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82900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410327835.8
申请日:2014-07-1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C01D15/02 , C01G53/50 , C01P2002/50 , C01P2002/72 , C01P2002/88 , C01P2004/84 , H01M4/505 , H01M4/525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一种制备该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和一种包括该正极活性物质的可再充电锂电池。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由化学式1表示的锂复合金属氧化物。一种制备该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包括:将由化学式2表示的锂金属氧化物加入到含Zr盐的溶液中以获得混合溶液;以及对混合溶液进行热处理,以制备出由化学式1表示的锂复合金属氧化物。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正电极,所述正电极包括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化学式1]LiaZrbNicCodMneZrfO2,其中,0.9≤a≤1.1,0
-
-
公开(公告)号:CN1976105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610160641.9
申请日:2006-11-29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洪明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32 , H01M8/0247 , H01M8/026 , H01M8/0265 , H01M8/04156 , H01M8/04171 , H01M8/04291 , H01M8/1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接氧化燃料电池。该直接氧化燃料电池包括一或多个发电器,所述发电器具有膜电极组件以及阳极构件和阴极构件,所述阳极构件和阴极构件被设置为与插在二者之间的所述膜电极组件的相应侧面紧密接触,以便通过燃料和氧的反应来产生电能和水。所述阴极构件包括使空气流过的多个气孔并暴露于大气。所述多个气孔的直径沿朝向所述阴极构件的暴露面方向逐渐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114643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911058362.5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包括其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可包括由化学式1表示的第一化合物和由化学式2表示并且具有比所述第一化合物小的粒径的第二化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和所述第二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包括芯和围绕所述芯的表面层,所述表面层的除Li之外的金属中的Ni原子浓度(原子%)高于所述芯的除Li之外的金属中的Ni原子浓度(原子%),且阳离子混合小于或等于约3%。化学式1和化学式2描述于详细的说明书中。
-
-
公开(公告)号:CN11172752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80013786.1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48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包括核和形成在核的表面上的表面层,核包括第一晶体结构,表面层包括第一晶体结构和与第一晶体结构不同的第二晶体结构,在表面层中存在的第一晶体结构比第二晶体结构多。
-
公开(公告)号:CN11114643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058362.5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包括其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可包括由化学式1表示的第一化合物和由化学式2表示并且具有比所述第一化合物小的粒径的第二化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和所述第二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包括芯和围绕所述芯的表面层,所述表面层的除Li之外的金属中的Ni原子浓度(原子%)高于所述芯的除Li之外的金属中的Ni原子浓度(原子%),且阳离子混合小于或等于约3%。化学式1和化学式2描述于详细的说明书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857224A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910779012.1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C01G51/00 , H01M4/36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公开了正极活性物质、制造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以及包括正极活性物质的正电极和可再充电锂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锂钴氧化物,锂钴氧化物包括具有约15μm至约25μm的平均粒径的二次颗粒,其中,二次颗粒包括具有约2μm至约10μm的平均粒径的多个一次颗粒,并且正极活性物质具有大于或等于约3.80g/cm3的团粒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561686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0910131866.5
申请日:2009-04-0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G05D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14 , H01M8/04164 , H01M8/04268 , H01M8/04328 , H01M8/04365 , H01M8/04373 , H01M8/04708 , H01M8/04776 , H01M8/04835 , H01M8/0606 , H01M2008/1095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及控制燃料电池系统的方法能够防止启动燃料电池系统后由于堆与重整产品之间的温差而导致的阳极溢流。控制燃料电池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燃料电池堆的温度;检测燃料重整器中生成而后通过热交换器被提供给所述燃料电池堆的重整产品的温度;以及在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启动时间期间,将所述重整产品的温度设置为低于所述燃料电池堆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075684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710107925.6
申请日:2007-05-1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68 , H01M8/1011 , Y02E6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料进给器壳体,其具有混合箱和二氧化碳去除器,二者支持燃料电池的运行并形成为单一体。具有所述燃料进给器壳体的外围模块和一泵被模块化,从而顾及到了燃料电池的紧凑和轻质,并提高了燃料电池的效率。所述燃料进给器壳体连接到用于存储含氢燃料的燃料盒,并连接到通过燃料和氧化剂之间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电的燃料电池。所述燃料进给器包括:主件,其中用于再循环从燃料电池排放出的未反应燃料的室以及用于使流体流入和流出所述室的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在内部被形成为单一体;和气体-液体分离器,该分离器安装在所述室的开口中并排放来自所述室的气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