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
    21.
    发明公开
    制冷循环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32972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470009.4

    申请日:2019-11-01

    Abstract: 在制冷循环装置(100)中,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第一热交换器(2)、第二热交换器(3)、第一膨胀阀(5)和第三热交换器(4)的顺序循环。制冷循环装置(100)具备储存器(8)、第二膨胀阀(6)、第一流路(FP1)、第二流路(FP2)、通气管(9)和第三膨胀阀(7)。第二膨胀阀(6)连接于第二端口(P72)。第一流路(FP1)将第二膨胀阀(6)经由第二热交换器(3)连接于压缩机(1)。第二流路(FP2)将第一热交换器(2)连接于第二热交换器(3)。通气管(9)将第三端口(P73)连接于第二膨胀阀(6)和第二热交换器(3)之间的第一流路(FP1)的部分。第三膨胀阀(7)连接于第二流路(FP2)和第一端口(P71)之间。

    制冷循环装置
    22.
    发明公开
    制冷循环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3213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180098288.9

    申请日:2021-05-25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控制部;低级压缩机,其将制冷剂从第1压力压缩至比第1压力高的中间压;高级压缩机,其将中间压的制冷剂从中间压压缩至比中间压高的第2压力;冷凝器,其使成为第2压力的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INJ分支部,其将从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分支为第1制冷剂和第2制冷剂;膨胀阀,其使由INJ分支部分支后的第1制冷剂膨胀而减压至第1压力;蒸发器,其使从膨胀阀流出的第1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第1压力的第1制冷剂朝向低级压缩机流出;INJ合流部,其配置在低级压缩机的排出口与高级压缩机的吸入口之间;以及注入回路,其连接在INJ分支部与INJ合流部之间,使由INJ分支部分支后的第2制冷剂吸入到高级压缩机,注入回路具备:INJ膨胀阀,其使第2制冷剂膨胀;以及贮存器,其将通过INJ膨胀阀膨胀后的第2制冷剂分离为液体制冷剂和气体制冷剂而贮存,使贮存的液体制冷剂朝向INJ合流部流出,控制部控制高级压缩机的排量与低级压缩机的排量之比,低级压缩机的排量是将低级压缩机的容积与转速相乘而得到的值,高级压缩机的排量是将高级压缩机的容积与转速相乘而得到的值。

    制冷循环装置
    23.
    发明公开
    制冷循环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2034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180097604.0

    申请日:2021-05-13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具有:主回路,其是将低级压缩机、油冷却器、高级压缩机、油分离器、冷凝器、第1膨胀阀、蒸发器通过制冷剂配管呈环状地连接而成的,制冷剂按照该低级压缩机、油冷却器、高级压缩机、油分离器、冷凝器、第1膨胀阀、蒸发器的顺序流通;以及返油回路,其一端与所述油分离器连接,另一端与低级压缩机的排出侧、且油冷却器的入口侧的第1汇合点连接,用于使由油分离器分离出的油返回主回路。

    室外单元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6493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80099971.7

    申请日:2019-09-09

    Abstract: 室外单元(2)具备第1流路(F1)、第2流路(F2)、以及控制装置(100)。压缩机(10)以及冷凝器(20)在第1流路(F1)中从制冷剂入口端口(PI2)朝向制冷剂出口端口(PO2)依次配置。第2流路(F2)构成为从第1流路(F1)的冷凝器(20)与制冷剂出口端口(PO2)之间的部分分支,使通过冷凝器(20)的制冷剂返回到压缩机(10)。第1膨胀阀(71)、受液器(73)以及第2膨胀阀(72)从第2流路(F2)的自第1流路(F1)的分支点依次配置于第2流路(F2)。控制装置(100)控制压缩机(10)、第1膨胀阀(71)、第2膨胀阀(72)。控制装置(100)在第2膨胀阀(72)的开度是上限开度的时间超过判定时间的情况下,报告制冷剂不足。

    室外单元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6492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80099963.2

    申请日:2019-09-09

    Abstract: 室外单元(2)具备第1流路(F1)、第2流路(F2)、第3流路(F3)及开闭阀(78)。第1流路(F1)是从制冷剂入口端口(PI2)到达至制冷剂出口端口(PO2)的流路,与负载装置(3)一起形成使制冷剂循环的循环流路。压缩机(10)、凝结器(20)及第2膨胀装置(40)配置于第1流路(F1)。第2流路(F2)构成为从第1流路(F1)分支并使经过凝结器(20)的制冷剂返回到压缩机(10)。第3膨胀装置(71)及受液器(73)从第2流路(F2)的自第1流路(F1)的分支点依次配置于第2流路(F2)。第3流路(F3)连接第1流路(F1)中的第2膨胀装置(40)与制冷剂出口端口(PO2)之间的部分和受液器(73)的制冷剂入口。开闭阀(78)配置于第3流路(F3)。

    制冷循环装置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236633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880094292.6

    申请日:2018-06-13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制冷剂回路,具备压缩机、冷凝器、减压装置以及蒸发器,并供制冷剂循环;测量传感器,对与构成制冷剂回路的各设备中的、低温保护对象的设备的容器的温度相关的指标值进行测量;以及控制装置,控制制冷剂回路。制冷剂是相同压力下的饱和液体与饱和气体的温度差为1℃以上的温度梯度大的制冷剂。控制装置执行将饱和气体的温度维持为比低温保护温度高的温度的控制,该低温保护温度根据基于低温保护对象的设备的容器所使用的材料的使用上的下限温度而设定,若由测量传感器测量出的指标值为低温保护温度以下,则执行使制冷剂回路的低压的压力上升的控制。

    室外机以及具备该室外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82326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880097821.8

    申请日:2018-10-17

    Abstract: 本发明的室外机(2)是与室内机(3)连接而形成制冷循环装置(1)的室外机,具备压缩机(10)、冷凝器(20)、旁通回路以及制冷剂量检测部(70)。压缩机(10)压缩制冷剂。冷凝器(20)对从压缩机(10)输出的制冷剂进行冷凝。旁通回路构成为使冷凝器(20)的流出侧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不通过室内机(3)而向压缩机(10)返回。制冷剂量检测部(70)包括:构成为对在旁通回路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加热的加热器(72)、和检测由加热器(72)加热后的制冷剂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74)。制冷剂量检测部(70)设置于与冷凝器(20)相比较气流的影响小的部位。

    制冷循环装置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36633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880094292.6

    申请日:2018-06-13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制冷剂回路,具备压缩机、冷凝器、减压装置以及蒸发器,并供制冷剂循环;测量传感器,对与构成制冷剂回路的各设备中的、低温保护对象的设备的容器的温度相关的指标值进行测量;以及控制装置,控制制冷剂回路。制冷剂是相同压力下的饱和液体与饱和气体的温度差为1℃以上的温度梯度大的制冷剂。控制装置执行将饱和气体的温度维持为比低温保护温度高的温度的控制,该低温保护温度根据基于低温保护对象的设备的容器所使用的材料的使用上的下限温度而设定,若由测量传感器测量出的指标值为低温保护温度以下,则执行使制冷剂回路的低压的压力上升的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