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65661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611003994.8
申请日:2016-11-1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7D311/8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快速分离纯化nujiangexanthone A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怒江藤黄枝或叶粉末用提取溶剂室温渗漉提取或冷凝回流提取,减压浓缩至提取液无有机溶剂味,得浸膏A;对浸膏A进行硅胶柱柱层析分离:用洗脱剂进行洗脱,经薄层层析检测,收集馏分,减压浓缩,得浸膏B;对浸膏B进行硅胶柱柱层析分离:用洗脱剂进行洗脱,经薄层层析检测,收集馏分,减压浓缩,得浸膏C;对浸膏C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经薄层层析检测,收集合并馏分,减压浓缩,得粗品D;对粗品D进行Sephadex LH20凝胶柱纯化,用洗脱剂进行洗脱,经薄层层析检测,收集合并馏分,减压浓缩,得到目标化合物nujiangexanthone A。本发明的方法效率高,操作简单,可操作性强,制备量大,易于放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061455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510530798.5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7D49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同时大量分离高纯度藤黄酸和新藤黄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按体积比(6.5‑7.5):(2.5‑3.5):(6.5‑8.5):(1.5‑3.5)进行混合后,静置使分层为上相和下相;采用适量的所述上相溶解藤黄的乙醇粗提物,得到样品溶液;以含有三氟乙酸的上相为固定相,以含有三乙胺的下相为流动相,采用高速逆流色谱仪进行分离,紫外检测器进行监测,分别收集目标流分,然后进行浓缩、干燥。本发明实现了对藤黄酸和新藤黄酸的同时大量分离纯化,且纯度均高于95%,解决了藤黄酸与新藤黄酸的同时分离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65661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1003994.8
申请日:2016-11-1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7D311/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11/86 , A61K36/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快速分离纯化nujiangexanthone A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怒江藤黄枝或叶粉末用提取溶剂室温渗漉提取或冷凝回流提取,减压浓缩至提取液无有机溶剂味,得浸膏A;对浸膏A进行硅胶柱柱层析分离:用洗脱剂进行洗脱,经薄层层析检测,收集馏分,减压浓缩,得浸膏B;对浸膏B进行硅胶柱柱层析分离:用洗脱剂进行洗脱,经薄层层析检测,收集馏分,减压浓缩,得浸膏C;对浸膏C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经薄层层析检测,收集合并馏分,减压浓缩,得粗品D;对粗品D进行Sephadex LH20凝胶柱纯化,用洗脱剂进行洗脱,经薄层层析检测,收集合并馏分,减压浓缩,得到目标化合物nujiangexanthone A。本发明的方法效率高,操作简单,可操作性强,制备量大,易于放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111061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510514769.X
申请日:2015-08-2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抗肿瘤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云南藤黄果实、枝或叶粉末用60%以上乙醇、甲醇或丙酮室温渗漉提取或冷凝回流提取,减压浓缩提取液至无有机溶剂味,得浸膏A;(b)对浸膏A进行萃取,收集上相有机相浓缩,得浸膏B;(c)对浸膏B进行凝胶柱柱层析分离检测,收集含有目标化合物的流份,减压浓缩得浸膏C;(d)对浸膏C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待所有馏分洗脱结束后,再用等量的浸膏C经上相溶解后进样,通过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分析,收集合并含有目标化合物的流份,减压、浓缩,干燥。本发明的方法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固态支持物或载体的不可逆吸附、损耗和变性等缺点,使分离回收率提高,且耗时短、操作简单、得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23380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011022450.2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G16H50/70 , G16H20/90 , G06F16/95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方智能推荐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设备,方法:将经典方剂中症状及方剂使用数据形式化表示;对中医数据集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得到症状与方剂的关系表;针对症状集合S中的每个症状,根据症状与方剂的关系表计算其对于方剂集合P中每个方剂的权重得分,并组成一定存在的症状关系集合Y及一定不存在的症状关系集合N;计算Stest对应每个方剂中的权重得分;选取权重得分>0的所有方剂得到集合SCnew;通过Y和N筛选方剂;所得方剂按照权重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序,选取前k个作为推荐经方。本发明的方法,经方推荐准确率高,能为年轻中医生提供辅助临床诊疗经方方案,提高工作效率,应用前景好;电子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2233804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22450.2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G16H50/70 , G16H20/90 , G06F16/95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方智能推荐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设备,方法:将经典方剂中症状及方剂使用数据形式化表示;对中医数据集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得到症状与方剂的关系表;针对症状集合S中的每个症状,根据症状与方剂的关系表计算其对于方剂集合P中每个方剂的权重得分,并组成一定存在的症状关系集合Y及一定不存在的症状关系集合N;计算Stest对应每个方剂中的权重得分;选取权重得分>0的所有方剂得到集合SCnew;通过Y和N筛选方剂;所得方剂按照权重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序,选取前k个作为推荐经方。本发明的方法,经方推荐准确率高,能为年轻中医生提供辅助临床诊疗经方方案,提高工作效率,应用前景好;电子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223299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20713.6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G06Q50/20 , G06F16/9535 , G16H20/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方智能推荐及学习系统和其应用,包括注册登录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智能学习模块,用于读取数据库模块中的经方数据方便用户学习,并将用户的学习记录作为用户信息存入数据库模块;经方推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症状通过经方智能推荐方法得到推荐经方;游戏对战模块,用于读取数据库模块中的经方数据后编撰成题,多个用户或用户与AI比赛答题,按照答题准确率及答题速度评判胜负。本发明的经方智能推荐及学习系统,能够完成经方智能推荐,经方推荐准确率高,极大地提高年轻中医生的工作效率;游戏对战模块方便用户在游戏中提高对经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调动学员自主学习能力,极具应用前景;电子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156897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529467.0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88 , A61P37/04 , A61L9/013 , A61L10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免疫力的保卫复方精油,包括以下质量的各组分:艾草8-12份、苍术4-9份、陈皮2-4份、厚朴3-5份、石菖蒲0.5-1.5份、公丁香0.5-1.5份、肉桂皮0.5-1.5份、甘草0.5-1.5份、白术0.5-1.5份、沉香0.4-0.6份、基础油90-95份。本发明的一种提高免疫力的保卫复方精油,将多种中药合理配伍后,溶液气味芳香能对人体产生积极的影响力,可提高人体免疫力,自然、醇厚、久闻不腻,其既可以根据个人嗅觉添加2-5滴+200ml洁净水,扩香机扩香;又可以用10滴复方精油+10ml基底油,取适量双手揉搓后,按摩于皮肤或穴位,应用范围大。
-
公开(公告)号:CN11046399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837780.8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23L33/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阴虚内热型肥胖体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用于阴虚内热型肥胖体质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原料:山药、茯苓、柠檬、百合。用于阴虚内热型肥胖体质的减肥代餐或保健组合物包括下述原料:山药、茯苓、柠檬、百合、奶粉、魔芋粉。本发明用于阴虚内热型肥胖体质的中药组合物或用于阴虚内热型肥胖体质的减肥代餐或保健组合物,适用于阴虚内热型肥胖体质人群,配伍山药、茯苓、柠檬、百合,可滋阴清热从而降低体重,通过原料配比,能够充分发挥各个原料的独特功能,可用于制备减肥代餐食品或保健品。
-
公开(公告)号:CN105348440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707718.9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8F222/14 , C08F212/36 , C08F220/56 , C08F226/06 , C08F222/06 , C08J9/28 , C07C49/835 , C07C45/7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blongifolin C分子印迹聚合物,所述聚合物通过以下步骤制备:(1)将0.125mmol Oblongifolin C、0.5~1mmol功能单体、1.25~5mmol交联剂、0.03~0.12mmol引发剂和0.5~6mL致孔剂混和,超声脱气,然后充氮除氧,密封后于40~80℃恒温水浴聚合12~24小时,得到含有Oblongifolin C的聚合物;(2)将步骤(1)所得聚合物研磨、过筛,用10%乙酸甲醇溶液回流除去Oblongifolin C,得到Oblongifolin C分子印迹聚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Oblongifolin C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