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13361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32869.9

    申请日:2010-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当在回旋室的2个部位分离灰尘时,能够对这2个部位都施加充分的回旋力,从而提高捕集性能的电动吸尘器。电动吸尘器具备:吸入口体(1);电动鼓风机(53);旋风除尘部(10),其配置在吸入口体(1)与电动鼓风机(53)之间,具备流入口(11)、回旋室(12)和排出口体(15)。排出口体(15)的侧壁由圆筒网部(15b)和圆锥网部(15a)构成。回旋室(12)的侧壁由圆筒部(12b)和圆锥部(12a)构成。电动吸尘器还具备:零级开口部(113),通过使圆筒部(12b)的一部分开口而形成该零级开口部(113);一级开口部(13),通过使圆锥部(12a)的一部分开口而形成该一级开口部(13);零级集尘室(114),其借助零级开口部(113)与回旋室(12)相连通;一级集尘室(14),其借助一级开口部(13)与回旋室(12)相连通。

    加热烹调器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24787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780094237.2

    申请日:2017-09-13

    Abstract: 加热烹调器具备:主体框体(10),其在上表面形成有排气口(12);顶板(11),其设置在主体框体的上方,具有配置在俯视时比排气口靠前侧的位置的加热口(19);加热线圈(13),其对载置于加热口的上方的被加热物进行感应加热;送风机(14);冷却风导风构件(30、33),其具有吹出口(31、32),将来自送风机的气流引导至吹出口;以及排气导风构件(2),其设置在排气口的上方,形成有从第一入口(21)到比第一入口靠上侧的第一出口(22)的风路(23),在俯视时,冷却风导风构件的吹出口和排气口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在俯视时,冷却风导风构件的吹出口和加热线圈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在俯视时,冷却风导风构件的吹出口设置在比加热线圈的中心靠近前侧的位置,排气导风构件的风路的长度比风路的第一出口的前后方向的长度长。

    换气系统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16036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680088608.1

    申请日:2016-09-29

    Abstract: 提供一种换气系统,其在成为室内可能产生污染的状况的情况下,能够一边抑制室内空气的污染度因室外空气的污染而上升,一边迅速地排除室内空气的污染。因此,具备:供气部件,所述供气部件从室外向室内供气;排气部件,所述排气部件从室内向室外排气;室内传感器,所述室内传感器检测室内污染影响因素,所述室内污染影响因素影响室内的空气的污染度;室外污染度获取部件,所述室外污染度获取部件获取室外污染度,所述室外污染度是室外的空气的污染度;及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控制供气部件的供气量和排气部件的排气量。供气部件的供气量与排气部件的排气量能够相互独立地变化。而且,供气部件的供气量及排气部件的排气量根据与室外污染度及供气部件的供气量对应的从室外向室内的污染流入对室内的空气的污染度的影响和室内污染影响因素对室内的空气的污染度的影响而变化。

    空气净化器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83666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380080567.8

    申请日:2013-10-29

    Abstract: 在多种设置环境下适当地控制室内的气流,对整个房间的空气稳定地进行净化。空气净化器(1)具备壳体(2)、吸入口(4)、吹出口(5)、风扇装置(6)、净化装置(8)、可动百叶窗(9)、百叶窗驱动部(10)、开口可变机构(11)、开口驱动部(12)、整流机构(13)、整流驱动部(14)、摇头机构(15)、污染检测装置(16)、外部检测装置(17)、控制装置(19)等。从吹出口(5)吹出的空气的风向藉由可动百叶窗(9)在前方与上方之间沿上下方向变更,并藉由摇头机构(15)在左右方向上变更。外部检测装置(17)取得空气净化器(1)在室内的位置信息。并且,控制装置(19)基于空气净化器(1)的位置信息来控制吹出空气的风向、风量及风速中的至少1个送风参数,以形成吹出空气在室内循环之后返回空气净化器(1)的位置的循环气流。

    电动吸尘器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13361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410232869.9

    申请日:2010-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当在回旋室的2个部位分离灰尘时,能够对这2个部位都施加充分的回旋力,从而提高捕集性能的电动吸尘器。电动吸尘器具备:吸入口体(1);电动鼓风机(53);旋风除尘部(10),其配置在吸入口体(1)与电动鼓风机(53)之间,具备流入口(11)、回旋室(12)和排出口体(15)。排出口体(15)的侧壁由圆筒网部(15b)和圆锥网部(15a)构成。回旋室(12)的侧壁由圆筒部(12b)和圆锥部(12a)构成。电动吸尘器还具备:零级开口部(113),通过使圆筒部(12b)的一部分开口而形成该零级开口部(113);一级开口部(13),通过使圆锥部(12a)的一部分开口而形成该一级开口部(13);零级集尘室(114),其借助零级开口部(113)与回旋室(12)相连通;一级集尘室(14),其借助一级开口部(13)与回旋室(12)相连通。

    旋风分离装置和电动吸尘器

    公开(公告)号:CN102740752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180008194.4

    申请日:2011-0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9/1625 A47L9/0081 A47L9/16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高效地离心分离尘土,将尘土不会再次飞散地捕集起来且低噪声的旋风分离装置和电动吸尘器。为此,在一级旋风分离器部(10)中,一级回旋室(12)使自一级流入口(11)吸入的含尘空气回旋,从而从含尘空气中分离第1尘土和第2尘土,将第1尘土和第2尘土分别捕集到零级集尘箱(114)和一级集尘箱(14)中,所述零级集尘箱(114)设置在一级回旋室(12)的侧面,与设于一级回旋室(12)的侧壁的零级开口部(113)相连通,所述一级集尘箱(14)设置在一级回旋室(12)的下方。在二级旋风分离器部(20)中,比一级排出口(15)的开口面积小的二级流入口(21)吸入自一级排出口(15)排出的空气,二级回旋室(22)使该第1空气回旋,从而从第1空气中分离出比第1尘土微细的第2尘土,将该第2尘土捕集到设置在二级回旋室(22)的下方的二级集尘箱(24)中。这种结构的旋风分离装置将零级集尘箱(114)形成为覆盖二级旋风分离器部(20)的至少一部分。

    空气净化器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83667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380080592.6

    申请日:2013-1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603 F24F11/77 F24F11/7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在多种多样的设置环境下适当地控制室内的气流,从而稳定地对整个房间的空气进行净化。空气净化器(1)具备外壳(2)、吸入口(4)、吹出口(5)、风扇装置(6)、除臭过滤器(10)、集尘过滤器(11)、活动百叶板(12)、驱动部(13)、摇头机构(14)、内部检测装置(15)、外部检测装置(16)、控制装置(18)等。从吹出口(5)吹出的空气的风向借助活动百叶板(12)而在前方与上方之间且在上下方向上变更,并借助摇头机构(14)而在左右方向上变更。外部检测装置(16)对至少包括距房间的墙壁的距离的室内信息进行检测。而且,控制装置(18)基于室内信息的检测结果而对吹出空气的风向、风量以及风速中的至少1个送风参数进行控制,以使得吹出空气形成在室内循环之后返回至空气净化器(1)的位置的循环气流。

    空气净化器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83666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380080567.8

    申请日:2013-1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603 F24F11/77 F24F11/79 F24F13/14

    Abstract: 在多种设置环境下适当地控制室内的气流,对整个房间的空气稳定地进行净化。空气净化器(1)具备壳体(2)、吸入口(4)、吹出口(5)、风扇装置(6)、净化装置(8)、可动百叶窗(9)、百叶窗驱动部(10)、开口可变机构(11)、开口驱动部(12)、整流机构(13)、整流驱动部(14)、摇头机构(15)、污染检测装置(16)、外部检测装置(17)、控制装置(19)等。从吹出口(5)吹出的空气的风向藉由可动百叶窗(9)在前方与上方之间沿上下方向变更,并藉由摇头机构(15)在左右方向上变更。外部检测装置(17)取得空气净化器(1)在室内的位置信息。并且,控制装置(19)基于空气净化器(1)的位置信息来控制吹出空气的风向、风量及风速中的至少1个送风参数,以形成吹出空气在室内循环之后返回空气净化器(1)的位置的循环气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