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型集管以及层叠型集管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7770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680088018.9

    申请日:2016-08-08

    Abstract: 本发明的层叠型集管具备:具有第一贯通孔的第一板状体;具有多个第二贯通孔的第二板状体;形成有将所述第一贯通孔与所述第二贯通孔连通的流路并配置于所述第一板状体与所述第二板状体之间的第三板状体;第一端部插入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第一配管;第二端部插入于所述第二贯通孔的多个第二配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板状体与所述第三板状体之间、所述第二板状体与所述第三板状体之间、所述第一贯通孔与所述第一配管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贯通孔与所述第二配管之间的钎焊部,所述第一配管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外周面按压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内周面的第一扩管部,所述第二配管在所述第二端部具有外周面按压于所述第二贯通孔的内周面的第二扩管部。

    制冷循环装置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04173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480077187.3

    申请日:2014-03-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安全且高性能的制冷循环装置:即使将会发生歧化反应的制冷剂作为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之一使用于制冷循环装置,也能避免引起制冷剂的歧化反应的条件产生。以含有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作为工作制冷剂,所述第二制冷剂具有在同一压力下比第一制冷剂的沸点高的特性。制冷循环装置至少具有按照如下的顺序连接而成的主路径: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膨胀阀、气液分离器以及第二热交换器。第一制冷剂具有产生歧化反应的特性,在压缩机启动之后的初始状态下进行如下的初始运转:基于气液分离器内的液体制冷剂量,相比于正常运转而抑制压缩机的排出制冷剂的温度或压力。

    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及空气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27223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580082824.0

    申请日:2015-09-07

    Abstract: 本发明的层叠型集管具有:形成有第一流路的平板形状的第一流路板;形成有多个第二流路的平板形状的第二流路板;形成有多个第三流路的平板形状的第三流路板;形成有将第一流路分支成多个第二流路的上游侧分支流路的平板形状的第一分支流路板;以及形成有将多个第二流路中的一个分支成多个第三流路的下游侧分支流路的平板形状的第二分支流路板,按照第一流路板、第一分支流路板、第二流路板、第二分支流路板、第三流路板的顺序层叠,成为上游侧分支流路的流路截面积的最大值的第一截面积大于成为下游侧分支流路的流路截面积的最大值的第二截面积。

    冷冻循环装置以及空调机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35759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180072028.0

    申请日:2011-07-01

    Inventor: 东井上真哉

    Abstract: 提供一种冷冻循环装置,其在制热运转和制冷运转双方运转效率都高,具有可靠性。在制热运转时,切换装置如下切换制冷剂的流路:由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经由第三热交换器流入喷射器的制冷剂流入口,并且依次经由第一热交换器、控制装置、第二热交换器被吸引到喷射器的制冷剂吸引口,从喷射器的制冷剂流出口排出的制冷剂经由第四热交换器被压缩机吸入。在制冷运转时,切换装置如下切换制冷剂的流路:由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经由第四热交换器流入喷射器的制冷剂流入口,并且依次经由第二热交换器、控制装置、第一热交换器被吸引到喷射器的制冷剂吸引口,从喷射器的制冷剂流出口排出的制冷剂经由第三热交换器被压缩机吸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