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09508A
公开(公告)日:2006-07-26
申请号:CN200480017284.X
申请日:2004-06-18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重复使用中或者在长期使用期间减少了性能退化的沸石和其制备方法,并且提供一种包括有该沸石的吸附剂和使用该吸附剂的热利用系统等。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沸石,其框架密度为10T/nm3-16T/nm3,碳含量为1wt%-6wt%并且满足以下(1)或(2):(1)该沸石是铝磷酸盐,其氮含量为0.5wt%-12wt%并且其中铝可以部分由Me代替;(2)该沸石是硅铝磷酸盐,其中铝可以部分由Me代替,并且当被焙烧至碳含量低于0.3wt%时,其保持了焙烧之前硅铝磷酸盐所具有的框架结构;(条件是以上(1)和(2)中的Me是选自周期表2A、7A、8、1B和2B族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元素)。
-
公开(公告)号:CN1495398A
公开(公告)日:2004-05-12
申请号:CN03154085.6
申请日:2003-08-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803 , B01J20/0229 , B01J20/0248 , B01J20/0251 , B01J20/0292 , B01J20/18 , B01J20/28042 , C01B37/065 , C09K5/047 , F02G5/00 , F25B17/08 , F25B25/02 , F25B27/02 , Y02A30/274 , Y02E20/14 , Y02P20/129 , Y02T10/166 , Y10S95/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热器系统的吸附剂,包含该吸附剂的热利用系统和蓄热器系统,以及铁铝磷酸盐及其生产方法。更准确地说,本发明涉及可有利用于蓄热器系统的吸附剂,它有效地利用了可由汽车等获得的热源,从而实现了有效的蓄热器系统,包括该吸附剂的蓄热器系统,可有利地用于蓄热器系统的吸附剂的铁铝磷酸盐及其生产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14657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88619.8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基于沸石膜的分离、浓缩中,在实用水平上兼顾充分的处理量和分离性能的多孔支持体‑沸石膜复合体。本发明涉及具有多孔支持体和形成于上述多孔支持体上的沸石膜的多孔支持体‑沸石膜复合体,上述沸石膜的一部分进入上述多孔支持体内部,上述沸石膜所进入的、从上述多孔支持体的表面至内部的距离平均为5.0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679507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580052753.X
申请日:2015-06-29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整体高效的、由水‑醇混合物制造高浓度的醇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浓度醇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工序:使水‑醇混合物的水吸附到吸附塔中而得到第一浓缩醇的水吸附工序;接着导入醇而得到含水醇的水解吸工序;以及,将上述含水醇导入膜分离装置而得到第二浓缩醇的膜分离工序,该膜分离装置具备包含SiO2/Al2O3摩尔比为5~15的沸石的膜复合体。
-
公开(公告)号:CN110392607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80017582.0
申请日:2018-03-12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过渡金属负载沸石中,使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法(UV-Vis-NIR)观察的过渡金属负载沸石的特定区域的吸收强度比,和通过氨程序升温脱附法测定的过渡金属负载沸石的不同温度范围的最大峰的强度比在特定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5358483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480038927.2
申请日:2014-07-09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9/54 , B01J8/085 , B01J8/087 , B01J19/243 , B01J29/06 , B01J29/70 , B01J29/7015 , B01J29/763 , B01J29/83 , B01J29/85 , B01J2208/00106 , B01J2208/00168 , B01J2208/00283 , B01J2208/00752 , B01J2208/065 , B01J2219/00099 , C01B39/02 , C01B39/04 , C01B39/10 , C01B39/46 , C01B39/48
Abstract: 一种沸石的制造方法,其为向管型反应器中连续地供给原料来连续地制造在骨架结构中至少含有铝原子和磷原子的磷铝酸盐沸石或5≤SiO2/Al2O3≤2000的硅铝酸盐沸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管型反应器使用热介质进行加热,该管型反应器的体积(内容量)与侧面表面积之比、即(体积)/(侧面表面积)为0.75cm以下,并且在该原料中添加籽晶。通过使用细径的管型反应器利用热介质进行加热,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原料(沸石前体凝胶)整体充分加热,能够高速地进行反应。通过添加籽晶,能够防止沸石的连续制造中发生不规则的压力变动。
-
公开(公告)号:CN104144738B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380010119.0
申请日:2013-02-21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IPC: B01D71/02 , B01D69/02 , B01D69/12 , C01B39/02 , C04B41/85 , C07C37/82 , C07C39/04 , C07C51/47 , C07C5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71/028 , B01D53/228 , B01D61/362 , B01D67/0051 , B01D67/0093 , B01D69/02 , B01D69/125 , B01D2053/221 , B01D2323/12 , B01D2323/24 , B01D2323/40 , B01D2325/02 , B01D2325/12 , C01B39/026 , C01B39/46 , C01B39/48 , C07C29/76 , C07C37/82 , C07C51/47 , C30B7/10 , C07C53/08 , C07C31/10 , C07C39/04
Abstract: 一种多孔支持体‑沸石膜复合体,其是在无机多孔支持体上形成沸石膜而成的多孔支持体‑沸石膜复合体,沸石膜包含具有氧8元环以下的细孔结构的沸石,沸石膜表面的SiO2/Al2O3摩尔比比沸石膜本身的SiO2/Al2O3摩尔比大20以上;或者由多孔支持体‑沸石膜复合体的水蒸气吸附等温线求得的相对压力为0.8的情况下的多孔支持体‑沸石膜复合体的水吸附量为在室温下将沸石膜复合体在90质量%乙酸水溶液中浸渍1周后的与上述相同条件下的沸石膜复合体的水吸附量的8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79507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80052753.X
申请日:2015-06-29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整体高效的、由水‑醇混合物制造高浓度的醇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浓度醇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工序:使水‑醇混合物的水吸附到吸附塔中而得到第一浓缩醇的水吸附工序;接着导入醇而得到含水醇的水解吸工序;以及,将上述含水醇导入膜分离装置而得到第二浓缩醇的膜分离工序,该膜分离装置具备包含SiO2/Al2O3摩尔比为5~15的沸石的膜复合体。
-
公开(公告)号:CN104144739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380010140.0
申请日:2013-02-21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71/028 , B01D53/228 , B01D61/362 , B01D67/0051 , B01D69/02 , B01D69/125 , B01D2053/221 , B01D2323/24 , B01D2323/40 , B01D2325/12 , C01B39/48 , C30B7/10
Abstract: 一种沸石膜复合体,其为用于从含有2种以上成分的气体混合物或液体混合物中将透过性高的成分透过而分离的沸石膜复合体,其中,沸石膜含有CHA型铝硅酸盐的沸石;在对膜表面照射X射线得到的X射线衍射图谱中,2θ=17.9°附近的峰强度具有小于2θ=20.8°附近的峰强度的0.5倍的值,并且2θ=9.6°附近的峰强度具有2θ=20.8°附近的峰强度的2.0倍以上且小于4.0倍的值;该沸石膜复合体是上述沸石膜形成在无机多孔质支持体上而成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410353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0780011344.0
申请日:2007-03-28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9/7015 , C07C1/20 , C07C2529/70 , Y02P20/52 , C07C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高收率由乙醇和乙烯中的至少一种生产丙烯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反应器中使乙醇和乙烯中的至少一种与催化剂接触来制造丙烯的方法,其中使用具有不足0.5nm的孔径的铝硅酸盐作为催化剂。作为该催化剂,优选具有八员环或九员环的铝硅酸盐,特别优选具有CHA结构的铝硅酸盐。通过由使用来自植物的原料的生物乙醇而制造的丙烯来制造作为广泛使用的树脂的聚丙烯,可以谋求环境负荷的降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