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77655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610025222.4
申请日:2006-03-30
IPC: H04L2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75 , H04L27/2659 , H04L27/2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技术领域的估计OFDM整数倍频偏的方法,它基于一个L等分的N点OFDM同步训练符号,接收端先把这个N点符号重构为M个L点OFDM符号,然后根据前级模块得到的小数倍频偏估计值,在传统FFT算法结构中引入小数倍频偏修正项,从而设计出能完成小数倍频偏补偿的FFT算法新结构,用于解调部分OFDM重构符号,该部分OFDM重构符号是通过随机、等间隔或连续的方法从M个OFDM重构符号中抽取而得,把上述解调结果进行平方合并,合并后的峰值所对应的频点就是整数倍频偏的无偏估计值,为进一步降低本发明的计算复杂度,采用基于判决可靠性反馈的自适应算法。本发明具有计算复杂度较低,估计错误率较低的优点,在OFDM系统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878158A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200610028312.9
申请日:2006-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OFDMA蜂窝系统的小区识别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每帧中仅需1个OFDM符号作为同步信道数据,具有同步信道数据开销低的优势,且该符号的峰均功率比较低,另外,运用级联的小区识别过程,通过不同的子载波加载数据的模式图样,区别不同的小区号码组;再通过相邻的已加载数据子载波上的频域差分序列,区别不同的小区号码,达到识别大规模数量蜂窝小区的目的,为了提高本发明的估计性能,采用联合估计小区大号码与小区小号码的方法和多符号判决的方法,为了降低本发明的复杂度,选取小区大号码预选数目λ。本发明具有识别小区数量大,估计正确率较高,且复杂度较低的优点,在OFDMA系统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866763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610026425.5
申请日:2006-05-11
Abstract: 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信道估计方法,用于无线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已知导频信息对信道进行最小平方估计,得到导频处信道估计的初始值,再设置粒子范围和粒子数目,给出每个粒子的初始权重;根据接收天线接收来的信号利用似然函数分别计算出每个粒子的权重的似然函数值,并对每个粒子的似然函数值进行归一化,得到每个粒子的归一化的权重值;利用贝叶斯原理,求出当前信道值的概率分布函数值;根据判断条件对粒子进行重采样;传递当前的粒子到下一个导频处;最终得到发送所有导频处的信道估计值,再进行内插算法,得到所有发送数据符号的信道估计值,从而完成信道信息的估计。本发明性能稳健、鲁棒性强、抗噪声的能力强的特点,而且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809048A
公开(公告)日:2006-07-26
申请号:CN200610023905.6
申请日:2006-02-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信道质量反馈信息的简化表征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在通信的端与端之间进行信道质量反馈时,利用信道传输特性中的准静态特性,用时域的多径抽头表征整个频域的信道质量信息;同时,通过对功率百分比系数的调整达到控制反馈精度和反馈数据量以适应系统用户个数变化和资源占用变化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只需要反馈与多径条数成正比的信道信息,同时可通过功率百分比系数调整所需反馈的多径条数,起到了降低反馈信息量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713766A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200510027950.4
申请日:2005-07-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4Q7/36
Abstract: 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三扇区正交频分复用无线蜂窝网络中的频率复用方法,蜂窝网络中的移动台与基站之间采用三种通信方式,正常情况下用户只与一个定向天线进行连接,采用一发一收模式,当用户处于扇区边缘或基站信号强度较弱的区域时,蜂窝网络中的移动台可以同时与2或3根定向天线同时通信,上行链路采用频率分集、天线分集的一发两收、一发三收,下行链路采用频率分集、天线分集的两发一收、三发一收,利用分集增益提高用户接收信号载干比,从而达到满足用户QoS要求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多种天线模式共存的方式,在不大幅提高网络频率复用因子的基础上,很好地解决了处于扇区边缘的移动台收发信号载干比过小而无法达到用户QoS要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588931A
公开(公告)日:2005-03-02
申请号:CN200410054212.4
申请日:2004-09-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迭代干扰消减的信道估计方法,用于无线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对信道重要抽头估计模块进行改进,设计了一个重要抽头估计和同信道干扰消减迭代环路,首先进行最大能量重要抽头的估计,得到各个相互干扰信道的最大能量重要抽头,然后进行同信道干扰的消减,即将各个信道上由干扰信道的最大能量重要抽头引起的干扰去除,从而得到相对干净的信道响应,再迭代回第一步进行次大能量重要抽头的估计,如此依次迭代,直到估计出全部重要抽头为止,输出信道响应的估计值。本发明能够很好的抑制同信道干扰和加性高斯白噪声,从而获得更好的估计性能,并且由于环路中的运算非常简单,很适合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564493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17022.5
申请日:2004-03-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4J11/00
Abstract: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调制子载波分割与子带交叉排列的方法,用于数字信息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频率选择性信道周期衰落的特点,将正交频分复用调制子载波分割成若干交叉排列的两类子带,并分配给两类用户,一类用户采用自适应分配技术,另一类用户采用正交频分复用调制传输技术,两类子带顺序交替排放占满所有有效数据子载波,在发射端将两种类型用户的数据映射到其对应的子载波上。该方法减少了自适应子载波分配时需要的系统反馈信息量,同时兼顾了一般语音类用户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564479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17704.6
申请日:2004-04-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4B7/04
Abstract: 一种时域多发多收系统信道估计中的导频信号构建方法,首先分别根据信道实际模型与所需的信道估计长度确定导频矩阵的大小,然后根据导频矩阵的大小确定旋转因子,并生成指数向量,接着由旋转因子和指数向量可以求得导频矩阵的第一行,最后通过将第一行循环移位复制,得到整个导频矩阵,从而确定了整个导频发射信号模板,完成了导频信号的构建。本发明可以构造出任意大小的导频矩阵,而不受信道估计长度的约束,可以用于时域及频域MIMO系统信道估计,具有行列自相关性好、互相关性弱,矩阵能量分布平均,能够抑制信道噪声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487692A
公开(公告)日:2004-04-07
申请号:CN03129052.3
申请日:2003-06-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短脉冲光码分多址系统中多用户检测器实现方法,采用光电混合检测的形式,具有并行干扰消除的多级结构,利用传统单用户检测器作为第一级检测器,以后各级都在前一级检测的基础上重建多址干扰,作为重新判决的依据。本发明的计算复杂度与系统中的用户数和检测器的级数都成线性关系,从而在控制计算复杂度的前提下,抑制了多址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极大地改善了大容量系统的误码率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477802A
公开(公告)日:2004-02-25
申请号:CN03141540.7
申请日:2003-07-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确定并行双蝶算快速傅立叶变换处理器结构的方法,属于信息技术领域。本发明对快速傅立叶变换处理器中的核心单元——蝶算单元进行改进,得到并行双蝶算处理方法,首先进行并行蝶算处理,即将蝶算处理中只含加法器的处理与既含乘法器又含加法器的处理并行进行,得到并行蝶算结构,然后进行双蝶算处理,即将蝶算单元的输入按照所对应旋转因子进行分组处理,再对输入数据按照蝶算处理中是否含有乘法器分两个蝶算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得到并行双蝶算快速傅立叶变换处理器结构。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快速傅立叶变换处理器的运算速度,占用较少的硬件资源,尤其是乘法器资源,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快速傅立叶变换处理器中的运算速度和硬件耗用量之间的矛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