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34733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580009615.X

    申请日:2005-0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充电终止电压达到4.3V以上而不伴有充放电循环特性和热稳定性的下降、由此能够提高充放电容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和非水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将在LiCoO2中至少含有Zr和Mg两者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A、和具有层状结构并至少含有Mn和Ni两者作为过渡金属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B混合,作为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使用。

    锂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70545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510120090.9

    申请日:2005-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是具备具有负极活性物质(2)及负极集电体的负极、具有正极活性物质(1)及正极集电体(3)的正极、非水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其特征是,作为负极活性物质(2),使用因在充电时与锂合金化而体积增加的材料,通过将负极活性物质(1)按照直接接触于负极集电体之上的方式设置来构成负极,在放电结束状态下,在负极活性物质(2)内包含有负极活性物质(2)的不含有锂的状态下的总容量的8%以上的锂。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放电容量高并且循环特性优良的锂二次电池。

    薄型密封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24249A

    公开(公告)日:1999-07-28

    申请号:CN99101337.9

    申请日:1999-01-21

    Abstract: 在采用了层压材料制作的电池盒的薄形密封电池中,可以防止层压材料的端部断面在电池盒内为露出状态,并抑制电解液渗漏到电池以外或在电池内发生短路,从而提高电池的保存特性及可靠性。该目的可以通过将树脂层配置在由层压材料构成的电池盒的内侧面、且将存在于电池盒内部的层压材料的端部断面用树脂覆盖等达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