雨水排口原位生态净化系统,从排口的排水端呈辐射状依次向水体设置拦污网、砾石填料、人工介质、生态浮床、打孔软围隔,拦截屏障覆盖于人工介质和生态浮床之间。主要通过打孔软围隔将排口净化系统与湖泊水体分隔开来,形成独立的净化系统,在该系统内部布置不同净化措施实现净化同时增加水力停留时间。该系统通过多级净化,层层去除入河湖雨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可利用植物搭配营造河湖景观,具有建设成本低、净化效率高、运行维护稳、景观效果佳等优点,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实用性及广泛的适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