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充电电池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16555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80057608.X

    申请日:2017-09-13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隔板和第二电极;容纳电极组件的壳体,并且壳体的供电极组件插入的一侧是开放的;盖组件,通过被固定在壳体的开口上而提供在壳体的开口中;形成在壳体的底板中的通气孔,并且通气孔的侧壁是多级台阶状;和提供在通气孔中的通气构件,其中通气孔的深度大于底板的厚度。

    可再充电电池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00096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410332176.7

    申请日:2014-07-11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壳体、容纳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极组件、电联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端子单元以及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连接单元的第一集流体,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电极组件联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端子单元联接,所述连接单元联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并具有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的厚度。

    可再充电电池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00096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332176.7

    申请日:2014-07-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 H01M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壳体、容纳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极组件、电联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端子单元以及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连接单元的第一集流体,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电极组件联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端子单元联接,所述连接单元联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并具有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的厚度。

    可再充电电池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71655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780057608.X

    申请日:2017-09-13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隔板和第二电极;容纳电极组件的壳体,并且壳体的供电极组件插入的一侧是开放的;盖组件,通过被固定在壳体的开口上而提供在壳体的开口中;形成在壳体的底板中的通气孔,并且通气孔的侧壁是多级台阶状;和提供在通气孔中的通气构件,其中通气孔的深度大于底板的厚度。

    可再充电电池和包括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池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06356490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610481402.7

    申请日:2016-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和包括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池模块。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电极组件;接纳电极组件的壳体;被联接到壳体并限定端子孔的盖板;在盖板处的第一电极端子;在盖板处的第二电极端子;将电极组件电连接到第一电极端子的第一集流接线片;以及将电极组件电连接到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二集流接线片,其中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突出到盖板外作为铆接端子。

    可再充电电池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34556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510054412.8

    申请日:2015-02-03

    Inventor: 权玟亨 李致煐

    Abstract: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具有外部短路部件的可再充电电池,具有防止异物和水分从外部渗透并且当膜反转变形时泄放内部压力的优点。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容纳电极组件的壳体;密封壳体的开口的盖板;被提供为穿透盖板以电连接到电极组件的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以及在电极组件外将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电分离或短路的外部短路部件。外部短路部件包括:用于对形成在盖板中的短路孔进行密封的膜;电连接到第一电极端子并设置在膜的一侧以与其隔开的连接板;结合到连接板的通孔并提供有用于当膜反转变形时泄放内部压力的出口的绝缘体;以及结合到绝缘体使得它能够泄放内部压力并防止异物渗透到出口中的盖。

Patent Agency Ranking