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45308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780093471.3
申请日:2017-08-03
Abstract: 在热交换器中,多个热交换构件中的每一个具有从第一集水箱向第二集水箱延伸的扁平管和沿着扁平管的长度方向与扁平管成为一体的传热板。扁平管的宽度方向成为与多个热交换构件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传热板具有从扁平管的宽度方向一端部及宽度方向另一端部中的至少一个向扁平管的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延伸部。扁平管具有形成沿着扁平管的长度方向的槽的一个以上的扁平管弯曲部。
-
公开(公告)号:CN110945300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780093460.5
申请日:2017-08-03
Abstract: 制冷剂分配器具有第一空间形成部和第二空间形成部,所述第一空间形成部设置有第一制冷剂口和第二制冷剂口,所述第二空间形成部从第一空间形成部的下部向侧方突出,并设置有多个传热管连接部。气液混合制冷剂从第一制冷剂口流入第一空间形成部。在第二空间形成部中的多个传热管连接部的位置连接传热管。
-
公开(公告)号:CN10947770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680088018.9
申请日:2016-08-0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层叠型集管具备:具有第一贯通孔的第一板状体;具有多个第二贯通孔的第二板状体;形成有将所述第一贯通孔与所述第二贯通孔连通的流路并配置于所述第一板状体与所述第二板状体之间的第三板状体;第一端部插入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第一配管;第二端部插入于所述第二贯通孔的多个第二配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板状体与所述第三板状体之间、所述第二板状体与所述第三板状体之间、所述第一贯通孔与所述第一配管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贯通孔与所述第二配管之间的钎焊部,所述第一配管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外周面按压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内周面的第一扩管部,所述第二配管在所述第二端部具有外周面按压于所述第二贯通孔的内周面的第二扩管部。
-
公开(公告)号:CN106104173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480077187.3
申请日:2014-03-17
IPC: F25B1/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安全且高性能的制冷循环装置:即使将会发生歧化反应的制冷剂作为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之一使用于制冷循环装置,也能避免引起制冷剂的歧化反应的条件产生。以含有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作为工作制冷剂,所述第二制冷剂具有在同一压力下比第一制冷剂的沸点高的特性。制冷循环装置至少具有按照如下的顺序连接而成的主路径: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膨胀阀、气液分离器以及第二热交换器。第一制冷剂具有产生歧化反应的特性,在压缩机启动之后的初始状态下进行如下的初始运转:基于气液分离器内的液体制冷剂量,相比于正常运转而抑制压缩机的排出制冷剂的温度或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027223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580082824.0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层叠型集管具有:形成有第一流路的平板形状的第一流路板;形成有多个第二流路的平板形状的第二流路板;形成有多个第三流路的平板形状的第三流路板;形成有将第一流路分支成多个第二流路的上游侧分支流路的平板形状的第一分支流路板;以及形成有将多个第二流路中的一个分支成多个第三流路的下游侧分支流路的平板形状的第二分支流路板,按照第一流路板、第一分支流路板、第二流路板、第二分支流路板、第三流路板的顺序层叠,成为上游侧分支流路的流路截面积的最大值的第一截面积大于成为下游侧分支流路的流路截面积的最大值的第二截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5378421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380078094.8
申请日:2013-07-0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8F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5375 , B21D53/08 , B23K1/0012 , F28D1/0476 , F28D1/05366 , F28D1/05383 , F28D2021/0068 , F28F9/0221 , F28F9/0224 , F28F9/0278 , F28F9/18
Abstract: 本发明的层叠型集管(2)具备板状体(11),该板状体(11)将形成第一流路且未涂敷钎料的芯材(12_1~12_6)与形成第二流路且至少在表背面涂敷有钎料的包层材(13_1~13_5)以使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连通的方式交替层叠,并供管以端部插入到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中的至少任一方的流路的状态接合,在板状体(11)的层叠方向的最外侧层叠了芯材(12_1、12_6)。
-
公开(公告)号:CN107532806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80079693.0
申请日:2015-05-1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50 , F24F1/14 , F24F1/46 , F24F1/56 , F24F13/08 , F24F13/20 , F24F2013/205
Abstract: 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1)具备:在侧面形成有吸入口(4a、4b)且在上表面形成有吹出口(10)的箱体形状的框体(2);设置在框体(2)的上部侧的内部并将从吸入口(4a、4b)吸入的外部气体从吹出口(10)排出的风扇(12);以及沿吸入口(4a、4b)设置在框体(2)的内部的热交换器(5),热交换器(5)由在框体(2)的上部配置的上部热交换器(5a)和在框体(2)的下部配置的下部热交换器(5b)构成,在俯视观察下,框体(2)的纵横方向上的宽度不同,框体(2)的上部的短边方向的宽度比框体(2)的上部的短边方向的宽度长。
-
公开(公告)号:CN10679609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480082380.6
申请日:2014-10-0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0 , F25B1/00 , F25B13/00 , F25B39/028 , F25B2500/08 , F28D1/0426 , F28F9/02 , F28F9/0243 , F28F9/026 , F28F9/0275 , F28F9/0278
Abstract: 换热器(1)使用发生歧化反应的制冷剂来作为制冷剂,换热器(1)包括:主换热部(10),所述主换热部(10)排列设置有多个第1导热管(11);副换热部(20),所述副换热部(20)排列设置有多个第2导热管(21);中继部(40),所述中继部(40)形成有将多个第1导热管(11)和多个第2导热管(21)连接的多个中继流路(40A),中继流路(40A)的1个入口部(40Aa)与1个第2导热管(21)相连接,多个出口部(40Ab)分别与多个第1导热管(11)相连接,使自1个入口部(40Aa)流入的制冷剂不会发生制冷剂的合流地分配,而从多个出口部(40Ab)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606842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580012408.3
申请日:2015-03-0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0 , F25B1/00 , F25B6/00 , F25B6/02 , F25B6/04 , F25B39/04 , F25B40/04 , F25B41/04 , F25B2339/047 , F25B2341/0662 , F25B2400/06 , F25B2500/23 , F25B2600/111 , F25B2600/2519 , Y02B30/743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使同一成分的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1、12),在制冷剂回路(11)设置有使制冷剂冷凝而向外部流体散热的散热器(31),在制冷剂回路(12)设置有使制冷剂保持超临界状态不变地向外部流体散热的散热器(32),散热器(31)在外部流体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为比散热器(32)靠上游侧,散热器(32)的制冷剂流路的容量比散热器(31)的制冷剂流路的容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3635759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180072028.0
申请日:2011-07-0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东井上真哉
IPC: F25B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06 , F25B13/00 , F25B41/00 , F25B2313/023 , F25B2313/025 , F25B2313/0272 , F25B2313/02732 , F25B2313/02741 , F25B2341/0012 , F25B2341/0013
Abstract: 提供一种冷冻循环装置,其在制热运转和制冷运转双方运转效率都高,具有可靠性。在制热运转时,切换装置如下切换制冷剂的流路:由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经由第三热交换器流入喷射器的制冷剂流入口,并且依次经由第一热交换器、控制装置、第二热交换器被吸引到喷射器的制冷剂吸引口,从喷射器的制冷剂流出口排出的制冷剂经由第四热交换器被压缩机吸入。在制冷运转时,切换装置如下切换制冷剂的流路:由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经由第四热交换器流入喷射器的制冷剂流入口,并且依次经由第二热交换器、控制装置、第一热交换器被吸引到喷射器的制冷剂吸引口,从喷射器的制冷剂流出口排出的制冷剂经由第三热交换器被压缩机吸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